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度教育与教育的信号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2003年北大课题组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通过考察毕业生初始工作过度教育的情况与所在企业的规模之间的关系,检验两个竞争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信号理论(筛选假设)各自关于过度教育的推论。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毕业生出现过度教育的概率显著更大,而且过度教育的幅度也显著更高。这就支持了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展的背景下,过度教育可能是雇主筛选毕业生求职者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2.
得益于分析框架和研究范式的改进、微观调查数据的可得性提高、管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等领域研究方法的引入,过度教育的经济学研究已经从新古典理论框架下个体偏好一致性、市场无摩擦的静态模型,逐步向区分个体偏好异质性、行业动态变化的局部均衡模型转变。本文力图归纳过度教育的动态测度方法、经济学解释、影响过度教育的重要因素,以及过度教育对劳动者个人收入、企业生产效率、健康、就业率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最后,本文围绕该领域可供拓展和改进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全面把握过度教育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CEO技术专长对企业技术资本积累的直接效应及CEO过度自信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CEO技术专长显著促进企业技术资本积累;CEO过度自信的调节效应较为显著;规模大且CEO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企业,CEO技术专长的直接效应、过度自信的调节效应明显高于规模小且CEO实施限制股票激励的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CEO技术专长的直接效应、CEO过度自信的调节效应更突出。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我国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文章认为,要缓解教育过度及知识失业,必须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教育制度改革;调整就业政策,创造知识劳动者就业的良好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于西部。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过度教育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酬却呈逐渐下降的态势,同时现有就业者队伍中存在过度教育的比例逐渐上升,显示出我国已经出现过度教育现象。文章回顾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关于过度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对其产生原因、衡量方式、生产效应和收入效应等的研究进展。文章认为,对于当前中国出现的过度教育现象,既要借鉴国外研究的成果,又应结合中国的实际,这样才能实现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将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区域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区域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区域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将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勤 《经济师》2008,(11):49-49
当前普遍存在企业招不到满意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钱伟长教育思想中“拆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墙”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教育应该遵循钱伟长先生这一教育思想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深度开发企业资源,让大学生在学校就接受企业需要的职业教育,实现学校到企业人才培养的“无缝链接”。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发展如果超过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就容易产生教育过量的现象,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扩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使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学者们对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收入效应等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但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下,对过度教育背后的逻辑思维以及过度教育本身的重新审视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约有1500万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难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也是摆在每个大学毕业生面前的现实问题。对高校而言,就业问题更是涉及到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高校的角度,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错配如何影响工资?文章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估计,测度了教育错配产生的工资惩罚效应及其产生的理论机制.研究表明:过度教育员工每过度一年将承受1.4%的工资惩罚,教育不足员工将获得2.4%的工资红利.工作所需教育水平是40岁以上员工工资的主要决定因素;随着任职生涯的推进,教育错配会得到改善;教育错配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补偿机制.文章的政策涵义是: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市场需求端改革教育体系,提供市场需要的相应技能毕业生.高校应主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及时有效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企业应建立人才识别和多层奖惩机制,充分释放过度教育者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政府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求职者精准定位与其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工作,以减少搜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