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钉住货币篮子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汇率机制改革公告,决定将事实上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变为参考货币篮子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主要研究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的定义、篮子中货币最优权重的选择、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适用性、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的运行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最终得到的结论是,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适合我国目前的状况,在人民币汇率实行参考货币篮子的近一年时间里,美元在货币篮子中所占比重仍然很高,但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汇率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趋势——升值趋势明显和波动增加。文章首先采用AR—GARCH模型测算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然后利用方差—协方差矩阵和Frank-Wei检验,测算人民币与主要国际货币间汇率的相关性和显著性以及人民币货币篮子中各货币的权重。最后得出我国汇率制度具有BBC汇率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首先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和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其次研究了从人民币钉住美元货币汇率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的过渡,以及建立一篮子货币汇率机制的方法和实证模拟研究,并考察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最后文章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并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4.
《资本市场》2010,(8):82-85
6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5年前的7月21日,人民币曾实施汇率改革,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及改革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规则不透明、汇率浮动区间狭窄等问题,仍然影响着汇率生成的市场基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的影响,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机制,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改变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结构、适当扩大汇率浮动幅度、完善外汇市场干预方式等政策措施是金融危机下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6.
“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重大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基准汇率一直处于单边升值的态势.从宏观经济特征和模型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出,虽然"汇改"后人民币货币篮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在逐渐增强,但主要还是参考美元汇率来进行调节,属于"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颖 《时代经贸》2007,5(5):133-134
本文详细介绍了2005年7月改革后所形成的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通过详细分析汇改至今人民币升值状况,剖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探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走向.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至2006年8月初,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经济增长战略调整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汇率制度改革增加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同时又给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从而保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所在的分析,结合经济运行的效率,分析目前我国应采取的最优汇率政策,以及该最优汇率政策所应具有的特点,最后得出关于我国最优汇率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际金融的核心内容之一,汇率理论历来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货币主义理论作为现代汇率理论的基石,在金融学领域具有崇高的地位.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主要分为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和资产组合平衡模型.本文选取2005年7月到2009年6月的人民币汇率等数据对弹性价格货币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人民币/美元汇率是否符合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并对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外宣称与事实上的汇率机制具有广泛的不一致性。本文在估计一篮子名义锚货币方法的模型框架下,引入汇率市场压力变量来刻画汇率制度的弹性程度,研究人民币汇率机制及其国际比较。分析发现:(1)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名义锚货币发生了转换,欧元开始发挥显著作用,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仍然采取了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安排。(2)在调节汇率市场压力的三种方式中,我国主要通过对外汇储备的购买来缓解货币升值压力,主要发达国家则是汇率、利率与外汇储备兼而有之,并主要表现为汇率本身的调整。(3)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金砖国家相比,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仍显不足,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汇率制度自2005年转变后,对主要货币汇率弹性增加的同时,实际有效汇率呈渐进式上升.但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我国外汇储备快速上升,央行货币供应量随之上升,给国内的经济均衡带来挑战.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外汇制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货币篮子的定义,如何确定货币篮子的最优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自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货币篮子的运行情况。实证的结果表明,在我们所考察的样本区间内,当人民币篮子货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贬值(或升值)1%时,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只贬值(或升值)0.32%,表明美元在人民币货币篮子中所占权重较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仍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14.
高国庆  谢斌 《经济纵横》2000,(11):62-64
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 (IMS)与金融危机、国际汇率制度的发展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欧元及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三个方面 ,对“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改革”研讨会的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陈颖 《时代经贸》2007,(5X):133-134
本文详细介绍了2005年7月改革后所形成的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通过详细分析汇改至今人民币升值状况,剖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探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走向。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10年6月,中国央行重启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呈现了单边上升的持续升值态势;截止2013年末,3年半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累计上升了11.5%。人民币的单边持续升值,也让海外批评的喧嚣之声沉寂不少。然而进入2014年后,人民币汇率罕见地呈现了对国际主要货币一致贬值的走势格局。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挑战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经过了"一篮子货币计划调节"、双轨制、汇率并轨"、盯住单一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等阶段,走出了一条渐进改革的道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状况,金融和宏观调控体系,以及对外开放新优势的形成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2005年至今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应切实强化市场在汇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逐步推行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顺应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加快的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积极推行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造成的外汇储备增长是导致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又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部是以美元形式持有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单一,这就形成了人民币时美元升值幅度大而时其他货币升值幅度小甚至不升值的特点。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现外汇储备的多样化以及贸易时象的多元化、变以货币为主的外汇储备形式为货币与实物储备并重等,是减轻外汇储备增长时人民币升值影响的有力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回归有管理的浮动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1  
李扬  余维彬 《经济研究》2005,40(8):24-31,53
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确定汇率形成机制变革和汇率水平变化的优先次序至关重要。本文认为:机制改革优先,并且在改革过程中始终重视汇率稳定,应当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基本战略。回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适当选择。在回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过程中,货币错配构成我们的主要风险。为了有效管理这一风险,中国应保持较高水平的外汇储备,在稳步推行资本项目放松管制过程中加强针对货币错配问题的审慎性监管,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下的一种货币性扰动,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行和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加快,存在加剧的可能性。文章基于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对中国2002Q1~2008Q3间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替代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当前存在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但并不明显;汇率的"放大效应"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