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加强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是建筑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展建筑成本的全面化、动态化、目标化管理,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一直是建筑业企业孜孜追求的目标。目前一些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思想和方法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企业应该遵循建筑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原则,建立统一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明确建筑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层次和责任,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制,培养和造就一支强有力的成本管理和核算人员的队伍,加强对施工成本核算的监督,有效地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必将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特别是市场主体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客观上要求实现市场管理的法律化,用完善健全的法律来规范和保障市场秩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市场主体的登记和管理机关,适应我国加入WTO和加快法治进程需要,加强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研究尤为重要。本人从我国市场主体立法现状着手,围绕工商登记管理职能,对现行市场主体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一、关于市场主体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法律体系十分庞杂、分散、零乱,未形成统一的有机体。一是从立法基础看,既有以责任形式为基础的立法,如《公…  相似文献   

3.
吴文就 《民营科技》2009,(3):125-125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更加深入,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应用更加广泛,建筑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完善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的环境中,采用集权式的公司发包,授权项目的实施管理,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管理结构,着重于合同管理和生产过程目标管理的方式,是较为有效的分包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4.
刘文宁 《质量春秋》2011,(10):46-48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更加深入,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应用更加广泛,建筑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完善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中,采用集权式的公司发包,授权项目的实施管理,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管理结构,着重于合同管理和生产过程目标管理的方式,是较为有效的分包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阐述了现代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并完善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投标竞争机制,真正建立一个高效、权威的统一招投标平台,防止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生,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和竞争环境,保证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邱海峰 《民营科技》2010,(8):268-268
生态建筑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建筑与人文、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是建筑业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其具有生态性,住宅的生态性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  相似文献   

7.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贡献大、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建筑业来实施,建筑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加快建筑业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进城市化进程。"十二五"期间,建筑业的运营管理系统已逐步完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应用也初步成熟。但是,我国建筑业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和集成企业运营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系统的升级,促进建筑行业稳中向好发展。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系统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管理是控制企业关键风险点、全流程提升管理能力的核心。基于此,文章对于建筑企业管理过程控制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张涑贤 《基建优化》2003,24(4):12-13,25
在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及程序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和加入WTO以后建筑市场环境变化,指出了建筑业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须实施战略管理的模式,并为其提出多种经营战略、联合战略等具体的战略管理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入世背景,从完善我国建筑业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建立统一的建筑业管理体制与建筑市场,完善行业协会职能,采取适度保护措施,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机制六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筑作品的创新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洁丽 《基建优化》2005,26(1):92-94
建筑作品的保护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中还处于尚待完善的领域。建筑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记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经济、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建筑作品的创新。建筑作品的形式、功能日新月异,更加迫切需要相关法律予以有力保护,从而保障设计者及投资者的相关权益,提高业内人士发展建筑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广大人民的生活创造更加美丽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更加深入,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应用更加广泛,建筑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完善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的环境中,着重于合同管理和生产过程目标管理的方式,是较为有效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12.
侯迎威 《质量春秋》2014,(10):40-43
建筑业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因此要发挥建筑业的重要作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诚信管理体系,为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机制保障。建筑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发展,需要在行业管理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诚信管理机制,通过诚信机制建设可以规范行业标准,实现建筑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建筑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完善诚信管理平台,通过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系统,实现建筑业的综合信息管理,为信息资源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业质量成本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筑业生产区别于一般制造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业质量成本的特征性.本文从建筑业质量成本的概念与建筑业质量成本的管理入手对建筑业质量成本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在建筑企业中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些思路,进而实现企业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打造建筑产品满意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姜礼德 《活力》2011,(8):147-14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政府大力支持建筑产业的背景下,建筑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众所周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和标志。建筑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除了体现在工程业务上,更是体现在建筑企业的管理上。一个建筑企业想要在开放的外部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转变原有的观念,改善经营管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总结出符合自身特点和满足市场需求的管理途径,以提高企业各方面的水平,增强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建筑企业管理的内容、范围、注意事项极其复杂。要用现代的管理方法管理一个建筑企业,可以从下面几点出发: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建筑业自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初步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型式.但是,这种理想的组织结构型式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理想效果.除少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企业完成外,大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还是由建筑总承包企业组织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来完成.劳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总承包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来管理劳务队,管理精力被牵制,管理水平无法提高.随着市场开放性程度提高,国外建筑投资商和承包商进入,政策法律、法规逐渐国际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依托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建筑业虚拟企业管理模式,提高建筑产业和建筑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优势,构架产业三层平台,产业平台引导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平台基于建筑业企业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再造关键环节控制的国际现代管理方式,项目平台遵循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机理,选择最佳合作伙伴。建筑业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整体构建,实现建筑节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设成本,提升建筑智能,建设绿色建筑,实现建筑业虚拟企业整体运行,促进产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吉珂 《活力》2006,(4):206-206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更加深入,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应用更加广泛,建筑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完善的建筑业专业管理体系,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需要知道一些相关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土木工程信息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是建筑业发展必须把握的重要课题,它包括建筑管理的信息化和建筑技术开发的信息化。它的建设须致力建立土木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和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更加深入,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应用更加广泛,建筑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完善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中,采用集杈式的公司发包,授权项目的实施管理,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管理结构,着重于合同管理和生产过程目标管理的方式,是较为有效的分包管理形式.  相似文献   

20.
建筑业市场近年来较为活跃,特别是乡镇建筑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大中型建筑企业拾遗补缺增添了活力。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配套改革、政策不尽完善,管理松驰,使建设双方的工程决算经济纠纷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