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协同创新的定义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问题,最后提出应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细化分享机制,加强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管理。同时,企业应为协同创新建立内在动力机制,政府应在协同创新中起到引导和提供政策支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10)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地方性高校是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欠发达区域的甘肃省地方性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如何强化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成为其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知识流动机制、价值交换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市场拉动机制、协作创新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如何构建甘肃省地方性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设计链协同创新与知识产权的矛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链作为一种新型竞争模式和管理模式,其本质是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从知识共享和转移的角度,分析了设计链协同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认为知识产权所具有的专属性、排他性和地域性等特征与设计链协同创新中的知识共享性、协同合作性以及合作的无地域性存在矛盾。指出在设计链中,知识产权和协同创新作为一对矛盾共同体存在。对于协同创新来讲,知识产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约束机制、一种失衡的利益调节机制。针对知识产权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多种类型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发生知识溢出现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知识产权权益纠葛。公权力机构运用宏观政策治理措施保护协同创新知识产权权益,具有较强导向作用,但是容易产生过度引导,不适应知识演进、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及市场要求。所以,协同创新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与协调机制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实现产业创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协同创新组织应建设与完善内部知识产权治理机制,实现知识产权系统化、集约化管理;同时,出于平衡“管制”僵化与“自治”无序后果考虑,政府可以通过强化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方式,间接对协同创新组织内部的知识产权权益进行干预。由此形成的双向度、多元化制衡机制,是协同创新组织知识产权管理的理想架构。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最近,省经信委和浙江大学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就协同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科技体制机制关系到协同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协同创新要素能否顺畅地进行集聚和合作,从而影响协同创新绩效。宁波创新资源基础薄弱,产业转型升级亟需依赖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在分析协同创新政府科技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框架设计,并从协同创新人才支撑、创新组织建设、科技服务平台支持、创新成果转化交易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协同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设计——以宁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体制机制关系到协同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以及协同创新要素能否顺畅地进行集聚和合作,从而影响协同创新绩效。宁波创新资源基础薄弱,产业转型升级亟需依赖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在分析协同创新政府科技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框架设计,并从协同创新人才支撑、创新组织建设、科技服务平台支持、创新成果转化交易服务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质量是创新驱动的高级要素,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激励的重要保障,如何加快人力资本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两者高度协同,这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人力资本质量模型,使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测算出2000—2019年中国31个省市区(因数据缺失,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并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探究了人力资本质量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绩效,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2)知识产权保护是人力资本质量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但该机制仅表现在知识产权保护与人力资本质量高度协同的地区;(3)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知识产权保护与人力资本质量高度协同时,地区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来获取技术进步,能有效促进区域创新绩效;当知识产权保护与人力资本质量低度协同时,地区更倾向于通过模仿创新来获取技术进步,但无法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研究成果为中国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科技创新强国提供决策参考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战略,对提升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关键性作用,其有效实施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间的相互信任和高效合作。基于协同创新中的校企合作视角,阐述了校企之间信任的重要意义,认为校企合作信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信息、能力、声誉和制度4个方面,并从政府、高校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提升校企合作信任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要在一个高新技术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相对落后和缺乏的中国发展之,必须有非常举措。它包括:要有大的战略决心,建立高层组织协调机制,以有效推动重大战略性技术的产业化;要深化体制改革,以制度创新为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体制保障和动力机制;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整合数量过多的科技计划和力量分散的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具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采取适度的市场保护政策,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激励制度和创业环境,建立人才汇集机制;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技术创新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九年,产业协同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合作、产业集群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后奥运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从更高层面审视,京津冀在推进产业链合作的深度、产业链联盟、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进展还比较缓慢,因此,要梳理京津冀重点产业,精准实施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谋划京津冀重点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立足战略全局谋划产业布局,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构建产业链联盟和创新联合体,深入推进产业链共同体建设;建设高效协同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2.
大学具有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在军品研制和民品开发领域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但长期以来,重鉴定、重评奖,轻视知识产权的现象比较严重,知识产权工作整体能力薄弱。因此,在建立军民融合新体制过程中,提出了要激励发明创造,建立专利数据库,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制定专利发展战略,建立评审机制和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全面推进知识产权进科研、进生产、进管理,使高校在军民科技融合创新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有效平台,但其实践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更好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成员间存在包含、相交、分离三种关系,不同的成员关系必然导致不同的联盟创新效果。为此,需要建立并完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构建和维护适宜的新兴技术成长空间,加速新兴技术的培育、孵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从广义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技术研发过程中各阶段所产生的交易成本的种类及原因,认为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影响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市场利用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进行技术创新的制度的经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交易成本的我国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其主要观点是:利用企业组织进行创新的制度成本远远低于利用市场组织进行创新的交易成本;从国家的角度选择创新战略还应考虑本国技术水平在国际上的地位,发展中国家选择技术引进战略虽然会发生巨额的知识产权交易成本,但可以大大降低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阶段的交易成本及基于时间的机会成本;而国内范畴的创新,最合理的制度是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利用企业组织进行自主创新的制度;要尽快改革当前以高校为创新主体的创新制度。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创新协同指科研机构与高校借助合作网络达成战略、组织及资源的协同,推动知识创新、扩散及应用的现象。有别于传统知识创新方式,知识创新协同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分析了知识创新协同效应的三大表现形式,概括总结了知识创新协同的两种模式,即合作协议模式与共建实验室(所)模式。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科研机构与高校的非合作模式及两种协同模式的最优科技投资水平、期望净利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共建实验室(所)的经济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协同创新已成为大学衍生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种趋势。通过阐述日本协同创新政策,介绍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以日本iPS Academia Japan公司为例,分析其协同创新的机制及成功之道,总结其协同创新模式。由此,对中国大学衍生企业协同创新的启示主要体现在融资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高校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对于高校协同创新活动以及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对于高校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机理仍缺乏深入探索。基于此,从结构、关系、认知3个维度入手,考察了高校社会资本借由高校与其它主体协同行为路径作用于高校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式,以及协同行为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高校社会资本对协同创新绩效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同时,高校协同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高校社会资本越丰富,越能促进与其它主体间的协同行为,进而提高高校的协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8.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分析了联盟产生原因,探讨了制约联盟创新合作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联盟创新合作一般博弈模型和联盟企业与高校创新合作博弈模型,发现创新合作各方的信任机制是制约联盟创新稳态运行的核心;从联盟内部构建技术选择机制、战略管理机制、合作信任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从联盟外部建立政府规划引导与政策扶持机制、风险投资支持机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障机制以及社会中介服务机制等方面,探讨了联盟创新稳态运行的内外保障机制建立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协同创新进入国家战略层面之际,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大型骨干企业强强联合,瞄准国家亟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等重大项目,开展深度合作、资源共享,进行协同创新攻关。从协同创新合作伙伴配合度、协同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机制3个方面出发,建立了一套攻关项目的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简明扼要,能够抓住攻关项目协同创新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可为评估攻关项目协同创新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协同创新主体提高协同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企业、高校、政府和技术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配合与作用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是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其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体现。除依赖政府推力外,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还需要通过区域创新提升自身的能力来产生“吸引力”。区域创新能力不强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和承接产业转移效率低下的重要内在因素。利用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外来创新能量,再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与联系,推动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可以将这两种力量合二为一,从而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