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稳定房价”与“平抑房价”勿须继续争论 2005年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两个“国八条”,主题是稳定房价。“国八条”还指出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住房领域出现了“五大突出问题”,其中头两个突出问题是: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当时许多业内人士同意以稳定房价为主题。他们认为,房价是举国上下都十分关心的大问题,应该把“稳定房价”放在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地位鲜明地提出来。但也有人认为,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稳定房价是“对症”之策,而对于房价过高,稳定房价就不是“对症”之策。如果把稳定房价改为平抑房价,则能全面地适用于以上两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峰 《上海房地》2010,(8):61-61
对于高涨的房价,经常听到“雷人”的观点。有人说“丈母娘”推高了房价,有人说未婚同居女青年推高了房价,还有人说增长的离婚率推高了房价。这些奇谈怪论,虽然抓人眼球,却经不起推敲。因为,丈母娘、未婚同居女青年、离婚的人,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为什么这些人过去没有推动房价暴涨,现在却成了房价暴涨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3.
“限价房”是2006年“国六条”政策实施之后的产物,当时国务院相关文件称之为“两限两竞”商品房。所谓“两限两竟”即“限套型、限房价、竞地价、竟房价”。为降低房价,解决本地居民自住需求,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政府实施土地供应时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去年“国8条”以稳定房价为题,准确、恰当又实事求是。今年继续使用,不仅仍然切题,又是对去年文件题目合理传承,因此。没有必要为“稳定房价”与“平抑房价”继续争论。对于当前平均房价的两种计算方法,建议有条件的城市使用全面统计教字.采用加权平均法要注意及时调整“权敷”;统计部门和主管房产的部门共同使用和公布一个统一的平均房价统计数。平均房价的升降受“同质住房”房价和住房供应结构变化的双重影响,所以降低房价不一定是好事。调整中低收入者住房的套型和房价是政府应尽的职责,要使“同质住房”的房价上涨低于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一路走高的中国楼价,令政府“出手”越发果断且频繁。然而,房价依然“我行我素”,原本稳定房价的调控反而成为促成房价上涨的“空调”。此轮“国十五条”的出台能否走出中国楼市的“调控迷局”,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6.
应该承认,平抑房价比稳定房价的含义从总体上讲是一致的,如果要特别挑剔,则平抑房价的含义稍为广一些。但因这次采用的是突出重点的题目,“重点”就不可能全面。也就是说,使用平抑房价或稳定房价都不能涵盖“国15条”的全部内容,而使用稳定房价或平抑房价又都能较好地反映突出房价这个重点的意图,因而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坚硬的现实     
还是来说房价。做这一行的,几乎天天跟“房价”打交道,要么在报道房价,要么在报道跟“房价”相关的任何事,可实际上似乎任何事都能跟“房价”扯上关系——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琐事,到汽车能源矿产外交政治,谁让这些事与经济脱不了干系呢。可本来属于经济学范畴的“房价”被赋予了太多意识形态的内涵,成为一个能够轻易搅动国民情绪的敏感词汇,它也因此屡屡被时下众多舆论投机客所利用,以吸引眼球和拥趸——“房市有泡沫,房价必降”之类的言论最易获取人心,尤其这些信誓旦旦的预言也好,言之凿凿的判断也罢,房价降得越多,群众就越拥护。可房价降了吗?现实的吊诡就在于,屡遭破产的预言,每过一段时间就会重生,人们仍然对之深信不疑,并做为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东南置业》2013,(8):10-10
住建部:与国家工商总局赴各地督导“国五条” 房价的不断上涨给政府的房价调控带来巨大压力。“国五条”后,多地公布房价调控目标,但从现阶段来看,至少有超过10个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已超过调控目标。住建部继约谈房价上涨过高城市后,  相似文献   

9.
孟星 《上海房地》2011,(4):11-12
从2005年起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行业似乎陷入了“房价上涨——紧缩性调控——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反弹——再调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每一次反弹,都将房价推向一个新的高点。由此,社会上有了“宏观调控无效”、“房价越调越涨”等观点。  相似文献   

10.
“北京房价涨幅超过上海”、“北京房价成为全国领头羊”,春节过后,北京各大媒体都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同一个信息——北京房价涨幅已接近疯狂!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房价总体来讲还要涨。”全国人大代表吴菊仙于近期“两会”上这样说。“今年广东出现的民工荒肯定会带高广州的房价!”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番禺析福新村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彭磷基一语激起千层浪,“今年广州房价将平均再升15%-20%。”“四环外一处毛坯房,均价居然每平方米7400元。这房价真让人难以接受啊。”全国人大代表李志斌也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2.
郑捷 《上海房地》2005,(4):16-17
1999年开始,全国城市房价,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房价,出现了持续上扬。以涨幅较大的上海房价为例,以不变的样本计算,6年累计涨幅平均超过200%。目前,高房价的合理性是社会各界普遍争论的话题。而笔以为,房价的高低并不能简单地用“好”和“坏”,或“涨”和“跌”等规范的方法去定义。  相似文献   

13.
房价成因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拿出了一篇《我国房价何以居高不下》的报告,再次将“土地成本与房价关系”的话题推向焦点。  相似文献   

14.
北京房价在两年内至少涨了上千元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上海房价在两年内上涨了大约3倍,甚至5倍。面对房价成倍增长,我们看到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打击投机炒房、稳定房价也看到专家、学者、教授等运用各种理论分析房价走势,一会说房价要涨,一会说房价要跌,甚至还与“人民币汇率”联系起来还看到开发商一边在老板台底下数着钞票,一边义正辞严地承诺要“盖让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  相似文献   

15.
王敏 《国土经济》2005,(1):27-28
2004年,对地产商们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房价涨了,而最不开心的是土地价格也涨了。不少的地产商对上涨最快的上海房价“耿耿于怀”,有北京地产商就干脆说:“上海的房价涨成这样,同样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北京的房价没道理不涨。”有人认为,房价上升的原因是供不应求。而未来房价能否平衡,关键看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量。  相似文献   

16.
“虚高”的房价,让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做“房奴”把脊背压弯,任凭为选楼把鞋底磨穿,望着房价这座山,难了心中祈愿。”一位朋友用歌声道出了自己的在广州买房的心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政策出击.“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房价形势.“抑扬不定.蒙昧不清”的市场前景,令各方众说纷纭。唱“涨”唱“跌”不相上下。是谁拉高了广州房价?“黑马”的杀入.地王的频现?政府部门数据信息的不透明?消费者的恐慌?业外资本的涌入?地产大鳄的联手“托市”?……这是一个混沌的年代;这是一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年代;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年代。房价的快速上涨,正让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三方之间的博弈从桌下的“较量”迅速走上台面。于是,重塑理性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成为时代的呼唤。调患能否抑制持续上升的房价?“国六条”的出台会否给一路飙升的楼市一记重锤?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在本刊即将截稿之日,九部委稳定房价的十五条细则戛然而至,声势宏大,措辞严厉的一记记重锤能否击中要害?各界仍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7.
原建设部部长于1997年曾提出,要平抑房价,需要政府让税(重点是士地出让金)、银行让息和企业让利。前些年房价过快上涨,这三个环节“脱力”是一个重要原因。只有“给力”解决好这三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才会使房价回归“合理”。  相似文献   

18.
王苹 《东南置业》2009,(7):36-36
每一个“地王”的出现,对购房者心理底线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有的“地王”楼面价远远高出周围房价,形成了所谓“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这加大了人们对未来房价可能大幅度上涨的预期,蜂拥入市的购房者为房价的进一步上涨推波助澜。这种状态倘若持续下去,不仅恶化住房这一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政府的“限购令”、“房产税”等一连串组合拳,房价上涨势头被遏制。但近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房屋租金普遍上涨10%~15%,“租金涨了”盖过“房价涨了”声音,成为社会舆论的又一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0.
“高房价”并非无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宪容 《数据》2010,(4):24-25
在“两会”之前.笔者就撰文指出,房价问题肯定会成为“两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实际上,在“两会”上,住房问题或高房价问题比笔者预期的要热得多。不过,尽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温家宝总理也表示政府有能力在几年内让中国房价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