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动态效应和路径依赖,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非常显著.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越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越强则能越有效缓解城乡收入差距,且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要远大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因此,我国应着力创造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公平获取收入的机会和环境,完善地方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城乡收入分配机制,从而促进城乡收入分配更加均衡、合理.  相似文献   

2.
笔者利用1998—2008年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分析消费习惯、收入、收入分配差距、教育和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以及房价、利率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消费习惯、收入、房价、利率和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都有显著影响;收入、收入分配差距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弹性系数分别达0.83和-0.21;利率和购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大;教育和医疗等体制改革导致的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宏观税负、税收结构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996~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样本数据,对宏观税负、税收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区域宏观税负的不同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一个主要因素;三大地区人均GDP水平对税收政策的结构性冲击存在显著不同的响应模式;流转税、所得税和资源税三大税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税收结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说明在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税收结构下,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和财产税类份额的增加会扩大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市场收入的分配差距,而特定目的税类和行为税类份额的增加则会缩小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的收入分配差距。同时,所得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份额的增加会提高经济的总体规模,而财产税类和特定目的税类份额的增加则会降低经济的总体规模。这说明在现阶段的中国经济中,有必要对所得税类和财产税类进行结构和职能两方面改革,使这两种税能够体现社会公平的税收职能。单纯地从税收结构的数量调整上讲,目前应提高所得税类的税收份额,并降低财产税类(即房地产税)的税收份额。  相似文献   

5.
二元经济下劳动力的流动和收入再分配是经济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标准的刘易斯模型所体现的经济及制度环境入手建立模型,分析劳动者技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再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照中国当前实际指明问题所在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妥善处理劳动力流动及再分配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构建了基于我国当前情形下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模型,并以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动态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实际影响。理论研究表明,基于中央地方税收分享比例与地方收入获取行为规范程度两方面的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存在影响。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该结论,指出分税制改革后各省份税收分权指标对税收增长的初期影响为正,但正向影响在不断减弱并转变为负向影响。规范性指标从总体来看对税收增长呈现负向影响;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规范性指标对税收增长主要呈现负向影响,而东部地区则主要呈现正向影响。基于此,本文得出结论认为,我国政府间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变动对税收增长呈现正向影响,即提高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将加速税收增长,降低纵向税收竞争程度将减缓税收增长。  相似文献   

8.
汪昊 《经济研究》2023,58(4):95-113
正确处理劳动和资本的分配关系,实现共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税收是调节劳动和资本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各项税收最终被劳动和资本负担,并影响收入分配.本文基于一般均衡税收归宿理论和模型,全面测算了我国2002-2018年间各项税收对劳动和资本形成的税收负担及对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资本税负一直高于劳动税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资本税负上升,劳动税负下降.其中,劳动的间接税负担持续下降,劳动的直接税负担持续上升,劳动总税负呈下降趋势;资本的直接税负担远低于资本的间接税负担;在各项间接税中,企业所得税最有利于降低劳动税负、增加资本税负.税收的要素分配结果显示:间接税具有提高劳动收入份额、降低资本收入份额的作用,直接税则相反,综合来看,税收总体上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提高;企业所得税对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贡献率最大,年平均贡献率达到66.22%.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省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分组数据显示(见表1,以收入最高的10%的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除以收入最低的10%的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计算得出),在1998到2007的十年间,各省市收入差距都明显增大,其中黑龙江、江苏、浙江、广东、海南、青海的收入差距增大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村庄选举和收入分配--来自8省48村的证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沈艳  姚洋 《经济研究》2006,41(4):97-105,114
运用1986—2002年间8省48村和家庭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村庄选举的引进如何影响村一级的收入分配,发现引进选举制度使村级基尼系数降低6·4%—8%。我们也分析了选举的时间效应,发现首届选举后的第3—6年间,选举降低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最显著。这些结论对正确地认识和完善村庄选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均衡与中国区域间收入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及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对省区间教育均衡性进行研究,分析教育均衡对个人收入影响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我国各省区间教育差距与人力资本存量呈负相关关系,但受教育总体水平有向均衡发展的趋势。以此,政府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提高这类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以促进各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2.
税收弹性反映税收增长对收入增长的灵敏性,而税负弹性则反映税负变动对应税收收入变动的灵敏性,增收不一定增加税负。对2004~201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个人所得税收入总体变化稳定,工资薪金所得在历年个人所得税收入中占比都较高。但各应税项目的结构性收入、税收负担及税负弹性变化不一,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税负灵敏度差异明显。我国正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应进一步优化简并分类,实现综合与分类结合计征,规范税前减除标准和范围,调整并优化税率,完善个人收入与财产税源信息监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和2002年两次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对城镇个人收入的流动性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在1998—2002年间中国城镇个人的收入流动性比1991—1995年间显著下降。这种下降是全局性的,即不同特征人群的收入流动性都呈现出同步下降的趋势。1991—1995年间出现的较高的收入流动性,其结果是低文化程度者、退休人员和集体企业职工等人群迅速沉入收入分布的底层,而金融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人群迅速升至收入分布的顶层。而1998—2002年期间,收入流动性的降低使得收入阶层的分化趋于稳定化。  相似文献   

14.
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成为中国经济理论界极其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We investigate how redistribution of income is affected by the fact that income is privately observed and agents may not be truthful in their reports to tax authorities. In response, 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s an audit mechanism with penalties. Adhering to a signaling equilibrium concept, we prove that agents resort to mixed strategies,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for tax authorities to identify the true types. The audit strategy has a cutoff property: All income declarations below the pivotal income are audited with a constant probability; other declarations are not audited. In spite of not necessarily being truthful, agents whose true income is below or equal to the pivotal income pay their liability and, consequently, the government is implementing the designated tax schedule for those agents. In equilibrium, penalties and tax corrections equal the audit cost. Consequently, the audit system does not contribute directly to revenues, and its role is restricted to supporting the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16.
常丽 《经济与管理》2007,21(11):70-72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既有利于促进投资增长和科技进步,又有利于促进劳动就业、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本着公平、效率、简便和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进一步优化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7.
International Advances in Economic Research - In this paper,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Thailand is constructed in order to assess economy-wide impacts of reforms in the value added...  相似文献   

18.
运用相对收入流动指标及绝对收入流动指标对1989—2004年间各时期城市与农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1989—2004年间各时期内城市与农村家庭的平均收入增长速度从低收入组到高收入组逐层递减。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与城市相比较,农村贫穷阶层家庭的收入向上的流动性要大于城市的贫穷家庭。低收入阶层向上的收入流动以及高收入阶层向下的收入流动使得1989—2004年间各时期城市与农村家庭的长期收入差距得到了缓解。  相似文献   

19.
席卫群 《财经研究》2005,31(5):83-91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资本成为重要推动力.为了扩大投资规模,我国政府积极运用税收政策动员内资、吸引外资,尤其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可能也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扭曲.为了分析我国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实际效果,文章根据建立的投资课税模型从宏观角度测算企业的资本使用成本,计算资本实际承担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其中最关键的是得出"资本课税重于劳动课税"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