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在我国的实施,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志,是完善我国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对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也对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对此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
高校会计教育的发展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摇篮。新会计准则的发布与实施,必将对会计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师应该重视新准则的颁布给教学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本文就新准则颁布对会计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改进以便实现在教学中更好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探讨宋力,伊成贵1993年7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和新的行业会计制度,这是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重要一步。在企业会计准则后,我国的会计改革就是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体现国际惯例的会计体系,以此来规范...  相似文献   

4.
李绍敬 《时代经贸》2007,5(3X):52-53,56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观,并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在四项关于金融工具的具体准则中全面应用。应用公允价值观对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计量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最明显的趋同,表明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向实现国际化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领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是继1993年会计改革后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计改革,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人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本文通过对其中变化较大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企业会计的影响及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进行了分析,以期企业能更好地运用该项准则.  相似文献   

7.
更正     
新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部分构成。其中,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领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新会计准则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提高丁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使会计准则更具趋同性,减少了中国投资人了解境外上市公司以及境外投资人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成本,消除了相互之间理解会计政策与会计信息的隔阂,必将促进国际间的贸易与投资活动。具体反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新的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法替代了原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充分协调.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的重大改革,也对广大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运用对企业的影响作以探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会计准则一起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变革备受关注。文章阐述了新准则颁布前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主要突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在我国目前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了会计不确定性以及相应的会计职业判断问题,尽管会计准则非常的详细能够取代职业判断相应的问题,会计职业判断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生产,使用,监督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已变得越来越突出,资本市场风云变幻,无论是企业,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寻求生存,在寻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一刻也不能专业判断。另一方面,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新会计准则”为导向的会计系统的主要原理,不再是该行业的会计准则,尤其是会计处理按照会计核算原则给的要求,对自己的指定特征的会计处理会计方法的选择,目前的标准颁布要求会计师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指导原则导向的转变。现行准则的会计处理没有设定具体的标准,但由于认识和会计职业判断,提高了测量的空间,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刘勇  贾强 《时代经贸》2010,(12):195-195
会计要素是会计基本理论之一,亦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会计准则会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新准则中会计要素尚存局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爱早 《当代经济》2007,(11):112-113
随着新会计准则一起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变革备受关注.文章阐述了新准则颁布前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主要突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李辰星  于占彩 《时代经贸》2011,(18):228-229
中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催生这一准则诞生的主要因素在于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大量涌现与引进外资的需求。当然,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笔者从什么是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的内容,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必要性,中国会计国际化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入手,对这些焦点问题进行分层次探讨,并对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在总结多年来中国企业会计改革经验,借鉴国际通行惯例的基础上,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涵盖各类企业各类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概言之,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涵盖广泛。独立实施,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最主耍的特点。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导的会计标准,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仍然执行2004年财政部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随着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会计标准改革与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5.
会计要素是会计基本理论之一,亦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会计准则会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新准则中会计要素尚存局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谢景芳 《经济论坛》2006,(22):138-140
2006年2月15日,在“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发布会”上,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正式发布,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将在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先行施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这次会计改革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的力度和影响力是会计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皆无法比拟的。一、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西方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1992年制ECONOMIC PRACTICE·经济工作定发布《企业会计准…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两大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项具体准则48项审计准则),2007年1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施行。这是我国财政部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会计改革决策,本次会计改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与国际通行制度已基本趋同。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将极大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这是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它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财务报表数据,从而使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新会计准则体系将给我国许多企业带来巨大考验,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综合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浅析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职业判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日益突出,会计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会计职业判断得到广泛应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会计准则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而是给出确认和计量的判断标准,由规则导向转变为原则导向,加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对会计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正式在上市公司实施,并逐步向非上市公司过渡推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构成,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实现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给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相应制度约束下的灵活应用以更大的空间。同时也给会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其职业判断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入手,指出会计职业判断在新准则中的体现。并就此提出笔者观点,如何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