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雪玲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11):1-1
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增长,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法律不健全、人们对知识产权认识不充分、维权意识不强等因素制约着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在我国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进行知识产权是的保护,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对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研究,希望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略献薄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和简单的评论。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主要从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和扩散以及对FD I、国际贸易和技术转移方面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外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是影响经济增长因素之一,但同时也受到一国的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TRIPS协议后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要素。相关文献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两种传导机制,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同经济效应。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下,"南方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福利有何影响;考虑知识产权保护内生性,如何进行适度知识产权保护成为知识产权经济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建立了包含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我国省级经济增长模型,基于1993~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我国省级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来看,知识产权水平都对我国省级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关系和经济发展程度是正相关的。一般说来,经济越发达,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显著;经济越欠发达,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就越不显著。本文最后给出了选择合适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全球创客的发展史进行梳理,通过对比传统创新模式与创客模式下的创新流程差异,构建\"知识—生产\"两部门模型,从理论角度测度创客模式由于知识高度共享而深度释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然后,以上述理论模型为依据构造创客指数,用于衡量理想状态下各地区由于市场、经济以及制度安排等因素不同而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对差异,并讨论了两种创新模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二者分别适用的市场类型。 相似文献
7.
《现代经济探讨》2018,(1)
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视角出发阐释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复杂非线性演化理论机制,进而运用基于距离指数和铁路密度构建的工具变量实证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增长推动了我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升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分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拉大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地区差距;知识产权保护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先扬后抑的倒U型特征,我国当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低于理论上的最适强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上述研究结论在基于多种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和多种回归方法的检验中均表现得十分稳健。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既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又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影响技术创新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或保护过度都会阻碍技术创新,因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只有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利用2000-2009年我国内地28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GP指数的基础上,引入执法力度,对中国各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测算;将知识产权保护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基于技术溢出视角,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作用于不同途径的技术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影响。其中,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正向影响;而西部地区由于以模仿创新和要素投入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各种途径的技术溢出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0.
韩铭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2):21-21
在经济和技术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知识产权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成为一国能否摆脱短期技术困境、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研发的重要保障,客观、全面、深入的研究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累积创新框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构建累积创新框架下的拍卖模型来探讨知识产权制度的社会福利效应,比较各种具体制度的效率及在各种特殊的产业中的应用保护。基于存在领先厂商情况下累积创新过程中的创新竞赛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策略情形下的社会福利函数,并确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适用范围。研究结论的应用扩展表明:以生物技术、电子和医药等为主的行业,适用比较严格的保护制度进行保护,如专利制度;以计算机软件、音乐、书籍和期刊等为主的行业,适用比较宽松的保护制度进行保护,如版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保护与“南方”国家的自主创新激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具有自主创新的南北产品周期模型,讨论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南北双方的总体影响。本文发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南北双方的总体效应依赖于南方的初始技能劳动水平和北方创新性质导致的市场结构。在垂直创新的寡头市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南方自主创新没有激励效应,它对南北双方都造成伤害;在水平创新的垄断竞争市场,当南方技能劳动短缺时,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在短期有利于南北双方,但并不激励南方自主创新。当南方技能劳动充裕时,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激励南方的自主创新,并在长期对南北双方都有利。研究发现,南方存在一个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其依赖南方的技能水平以及市场的竞争程度。 相似文献
13.
Donald G. Richards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2013,71(4):521-541
Since the arrival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in 1995 a number of side agreements have also been negotiated that seek further rationalization of the emerging global economy. Prominent among these is the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r TRIPS. Enforcement of the TRIPS agreement would involve the multilateral trade sanctions mechanism of the WTO. This paper examines justificatory arguments for the defen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These arguments are based on the "classic" philosophic writings of Locke, Hegel, and Bentham. It is found that these well-known philosophic defenses for exclusive property rights do not hold up well when applied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一个产权的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袁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5):18-22,109
农地制度历来是中国农村变革的关键,其要义在于产权。本文从产权角度对建国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作了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产权的界定与实施决定着产权的经济绩效。土地改革以来各种农地制度创新形式的不同经济绩效都与产权清晰程度和实施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论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知识产品的无形性,知识产权人可多次、重复地获得利益。如果对知识产权人保护过度,则会违背知识产权保护的终极目标,即人类的公共利益,同时也会违背其“公共理性”的特点而走上一条偏袒权利人的非理性扩张之路。事实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其目标不仅仅在于保护知识产权人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在知识产权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寻求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6.
技术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虽然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实施者,但各国政府无一例外地支持本国的技术创新行为,在发展本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整性和政府本身的失灵,政府行为的结果有时会事与愿违.故对政府的政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各项政策得以更好地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构建了三部分模型,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补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确定的,根据本国自主创新的程度而异;政府补贴份额的增加有助于放大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或减缓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政府补贴与经济增长休戚相关,政府补贴份额越高,越有利于经济增长;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放大或消弭政府补贴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技术应用成本与经济增长呈现反向关系,技术应用成本越高,越不利于经济增长,较高的政府补贴份额会减缓技术应用成本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放大或减缓技术应用成本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三方参与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来分析东道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于FDI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东道国政府而言,提供适度且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仅可以增加FDI的流入量,而且可以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从而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实现东道国社会福利最大化。同时,东道国政府在提供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件下,允许跨国公司按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其股权份额,是符合东道国自身利益的。而仅当东道国政府无法提供有效率的知识产权保护时,限制外商投资比例才不失为一种次佳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growth eff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IPR) protection in a quality-ladder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Stronger IPR protection, which reduces the imitation probability, increases the reward for innovation. However, stronger
protection also gradually reduces the number of competitive sectors, in which innovation is easier than in monopolistic sectors.
With free entry to R&D, the number of researchers in each remaining competitive sector increases, but the concentration of
R&D activity raises the possibility of unnecessary duplication of innovation, thereby hindering growth. Consequently, imperfect
rather than perfect protection maximizes growth. Welfare and scale effects are also examined. 相似文献
20.
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经济效率差异的人力资本产权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对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实证比较分析表明 ,同属于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以及不同类型的乡镇企业之间之所以出现较大的经济效率差异 ,原因不在于物质资本产权的性质 ,而在于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上的差异 ,尤其是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界定是导致两者经济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