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61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250多万往年累积未就业大学生,2009年86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 日前,中务院出台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就业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社会备方都在酝酿保障就业的机制。同时,大学生的就业观也在个悄悄改变……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近几年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大招生,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飞速增加,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陡然增大。面对这种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这为畅通毕业生就业之路提供了重要、及时和有力的指导。主要叙述了基层就业的优点及难点,并介绍采取了那些有效方法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大学经过扩招,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据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学生,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基层、民营企业都急需大量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就性别歧视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做分析,通过一系列社会调查数据来说明歧视现象的存在,再从女大学生遭遇性别歧视的学生本身原因、企业原因角度出发,分析并寻找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择业过程是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一风险约束下,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抉择过程。基层工资待遇较差、生活条件较苦,流动机制不畅等导致目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通道未完全打通。建立赴基层就业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补偿机制,保证收益一风险匹配是构建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市场分割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偏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创业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就业有明显的单位偏好、职业偏好和地区偏好.实证分析表明,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为正规部门、工作地点在东部大城市时,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将较高.正是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初次就业对于就业部门和收益的锁定效应,从而造成毕业生就业出现明显的偏好.因此,要促进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就要尽量减轻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  相似文献   

7.
性别歧视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中普遍存在,随着我国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受到性别影响愈加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提出了社会、政府、高校和女大学生自身"四位一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黄永康  马坤 《经济师》2011,(10):109-110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职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问题的一个双赢战略。山西省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村一社区配备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文章主要从高校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角度,对山西省大学生村官的能力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旨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村官培养体系,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为山西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有效开展与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毕业生的家庭状况、社会心理状态和基层就业意向等十五个方面了解西南交通大学07级毕业生下基层态度,发现了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为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市场毕业生数量的供给远远超过了社会的需求,就业形势严峻.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家庭、学校、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陕西省独立学院2016界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等要素初步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特点和成因,并着重从学校层面就如何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黄敬宝 《生产力研究》2012,(6):102-104,261
从2009—2010年,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总体作用减弱,但仍是正面的。社会资本能促进有些大学生就业,但不利于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公平。大学生要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政府要推进制度改革,将社会资本的作用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环境,以推动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2.
城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空间不断缩小,农村籍大学生凭自身的优势,回农村基层就业不失为一个双赢的选择,既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新鲜血液,改善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促进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服务与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利 《铜陵学院学报》2011,10(3):116-118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作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群体则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对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并从政府、高校、毕业生本身及用人单位四个层面提出了解决其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政府职能部门的角度分析,在大学毕业生资源配置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公共权力机构的作用,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体制,调节好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制定促进大学毕业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在国家期望的地区、行业实现最佳配置,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中国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外,还有高校大规模扩招、社会对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等,因此,应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扩大就业岗位的供给等举措来解决这一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形成更多对高端人力资源的需求。而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严峻,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等于失业的尴尬局面,其原因在于高校输出的大学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不符。文章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发展趋势,剖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再加上大学生对自我很难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个人与社会需求之间供需失衡脱节等诸多因素,造成了大量毕业生难以就业、人才过剩的社会现象。以职教师资本科生为例,阐述拓宽职业教育就业途径、开展职业指导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就业有积极促进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使学生能够适应角色的转换,是帮助大学毕业生迈出人生关键的第一步。但是中国高校就业指导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个机构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求职的帮助较微弱。在此,我们利用2011年在南京市六所高校调研所得的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大学生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对其就业无显著影响,而参加实习对其就业有显著的影响。至此提出高校应继续加大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建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并建立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实习等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现状和问题入手,通过对四川省高职高专院校的864名毕业生和全国各地500家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