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本文采用DEA方法将中国32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分别就出口和进口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1998-2003年期间,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各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提高;贸易开放度高的行业并不比贸易开放度低的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出口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不显著;但进口显著地促进了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增长。所以,调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模式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李小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1):26-31
本文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中国的进出口与技术进步的协整因果关系作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的技术进步和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的技术进步促进了进口和出口的增长;出口和进口互为因果关系,但是出口和进口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是很显著。从短期来看,出口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原因,但技术进步不是出口的原因;进口不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原因,技术进步也不是进口的原因;进口是出口的原因,但出口不是进口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的重要水利大国之一,在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水利施工产生了越来越高的关注与重视,我国水利施工技术也因此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上升.本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了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现状、对我国水利施工技术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以及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进步与深入发展三个主要方面,旨在全面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期中,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得到良好的改善与发展,从而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全面满足社会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探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内涵,建立动态模型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认为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提高又导致利润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文章通过对新经济增长理论相关研究的借鉴与比较,据此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激励企业发展研究与开发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6.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探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内涵,建立动态模型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认为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提高又导致利润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据此,提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激励企业开展研究与开发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8,自引:6,他引:198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研究者提供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研究平台 ,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总体来说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减慢 ,1 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 ;根据技术进步并不能做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判断 ;1 992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趋同 ,1 992年以后追赶效应消失 ,技术进步成为各个地区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适宜技术、技术进步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模型证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适宜技术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最优路径,接着在计量检验我国东中西部典型省(市)技术、资本和劳动力分别贡献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实践说明了发展适宜技术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各省要素禀赋的特点分析了不同省份经济增长存在差异的原因,指出在技术推动经济增长的时候要采用适宜技术才能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经济得到最大程度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DEA方法估算了中国268个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检验了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城市就业的影响不显著,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对于城市就业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制造业和建筑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吸纳能力,而电力燃气和供水业、个人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份额的提高对于城市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研究还表明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水平是推动中国城市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根据520户农业专业大户的调查资料,利用生产函数理论对横截面数据的农业技术进步进行有关计算。结果表明,近年来农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在总体上有所放缓。农业专业大户的技术进步状况明显高于一般农户。农业技术进步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远离中心城区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降低,生产粗放。农民专业协会组织对农业专业大户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