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企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微观市场主体,如何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参与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应对和解决突发性社会公共问题,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模式、实践议题、实践主体、实践范式等方面阐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导向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转向。更进一步地,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为例,深入阐述在特大型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企业如何通过社会责任实践参与重大公共危机治理的多元范式(基于传统个体型的原子式、基于供应链的价值链式、基于战略联盟的联动式,以及数字化平台经济时代基于平台企业主导的商业生态圈与基于公共治理平台主导的社会生态圈等5种范式)推动治理主体、治理过程以及治理手段与工具优化创新,从而为企业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国家发展模式的转型,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长期以来,一些被'发展至上'理念所覆盖的社会矛盾开始浮现出来,党建、公民权利、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些主要矛盾,文章对这些矛盾做了分析,并从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现代性和霍布斯—《论公民》这三个政治学理论角度论述如何改善国家治理,以期对化解当前这些社会矛盾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3.
在已有的经济学文献中,国家产业政策是作为市场竞争的替代手段被广泛讨论的。本文进一步引入国家特征与社会结构两个概念,分析了转型国家产业政策效率的决定机制。一个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影响上有着鲜明特征的转型国家,在确立产业发展模式、甚至是国家发展道路时,通过政府投资和政府主导来实现追赶目标具有现实合理性;但同时亦有可能使国家被迫承受产业政策带来的诸如抑制市场竞争、政府被利益集团俘获等负效应,本文将之概括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产业政策悖论。本文的分析表明,在拥有一个强大的、致力于国家现代化的(相对集权)政府的前提下,产业政策效率最大化与维持社会结构不变两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只有通过坚定不移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才能保证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实践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以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的互动关系为理论视角,探讨了中国三十年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轨迹和实践经验。通过对转型危机和国家治理危机两个概念的理论界定和区分,文章认为中国目前面临的社会危机是一种转型的危机,即在经济—社会转型中由于各种利益冲突和治理能力滞后所产生的危机,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结构性转型的必然现象。在现实中,市场化和民主化与经济—社会转型互为因果,经济—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国家治理层面不同程度的危机,进而推动了国家治理体制的改革和转型。中国国家治理体制的改革和转型是对经济—社会转型的一种渐进式的、结构性的适应过程。中国并未陷入局部改革的陷阱,而是更有可能在危机—体制改革—适应的推进模式中渐进地实现国家治理体制的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也是研究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理论。《资本论》转型理论一直深受学界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资本论》在三个阶段、两类过程、两个层面及其主体等方面的理论转型,力图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为我国现阶段的转型发展提供学理层面的规范与指引,从而为当下实现平稳转型起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王毅 《开放时代》2000,(9):26-34
百年来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标志着人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几个重要难题的理解方式。作者从四个方面对义和团运动作出评价: 1.如何看待西方国家恃强凌弱与西方现代制度的关系; 2.如何看待中国政治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与对外观念变革之间的必然联系; 3.如何评价中国国民的非理性信仰方式和信仰传统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4.如何评价皇权社会中以蒙昧主义信仰为基础的"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7.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冲击网络经济以新的视野或用新的方法来解释原有的理论,使其有新的发展。例如,引入信息的不定全性、有成本性、非对称性,使经济学中传统的市场理论、均衡理论、企业理论等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李培林 《经济导刊》2006,(1):143-144
我们正在面对一个新的不同于传统现代化社会的风险社会,风险理论认为,应对传统危机,人类设计出“警察型秩序国家”,但应对现代危机,则需要依靠“警戒型秩序国家”。  相似文献   

9.
西方金融转型研究的检讨与综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1990年代以来,发生在欧洲、东亚、拉美转型国家的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此为基础,金融发展理论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金融转型。本文则对西方经典金融发展理论有关金融转型的论述、198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有关金融转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比较、综合,使之呈现出清晰脉络和简单框架,以此为研究中国金融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转型以及由此推动的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决定了中国经济学学术期刊发展的基本走向。本文以《经济评论》为典型案例,以其刊载文章为分析对象,在追索其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呈现《经济评论》所映射的中国经济实践与经济学研究范式双重转型的脉络,并由此讨论经济学学术期刊在这双重转型变迁中的学术定位、社会责任和学术责任,探索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文章认为,坚守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前沿性与创新性的学术品性,甄别发表优秀研究成果,引导学术发展方向,规范学术风尚,积极推进经济学研究本土化、规范化、现代化,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呼声,是中国经济学的未来召唤,因而也是中国经济学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中,无论是东方的社会主义还是西方的社会主义其根本点是:必须是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而实际上的社会主义却产生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是前现代社会。由此决定,这些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实现现代化,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代文明基础之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中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原则是一致的,是新的形势下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创新性体现。  相似文献   

12.
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结构转型,而结构转型所需能力的积累源于比较优势的自然演化,并且国家的经济增长绩效最终会出现收敛。然而,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国富国穷现象一直存在,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并不能给出统一的理论解释,尤其是在解释"中国出口增长之谜"以及"中等收入陷阱"等增长谜题时,理论严重滞后于现实。为此,Hausmann等新近提出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试图构建解释国家间增长绩效差异的统一理论框架,即产品空间决定了比较优势的演化,进而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增长绩效。该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一脉相承,但因其进一步考虑到产品空间的异质性及产品集的不连续性等情况,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政策的指导意义更强。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liberalization,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14 countries in the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over the period spanning from 1961 to 2011. The study uses panel data as they have many advantages over cross-sectional or time series data. In addition to analyzing the full panel, we also divide the 14 countries under study into two sub-samples: high-income countries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based on World Bank's income classification as of 1st July 2013. The panel cointegration tests show a long 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ve variables. The study uses Feasible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 (FGLS) method to estimate the models and then conducts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to identify patterns of causation among the variables of interest. In general, the results indicate unidirectional causality (1) from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entire panel and the panel of middle-income countries; (2) from trade liberaliza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whole panel as well as two subpanels of high-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nd (3) from trade liberalization to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for the whole panel as well as two subpanel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pport that the actual effect of financial depth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vice versa) seems to depend on the level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走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占仓 《经济地理》2006,26(5):737-741
从19世纪末马歇尔研究产业区,到1970年代末别卡提尼研究新产业区,至1990年波特正式提出产业集群,国外产业集聚研究跨入新的研究阶段。波特产业集群的观点,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思考经济、评估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一种新方式。同时,国外初步形成新产业区学派、区域创新网络学派、新经济地理学派及战略管理学派等四大流派和四种分析模型。研究走势表明,产业集群理论已经引起发达国家高度重视,集群效应全球化更加明显;产业集群良好的发展机制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After 25 years of putative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since Thomas E. Weisskopf's studies on the savings-dependency issue, the success of foreign aid to developing nations remains questionable at best. With a mix of all-to-often corrupt authoritative governments and a seemingly endless flow of foreign aid, the advancement of many developing nations was hindered from the start. The analysis of this paper questions the reasons customarily given for the laggard status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examines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lag is due to the impact of foreign aid.  相似文献   

16.
杜创国 《生产力研究》2008,(18):115-117
在现代化进程中,东亚各国(地区)的政府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本身也面临着革新的任务。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和克服,进一步说明了加快行政改革的紧迫性和共谋行政发展的重要性。在东亚行政改革中积累了一些丰富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和发展,应该立足于中国自身的环境和现实。  相似文献   

17.
科技理性是滥觞于西欧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精神根基,对科技理性的张扬及其社会后果的反思和批判,都是学术界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批判理论,风险社会理论打开了科技理性批判的新视域。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社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风险使科技理性的悖论昭然若揭。要应对全球风险,必须超越科技理性的悖论,实现科技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经济学应在变革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几次大的发展,目前已在西方已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尤其是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又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但是西方发展经济学是以非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显然,不能照搬西方发展经济学来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中国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为构建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现代化与广州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烈  李丹燕 《经济地理》2004,24(1):134-138
生态现代化理念的提出源于对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对传统不可持续的现代化模式的反思与变革。文章分析和探讨了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以及生态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广州为例,分析其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并提出实现广州市生态现代化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深入探讨农业现代化内涵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路径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农业社会现代化、农业生态现代化和农业经济现代化三大总目标,并深入研究了三者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农业社会现代化目标是根本、农业生态现代化目标是保障、农业经济现代化目标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