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扭曲的资源开发体制、失衡的区域经济结构、薄弱的人力资源基础和低下的自我创新能力是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机制显现的主要缺陷.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培育区域内生增长机制为目标,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改革资源开发体制、努力培育创新能力、优化政府管理体制和完善对外开放系统,加快培育西部地区内生增长机制,大幅提高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综合经济实力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林莎 《当代经济》2001,(7):35-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整个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56%,人口总数占全国23%,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15%,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剧了基础工业和加工业的失衡,为此。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 西部大开发是国家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一项重大战略,为西部地区改变落后面貌提供了极好的机遇。西部地区在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国家从宏观上采取切实有效的发展对策是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关键。开发大西部是一项系统工程,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体现一定时期内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特点,是调控经济运行,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世界上许多国家自20世纪以来都采取多种手段致力于落后地区的发展,其中税收调控手段的  相似文献   

3.
探析西部大开发与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对于促进西部大开发,均衡东西部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形成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结构单一;工业产业提升缓慢,结构矛盾突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经营方式落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制度环境滞后。西部开发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西部军工企业骨干作用,积极为地方经济服务;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战略迄今已实施16年,作为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国家级战略政策,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完善其未来发展,也对其他的区域政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微观层面出发,利用1999-2010年重点县样本评估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双重差分法剥离其他干扰因素,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够显著提高西部地区重点县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0.061%,该结论也能通过相关的稳健性检验,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其实施的第一阶段内,有效地促进了西部地区重点县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荷兰病”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章从实证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等渠道,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文章建议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加大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及鼓励中西部内陆地区更积极主动地改善投资环境和培育优势产业,从而减少中国式"荷兰病"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WTO,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培育区域核心竞争优势,进行制度创新,是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西部经过10年大开发,经济社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我国东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劳动力素质和政策法规体系等方面仍然差异较大.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本文借鉴了内部区域发展同样严重不平衡、但在缩小区域差异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欧盟所制定的区域政策,提出了以下建议:我国西部大开发可以仿效欧盟确定明确的援助对象和政策工具、针对各个地区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援助政策,同时完善相关法规和体制以及注重与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合.  相似文献   

8.
经济平等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被列为地区经济发展三大战略性课题之首.西部大开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早在80年代,邓小平的"两个大局论"就已经为此埋下了伏笔.十五大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更标志着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我们认为.西部开发的目标是缩小东西部差距,这差距源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区域间经济不平等,所以西部开发的实质是解决经济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西部大开发看作是促进落后地区创新的政策组合,并以此为特定对象,利用双差分模型,以享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以及与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邻或者在创新能力上相邻的地区为样本,研究了综合性的区域创新政策对当地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类似西部大开发这种综合性创新政策显著地改进了当地的创新能力,这说明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单纯注重FDI而忽视教育投入等都不利于当地的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些结论为未来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深入推进西部开发的战略思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相比差距仍较大,公共服务领域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文章在分析深入推进西部开发的宏观背景和评价西部开发战略实施成效的基础上,提出深入推进西部开发所需要的战略转型:从之前的"打基础"阶段逐渐转向"巩固基础"和以"富民"为核心持续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从之前实施的总体性政策转向更加明晰的差异化区域政策,实施"抓两头、带中间"的开发策略。同时,划分出三种政策类型区,即重点经济区、重点扶持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以便在空间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差异化的区域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丁峰  孙琼 《经济与管理》2006,20(5):20-23
目前,开发公司的发展模式与成立初期在出资人、发展速度和组织特征方面已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在我国开发区,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发展阶段,开发区的主要开发主体——开发公司应遵循其发展规律,构建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模式,为国内开发公司确定自身的发展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无锡的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转折关头,必须深刻警醒和反思,痛下决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卧薪尝胆的意志、背水一战的勇气、浴火重生的决心,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使无锡经济社会真正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观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何为社会发展观?社会发展观是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关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看法,它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不断摸索、总结中形成之结晶。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是相类似的,包括维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生存要素如人口、土地、粮食、水、天然资源(动植物、矿产资源等)众多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所提出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完成,为"十二五"时期的全面发展和加快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我们既要不断上大台阶,也要完成由"加快发展"向"科学发展”的重大转型,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以均衡发展为根本理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均衡发展之路,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行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首要部分,就是对所要研究问题或对象所处的经济环境做出界定,可见,环境因素在理论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基于这样的研究动机,本文将考察市场环境这一重要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以市场规模和开放程度为中介变量的中介传导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分析市场环境、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期待能对现有的理论做有益的补充,对实际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9,(6)
文章通过分析现代海洋金融的三大基本特征以及工具选择,阐明当前我国发展海洋金融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包括全球海洋经济中心向亚太转移、国内海洋经济高速发展对海洋金融的迫切需求、"一带一路"实施推进拓展海洋金融发展空间等三方面。文章建议政府应围绕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极化效应,以"3+1模式"助推中国海洋金融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以往和当前城镇建设诸类模式及其划分标准的基础上,围绕科学发展观的系统要求,阐述更新城镇建设模式的必要性及简要的重建构想。  相似文献   

19.
20.
开发性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面临较大的交易费用与违约风险,因此,中小企业通常成为信贷配给的主要对象从而陷入所谓的融资困境;而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出发,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用困境.而开发性金融将国家及政府组织增信作为信贷约束条件,实质上是通过市场机制谋求构筑政府、企业、银行和市场四位一体的融资平台,从而降低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贷款条件(利率和抵押要求等),促使金融交易顺利进行并推动经济主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信用基础,从而形成了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