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生态环境状态对于金融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采取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2005—2014年十年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做出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云南省农村金融环境在近十年逐渐好转,通过分析其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提出优化改进云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加强云南省农村地区的金融政策支持;引进专业化人才,加快金融创新;调节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以及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孙飞霞 《经济师》2011,(12):9-10
普惠金融体系的理念是满足所有需要金融服务的人,包括所有地区,所有有金融需求的人都可以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目前对普惠型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运行效率的评价都仅停留在的财务层面,忽略了对组织因素影响的评价,而组织因素对普惠型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运行效率的影响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文章从财务和组织入手,设计五类指标,全面对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重点对普惠型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指标进行效率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新的农村金融业态重塑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模式得到快速提升.但受到农村金融市场条件的约束,中国农村金融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金融产品环节的创新,而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架构和农村金融产业链的创新.因此,农村金融科技体系规模仍然较小,并未真正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此,文章基于农村金融特征,依靠平台资源整合能力,以协同理念发挥各金融主体优势,创新农村金融科技体系,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同时,针对农村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金融风险,分别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监管模式及监管技术等方面提供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缓慢,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国际发展经验和实践已经证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建立惠及所有人,包括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文章从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和金融服务状况入手,阐述了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对满足农村地区特殊的金融需求、改善农村地区金融供给难以适应金融需求的现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国艳 《经济师》2023,(8):107-108
县域银行网点实施数字普惠金融、践行“金融为民利民”,已成为县域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补充。文章分析县域银行网点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思路,充分认识实施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意义,找出制约其发展的难点和问题,给出从构建政策框架体系、优化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着手,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县域银行网点全面铺开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WTO与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从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层面来研究加入WTO以后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文章以莫顿与博迪的金融功能理论为立论基础 ,分析、总结了我国农业实现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对农村金融的要求 ,提出了现阶段农村金融应发挥的五大功能 ,再进一步结合金融功能对金融机构体系的要求 ,并按照规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得出了必须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施整合的结论。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施整合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7)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应发挥自身服务三农、社区及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作用,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并驱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为县域及农村地区广大群众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普惠制泛金融服务。应明确定位,牢牢把握政策和市场导向,寻找场景和切入点,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渠道普惠金融新场景同IT融合,以"互联网+"模式构建具有特色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形成融合服务业态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普惠金融既注重资金的投入效率,又注重资金的风险防控,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成本高,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二是金融扶贫对象识别出现偏差,扶贫资金使用的精准度不高;三是普惠金融组织的职能定位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四是普惠金融组织风险防范不够,资金融通渠道狭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制度的约束;五是贫困农户内生动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方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普惠金融精准扶贫风险防范机制;瞄准扶贫攻坚的五个关键领域,精准发力;选择适合中国的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三农"工作做出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首先满足农业和农村多样化金融需求。而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将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业和农村,为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文章突破传统研究思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分析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其在优化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以及有效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等方面的效率优势。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历程,发现前期改革实践中存在缺乏总体规划、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风险防范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文章深入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的交易成本及其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节约交易成本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措施:一方面,坚持长期性、渐进改革与市场化原则;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以及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8,(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普惠金融开始发展起来,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目前发展金融的一种趋势。文章针对中国的普惠金融,通过对普惠金融指数的构建,做出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评价,分析了中国普惠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我国目前普惠金融发展的情况,介绍了几种促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城乡存款、贷款、金融资产总量以及金融中介机构数量中存在严重的"二元金融",所以,大力发展微型金融、规范民间金融秩序、"矫正"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发展机制和立法,保证稳定的金融环境是构建完善的、普惠的、均衡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内容,它的建立对打破农村金融抑制,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离普惠型金融还有很大距离,亟待建立一个更完善更有活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就要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着眼,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3.
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当前阶段表现的越来越明显,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好坏对促进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普惠金融研究现状及概念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从金融参与者、市场调节机制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体系,最终提出适合黑龙江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合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是服务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兴普惠金融平台,做好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上大量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对"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前移风险防控关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网络化运营特点和企业客户信用评价需求,构建了"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进行混合叠加筛选,以其交集指标构建数据可用性条件下的"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企业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法建构"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企业客户信用评价模型,形成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中小企业客户信用评价算法;进而以"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的小样本和大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了经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和模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现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的动态有效刻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地不断进步和发展,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而努力发展合作金融是建成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为一体的普惠金融体系中关键的一步.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及发展特点,分析了其对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并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支小"效果中存在问题,进而给出了适用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部分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两者形成了明确的分工:中央银行担负着除农村信用社以外的整个农村金融改革方案的设计,银监会负责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负责农村信用社改革。因此,本轮农村金融改革实际上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两个部门推动。虽然最终目标一致,但两者遵循的理念和原则不同:央行倡导"普惠金融"理念,主张通过整合民间资本推动商业性小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金融体系:本质、风险与法律监管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对传统金融行业的"鲶鱼效应"显著。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同时,它具有第三方支付风险、网络借贷风险、"长尾"风险等内生性风险。在保护创新与普惠精神、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秩序之间寻求平衡,是监管的基本原则和逻辑。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完善征信体系等是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深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刚 《财经科学》2005,(4):123-128
文章以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理论为分析依据,对我国农村金融深化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与人们的预期并不完全一致,文章对此作了理论上的解释,并认为:金融深化理论与利率政策要与农村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时,重点应放在如何提高其运作效率方面,而非数量的盲目扩张上;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应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宋扬 《生产力研究》2012,(5):46-47,131
尽管我国多次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改革,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经验,其次论证了商业银行针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改革的逻辑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构架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建议。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围绕"服务三农"的核心,设计制度和业务体系,构建开展多元化农村金融业务的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金融存在的两大难题是:三农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惠难。解决银行信用采集以及有效担保物缺失问题来缓解融资困境,而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在各乡镇布置金融网点有利于金融普惠的推广。通过对丽水农村金融改革的背景以及现状的介绍,分析改革过程中存在金融主体缺位、金融服务弱化、信贷制度不够健全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等不足。从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改善金融环境三个方面对未来农村金融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