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北京市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方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城市边缘区及其空间扩散方式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地域实体,是城乡相互渗透,城市化发展迅速,城乡矛盾尖锐,自然、经济和社会特征介于典型的城市与典型的农村之间的城乡过渡地带。城市边缘区又可划分为内部边缘区和外部边缘区。内部边缘区和外部边缘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特征。 1.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结构类型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圈层形结构模式。其特点是内部边缘区、外部边缘区以主城区为核心,依次环绕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的理性分期推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不尽合理的土地管理体制 ,以及认识与重视程度的不足 ,使城市边缘区常常处于“四不管”的蔓延式推移建设状态 ,伴之产生高昂建设改造成本 ,并不断丧失珍贵的自然环境资源与良田 ,阻碍城镇化的健康推进。针对此 ,文章提出在整体环境之中审视城市边缘区 ,致力于城乡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相吻合 ,促进城市边缘区的理性分期推移 :按照不同类型城市边缘区自然资源特定的生态价值与不允许建设的次序 ,进行合理的土地使用与控制 ,使城市边缘区的推移始终处于循序渐进的目标控制之中———分期推移决不是城市边界的分阶段简单外移 ,它的背后是功能角色的相应调整 ,前期边缘的功能“传递”给新的边缘区 ,自身转化为城市腹地 ,在有序的转化过程中实现城镇用地的理性拓展。  相似文献   

3.
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探讨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系统的构建方法。提出通过重整边缘区绿色空间内现有资源的布局,连接和整合各个生态要素,包括绿地、水体、交通、文化景观等方面,形成一个复合的生态网络。强调了空间的曲度形式,将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通过生态廊道的形式,与城市内部绿色空间相联系,将自然引入城市。在边缘区内创建具有弹性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发展框架,为城市发展预留更多的弹性空间。  相似文献   

4.
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保护模式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空间发展的无序和连续蔓延直接改变和影响到边缘区土地利用模式,造成远近郊开放空间和自然风景资源的占有和破坏。亟需从城市规划管理的各个层面对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资源给予积极保护。论文从保护开放空间中自然风景这种重要公共资源的角度,立足于边缘区开放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从城市与郊区共同发展的需求和功能目标,探讨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的保护方法———绿道、非建设用地规划和郊野公园等三种模式,并提出开放空间资源保护和发展的策略———规划控制管理、发展政策引导和社区民众参与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5.
城市规划工作应该充分利用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空间,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实现城市边缘区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城市边缘区的迅速发展.在城市边缘区规划乡村景观是振兴城市边缘区经济和社会的一个方式,可以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本文在说明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的要点,为整治城市边缘区资源的基础上挖掘边缘区潜力做出行业内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辨析边缘区概念发展的基础上,指出边缘区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核心空间,实质上承担了大都市"自上而下"的空间外拓和撤市(县)设区后"自下而上"式的城镇蔓延.通过分析大城市边缘区的演化,归纳了演化要素、结构模式、管理方式、空间边界等若干要素和特征,并提出对"边缘区"内涵的补充.由此展开对广州市案例的研究,从空间形态、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多方面分析二元发展的矛盾及深层原因,并进一步探索新发展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治理体系建构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边缘区小城镇推广村民公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小城镇 (以下简称为边缘镇 )与城市空间拓展密切相关 ,担当着将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重要功能 ,在边缘镇中推广村民公寓 ,则是促进小城镇社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一环。广东省佛山市张槎镇通过几年的试验 ,已取得初步成效。建成 4个村民公寓小区 ,共 2 6幢住宅楼 ,总建筑面积 62 0 0 0多平方米 ,已有 40 0多户村民入住。实践证明 ,推广村民公寓是加快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城市化进程 ,节约土地资源 ,引导村民树立城市观念的有效措施。  一、建设村民公寓的意义  村民公寓是指村民以“不盈不亏”为原则集资兴建的“…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资源的保护,从郊野公园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从边缘区用地及发展模式的转变,从城市和郊区共同发展的需求等视角,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功能目标、发展机制、规划控制管理、土地获得方式、发展政策引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球城市迅速扩张、重构,城市周边区域成为一种独特的类型,以空间增长、地位强化、功能混合、形态异化为主要特征,是城市规划与管理最棘手的区域.全球城市化理论拓展了城市认识论,指出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城市功能的扩散,为重新认识城乡二元分界提供了新思路;后郊区化理论关注城市边缘功能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将边缘区作为一个独特空间看...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乡村规划模式采用自上而下的空间规划与功能产业布局,忽视了城市边缘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复杂性,出现了居民点盲目迁并、劳动力析出与就业供给错位、设施配给与实际需求不符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以湘潭城市边缘区——昭山示范区为例,行中索知,通过调研不同村庄农作类型、劳动力析出水平、土地流转条件、居民发展意愿等内容,分析城市边缘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知行耦合,针对性地提出居民点空间建设、就业岗位设置、土地流转模式的分类发展策略,并建立多元实施保障机制,为探索内生需求导向的城市边缘区乡村发展模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期都市圈作用有别,需要对距离空间、交通空间、通勤空间与行政空间的匹配关系进行辨识。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将都市圈核心城市规模和密度,以及距离、交通可达性、通勤率和行政边界形成的不同空间范围设定为都市圈发展的动力、目标、条件、行动和调控等特征,对京津冀地区四个主要城市五种空间特征进行识别和比较,指出京津冀地区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为推动都市圈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边缘区的人地系统矛盾日益凸显,其复杂的空间演变机制对传统规划范式产生巨大冲击。通过类比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构建解释和干预城市边缘区空间演进过程的理论框架。首先,阐明城市边缘区生态困境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来自城乡双向胁迫和空间内生矛盾。其次,基于复杂科学中的扰沌模型理论构建城市边缘区生态适应性演进的“属性—时间—尺度”三维解释框架,提出生态衰退与复杂干扰叠加影响下的规划响应机制。最后,协调底线思维与增长主义发展逻辑,提出城市边缘区的生态适应性规划转型路径,包括生态网络功能培育、关键生态服务优化、土地资源精细配置与跨尺度的规划传导,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以杭州市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句法、空间相关性计算等空间分析方法,分别从城市设施分布特征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两个角度建构其与创意产业空间分布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模型,探索影响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的城市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意产业在城市空间中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创意人群对于城市空间活力的偏好,而空间的活力来源于各项要素的异质性集聚和多样活动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参与设计作品:杭州萧山世外桃源大酒店会议中心、金都科技馆、杭州萧山泰富广场、杭州萧山绿都湖滨花园样板房等。迎春东︵苑滨江区︶户型面积楼下150平方米,阁楼80平方米(2.2米以上)本设计方案在满足各项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整个居住空间做格局的重新配置,使得公共区与私秘区有了明确定义上的分区。厨房、餐厅和客厅连为一体,在随意自然之间互相过渡,达到使用者对舒适性的追求,又使得空间宽敞大气、典雅别致。在私秘区的处理上,将两个空间结合起来,作为主卧的书房;同时增加了走入式衣柜满足了储藏功能的需求,将主卧卫生间的墙改为夹胶玻…  相似文献   

15.
上海公园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生态、娱乐、休憩和社会文化等功能.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上海市为例,运用最小邻近距离分析方法时研究区公园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结合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采用需求指数,分析了研究区各街道居民对城市公园的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定序变量相关分析和因子空间叠置分析两种方法定量测度了研究区公园布局的空间公平性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可达性水平总体上较高,超过半数的居住区出行不足1000 m即可到达一个公园,超过70%的街道可达性水平较好;(2)在街道水平上研究区公园空间布局总体上比较公平、较为合理,可这性水平与需求指数呈显著相关,很高或高需求的街道70%左右均具有很好或好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16.
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城区边界及城市功能区进行识别分析,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基于赋值POI数据,结合核密度及统计分析等方法,识别高唐县中心城区边界与城市用地功能,分析城市功能区混合分布特征并对城市空间格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心城区主要以工业功能区与居住功能区为主,分别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北部和中部,其中居住区主要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服功能区等混合分布;城区中心功能区混合程度高,城区四周功能区分布较为单一;中心城区发展重心与功能区混合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基本吻合,城市的发展情况与功能区混合程度有一定关联;基于POI数据的中心城区空间格局优化结果与高唐县2035年中心城区规划总体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7.
城市边缘区居住用地的空间演替过程是在乡村土地利用的基质上,叠加城市扰动力的作用,形成了城市边缘区居住用地的特殊空间构型,其空间演替与其基质层面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很大关系。根据各类型的特点分别设计规划模式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优化,促进整个城市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合理利用徐琪大城市边缘区是典型城市和典型乡村的过渡地带,也叫城乡结合部,是具有一定时空结构和功能特征的独立地域实体,它跟城市核心区、乡村腹地共同构成了城市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由杭州市城科会和浙江金都房地产开发公司发起并承办 ,杭州市市委宣传部等五家单位共同主办的“杭州住宅建筑历史文化图片展”于 1 999年 1 1月在杭开展。展览共分杭州古代住宅建筑 (明、清 ) ,杭州近代民居建筑和传统街坊 ,近代西湖别墅和名人故居 ,传统住宅建筑局部、细部和装饰 ,新中国成立后住宅建筑历史沿革 5个展区 ,展出图片 5 30余幅 ,配以 2万余字的文字简介。展览期间 ,杭州市副市长陈继松、叶德范以及杭州市政协、浙江大学、杭州市作家协会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参观了展览 ,并出席“杭州住宅建筑历史文化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基于UGB的杭州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为契机,从调查分析杭州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及"城市蔓延"等问题入手,借鉴美国俄勒冈州城市发展边界(UGB,Urban Growth Boundary)的理念和实践,提出了优化杭州城市空间结构的设想,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及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