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以我国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采用超效率DEA-Tobit两阶段模型就其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外开放程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和地区竞争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负向关系;政府支持力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最后,就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有必要研究我国各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的原因及影响要素.基于此,本文运用 DEA 法分析我国各省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程度,并构建创新效率与影响要素的回归模型.对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除了创新投入要素较大程度影响技术创新效率外,制度结构效率是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改进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是我国现代工业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互联网如何推动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工业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互联网可以使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实现平台化,发展模式发生改变,进行融合创新,付费方式发生改变五个方面来提高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风险投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高效创新融资的途径。在我国,风险投资能够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研发投资,相同金额的风险投资具有更高的推动效率;我国在政策制定上应加大对风险投资业的扶持力度,保障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将绿色创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工业企业技术活动中,已经成为突破环境和资源约束、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将能源消耗量、三废排放量等纳入研究框架,运用超效率网络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中国各省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在2013-2018年间,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省域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差异趋势逐渐缩小;我国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阶梯式空间分布格局,与东部地区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持上升的趋势相比,中西部效率水平不仅存在绝对水平明显偏低的特征,而且还表现出了增长幅度的差异;成果转化期的效率值低于科技研发的效率值,纯技术效率水平过低是造成两阶段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均大于1,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从三大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ML指数主要归结于技术进步指数TC的增长,而中西部地区的ML指数则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EC的增长。通过上述研究确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损失的来源和真实原因,为企业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环境规制政策从短期来看,客观上增加了工业企业的运营成本,但是从长期而言,则可能对工业企业技术和创新投入产生影响。以我国2009—2014年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为支撑,利用面板数据研究我国环境规制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有效促进了我国工业企业创新效率;技术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对于我国工业企业创新效率有积极的影响;环境规制有效促进了我国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环境规制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创新政策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培育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提高研发人员比重,创建学习型组织。政府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加大产业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及推进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铁 《经济管理》2004,(9):16-19
技术创新是实现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多种统计数据,对我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作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扩大开放所带来的影响,从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建设、制定符合WTO规则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技术创新政策、加大吸引外国研发投资的力度以及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工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DEA方法的弊端———指标集增大导致决策单元的有效性系数增大,采用主成分分析与DEA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产生不同评价结果的原因以及需要调整的方向。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效率不高,各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各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提出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加入WTO,国内国际市场将完全统一。福建的工业企业,如何迅速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我们认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是提高福建省工业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福建省企业技术创新状况 1、政府对科技扶持力度加强。2000年福建省地方财政科技三项拨款5.12亿元,比上年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1—2021年中国工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显著驱动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对制造业行业、西部地区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业碳排放效率的赋能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业生产效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经济集聚是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主要作用路径,且工业生产效率的中介效应更强。鉴于此,应当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制定针对性创新机制,推动工业体系智能化升级;促进“AI+工业”深度融合,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以推动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2.
DEA方法在我国工业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颖  徐佩川  梅开 《技术经济》2007,26(9):57-59116
技术进步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而产业的技术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主要动力,于是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然而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技术创新的效率问题,本文通过数据包络(DEA)的方法对我国29个工业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并且从DEA有效性,规模收益情况和投入产出冗余三个方面做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普遍较低,规模收益状况不理想,投入冗余较多。  相似文献   

13.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江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和中坚力量。近年来,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虽然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与国内先进省份及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创新组织及人力、经费投入、新产品研发及销售、发明专利拥有数、创新模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为此,应尽快建立大中型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创新资金筹措机制,有选择地走合作技术创新之路,加大R&D经费投入力度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二次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4.
曹玲 《技术经济》2012,31(8):70-74
从政府、企业和市场机制三个层面分析韩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总结如下:韩国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进行计划引导和设立法律规范、制定和管理政策以及明确政府部门职能等;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不断加大研发领域的投资力度、建立企业研究机构和强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助推器,加速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的进程。最后提出韩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政府要营造适合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环境,制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扶持政策等;企业要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自身科研成果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国的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工作已有较大进展,大中型企业对技术开发的人力、财力的投入总量上有较大的增加,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也开始加快。但是,技术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与改革开放形势、经济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还不相适应,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还刚起步。所以,认真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解决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企业技术创新乏力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上的偏差。一是创新主体的观念尚未完全确立。在计划经济年代,技术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16.
大足区作为城市发展新区,未来重庆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是成渝经济区重庆板块城镇群的支撑点,肩负着重任与使命,必须理清思路奋发有为加快发展。针对我区存在工业经济规模小、发展粗放、效益不高、信息化水平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是构建工业发展平台,推动产业聚集;二是加大投资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扶持发展"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工业竞争主体;五是强化措施保障,支撑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将环境效应纳入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框架,构建了共享投入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测算了2009—2012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和分阶段(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探索了安徽全省、皖江示范区和非皖江示范区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并利用Tobit模型检验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安徽省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整体效率偏低,其中科技研发效率不高是主要原因;皖江示范区工业企业的科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均明显高于非皖江示范区的工业企业;FDI对科技研发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创新氛围、产学研合作和政府支持则起阻滞作用;创新氛围、人才支持有利于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而应用研究、FDI和环保投入对成果转化效率起负向作用,税收优惠对两者的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企业技术进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少企业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企业研究开发实力增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落实,产学研广泛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断提高,尤其是一批技术进步重点项目的实施,大大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取得可喜成果的背后,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1.技术创新意识不浓。虽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  相似文献   

19.
市场集中度与非在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存在非在位企业的潜在进入压力,在位的垄断和竞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验证了我国工业行业的细分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结果表明:首先,在那些绝对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技术进步程度高于技术创新效率提高幅度;其次,在那些企业规模差异较大的行业,技术进步程度和技术创新效率提高幅度都较大;最后,在那些绝对市场集中度和企业规模差异都比较高的行业,两种技术创新效率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1999-2011年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相关数据,首先基于SFA方法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量,然后利用面板数据的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实证检验了中国政府在技术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行为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较低,其中政府投入行为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政府产出行为对技术创新为不显著的正向影响。文章还探讨了除政府因素外,企业规模、企业研发支持、行业竞争程度、行业所有制结构、境外研发投入及企业自身业绩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