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天心 《活力》2014,(7):105-105
党报要唱响主旋律,要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党报的工作性报道如何创新?这是新闻改革中众所关注的问题。工作性报道通常是指涉及领导活动、会议和中心工作的报道。近年来,不少报纸为了增强新闻的指导性和可读性,对工作性报道进行了不少改革,如:控制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条数;限定字数狠刹长风;写法上创新提高会议报道质量等等。这些措施可以说正当其时,但要从根本上改变工作性报道的“工作味”,决不能忽视从源头上创新,要善于从新闻的深藏之处去发现“金矿”。  相似文献   

2.
刘霞 《活力》2011,(5):165-165
一、新闻的含义 现公认的关于新闻的界定,是陆定一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对于这个界定。大致可以这样理解.是新近发生的,而不是历史的;是事实,是必然存在.而不同于文学作品.可以进行虚构和创造;是报道,是公开的,而不是机密.不是情报。  相似文献   

3.
吴金华 《活力》2014,(1):42-42
不知不觉,本人已经在大庆日报负责了两年的社会民生新闻编辑出版工作,社会民生新闻中心经常会涉足监督报道,但地方党报的地位决定了它在监督报道中的尴尬:不搞监督报道势必失去影响、失去读者、失去市场;搞监督报道却又因“地小人熟”很难施行。  相似文献   

4.
我其实一直都有看《房地产导刊》。之所以称《导刊》,自然是指导向性。导刊在人物专访和企业品牌上的特色有目共睹,但在新闻报道上,仍需要努力。重大的新闻,平时大家都会关注,报纸电视都基本同步报道了,杂志只能从深度上去挖掘,做出有别于报纸电视等媒体的角度和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到读者。  相似文献   

5.
包洪生 《活力》2011,(15):49-49
时下.报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适应读者的阅读需要,许多晚报把大量社会新闻作为版面的重头戏,并以此来争取读者的眼球。因为。与党报相比,晚报的社会新闻能够从读者关心和感兴趣的角度切入.更加贴近百姓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如何才能写好晚报的社会新闻呢?从自己多年的记者生涯中,笔者充分地认识到.晚报社会新闻应具备“四性”。即:煽情性、故事性、可读性和问题性。  相似文献   

6.
李志杰 《活力》2005,(5):225-225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已与经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作为反映社会真实的新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把社会新闻与经济新闻结合起来写的新文种,有人称之为社会经济新闻。尽管这是一种边界不十分清楚、内涵不十分确定的边缘性新闻文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类似于新闻调查和新闻分析,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报道,它是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切入,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而非简单的现象报道。社会经济新闻是以辩证的分析,帮助读者了解某种经济现象,或某一经济领域的形势、成就与问题,而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成就报道”和“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7.
季佳莹 《活力》2012,(10):191-191
政务新闻,是各级党委机关报报道的重要内容,如何报道好政务新闻特别是领导同志参加活动的新闻,一直是新闻改革的难题之一。类似“强调”、“指出”、“要求”这种近乎程式化的“三段论”,在地方党报的领导活动及会议报道中司空见惯。记者或出于惰性,不愿创新,或出于麻木,已然忘记了要有所突破。这样的信息带给读者什么样的感受——领导离我们太远。出现在这样报道中的领导,指示多,语言少;共性多,个性少;程序多,新闻少。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北京房地产》2006,(8):111-111
读者来电:业内生活版做得太好了!;读者来电:希望杂志刊登北京市各区县土地上市地块招拍挂的价格的公式;读者来电:有人照着杂志来找工作;读者来电:多报道些外地房地产新闻和信息;读者来电:如何能看刭《北京市地产政策法规汇编》。  相似文献   

9.
马长庆 《活力》2011,(1):98-98
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世界上许多有名的新闻工作者都十分强调背景材料的运用。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过:“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忽视这个忠告的记者.他们决不能给读者和听众提供充分的情况。”在新闻中运用好背景材料.不仅可以提高新闻价值,加大新闻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0.
王爱军  陈俊菲 《活力》2012,(2):120-120
报纸上的新闻是给人阅读的,可读是读者的天性,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一、明确写稿动机。变功利性为公益性你为何写稿?为完成任务:为应付领导;为上稿而上稿;为出名,为个人利益。稿子是给谁看的?给领导看,给同行看,给自己看,给亲朋好友看。我要说,我们要对读者负责。读者就是上帝。  相似文献   

11.
孙锐 《活力》2011,(12):240-240
“流言有根有据.基本属实。越来越像新闻;新闻捕风捉影,随意夸大,越来越像流言。”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条短信,这个流言讽刺了目前有些新闻报道.夸大失实的现象。开始听到这个短信.心理颇有些不是滋味,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谁愿意听到这样讽刺的话呢!可细细想来,目前新闻报道失实的情况的确存在,仅自己所见所闻这样的事情就可以用“可观”来形容了。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事实”就已经严格界定新闻报道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失实的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不是新闻了。  相似文献   

12.
王景春 《活力》2010,(12):239-239
服务性新闻.或者称为实用性报道,它是一种为读者工作、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无偿提供信息与帮助的新闻。它不仅符合市场需求,满足读者需要,更是新闻报道“三贴近”的切实体现。随着报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服务性新闻也日益受到重视,开始成为媒体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孙英 《活力》2011,(7):197-197
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新闻媒体如果有失实、虚假报道,不仅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更会伤害广大读者.失信于读者,使媒体威信扫地。  相似文献   

14.
邹慧颖 《活力》2014,(11):57-57
在新闻报道中,负面报道主要以揭露社会阴暗面,报道工作中的失误,批驳歪风邪气等内容。据调查,贴近民生和群众的新闻更能吸引读者,而负面报道的取材更容易迎合读者的需求。然而,在达到揭露社会问题和正确引导读者的过程中,常常易踏入误区,使报道变了味儿。  相似文献   

15.
侯巍 《活力》2011,(8):185-185
新闻标题的制作是各类新闻媒体对内容产品进行生产、加工的重要一环,是媒体编辑的一项日常的新闻业务工作。标题既是对新闻主题的概括,同时又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网络媒体上,是网民选择新闻和阅读新闻内容的“起点”。新闻标题制作的水平、质量和品味,直接反映着各媒体的运作状态和价值取向。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应达到以下的标准:一是要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二是要突出一条新闻中的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三是要强调一条新闻中最新的变动;四是要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吉会  刘冰 《活力》2005,(8):75-75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尽管目前尚无明确的界定,但从各媒体新闻报道的着力点上还是能略见端倪。尽管在微观上媒体对不同报道对象的传播呈现着多样而复杂的状态,然而从宏观的角度还是可以总结出新闻娱乐化两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李春发  张莉岩 《活力》2011,(11):202-202
新闻,应当按新闻规律办事,而新闻规律的核心则是满足受众的需要。要满足受众的需要。就必须以读者为本,必须由组织传播遵循的“传者本位”向大众传播遵循的“受众本位”转变,这是社会转型期新闻改革观念和操作上必须正视而且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报纸要征服读者.就要让读者喜欢读你的报纸.这样才能更好地扩大发行量,启动广告市场,激活新闻资源市场,进而更好地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和报纸的服务功能。新闻活动是围绕读者市场展开的,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是由读者市场的需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的经济报道怎样创新和突破一直是业界高度关注并不断实践的课题。视角选择是实现以事说理、以小见大、以微观反映宏观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文章从三个方面选择报道角度:从群众的角度落笔,采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采写出紧扣时代脉搏的作品;从大局角度出发,增强宏观经济新闻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彰显新闻报道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段时间.面对金融危机的;中击.有关企业倒闭、农民工返乡的报道屡见报端。提及“农民工返乡”,许多报道多呈紧张情绪。然而,值得分析的是.大批农民工提前返乡,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事,但具体情况却需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李岩 《活力》2012,(17):59-59
民生新闻是从百姓之中采集制作而成的新闻,采用平民的视角。报道百姓身边的新闻,内容上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从形式上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了受众与新闻从业人员的距离、与新闻媒体的距离、与新闻节目的距离。民生新闻是站在平民视角、报道民生内容、导向于民本思想.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题材样式的具体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