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相对价格法,基于我国地级市层面行业平均工资数据测度了2003—2019年不同区域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并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和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显示:我国各类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呈现周期性波动变化,且均随时间显著趋于收敛统一;对于全国城市间、相邻城市间和同省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水平均显著高于中部地区,且在2011—2013年间出现了较强跨区整合性;国有经济就业占比、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加剧了劳动力市场分割,高速公路密度提高则显著降低了劳动力市场分割水平。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和瑞 《技术经济》2008,27(10):32-36
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经济联系方向理论、方法,本文对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城市间三个不同层次的经济联系程度,提出了加强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京津冀地区的联系与合作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本文利用城市中心职能指数及强度、城市可达性和城市经济联系量及隶属度等模型,对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该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缓慢,二、三级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普遍落后,缺乏承接和中转产业转移的二线城市。一级中心城市的集聚过度,扩散不足,没有起到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加快推进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及经济开放对该进程的影响,表明: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差距在受到外生冲击后回到均衡水平的能力是衡量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一个较好标准;经济开放对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机制是减少或消除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性因素、推进我国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等;我国各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不同,华北、华东、华南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相对价格法和1 246组城市对数据,对1999-2013年中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运用熵权法构建了复合指标和固定效应模型,对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近15年来,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中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和进程均滞后于长三角城市群;地方保护主义、经济外向度和交通基础设施是影响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的共同因素。其中,地方保护主义和经济外向度是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而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信息通达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两大城市群市场一体化的差异化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制约了中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却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信息通达度阻碍了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却促进了中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4-2013年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笔者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测算,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了其动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考察不同因素对效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较低,城市间的差异较大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Malmquist指数在2004-2013年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从指数的分解可以看出技术进步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是抑制Malmquist指数增长的主要原因;对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消费效率和区位优势等因素均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干预程度则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1994-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FGLS模型考察了中国国内贸易成本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省份的市场一体化程度都有了较大程度提升,开展国内贸易的成本逐步下降;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显著降低了空间距离所带来的地理阻隔,但不同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不同,铁路网密度的提高显著降低了贸易成本,但公路网密度的提高却未能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地方政府保护仍是影响中国国内贸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保险业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工具和重要途径,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基本空间单元,不同城市发展保险业的动力机制和模式选择存在差异。文章采用2006—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的保险业数据分析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从经济外部性视角分析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①中国保险业规模快速增长,样本期内,保费收入年均增长高达18.56%;城市间保险业发展的相对差异和集聚水平呈现下降趋势;②中国保险业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特征,热点城市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相对优势地区为东部城市群、中心城市和东北与西北地区的部分城市,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呈现高—高集聚模式;③经济外部性影响中国保险业空间集聚发展,制度外部性、市场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对保险业具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制度外部性影响最为显著;④城市所处区域、城市等级和城市规模对经济外部性影响保险业发展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2014,(9):41-49
<正>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经济协同效应将逐步显现,直接受益的产业为房地产、水泥、绿色建筑以及生态园林等。房地产受益和产业迁移两大受益因素房地产行业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河北房地产市场整体发展相对落后,北京转移人口的购房需求对河北相关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敏感度较高;二是通过产业转移,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房地产的需求释放。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经济协同效应将逐步显现,有助于加  相似文献   

10.
测算2004-2013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经济密度及其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密度及差异的变化趋势,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远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而京津冀城市群的内部差距明显大于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差距呈缩小趋势,而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差距则呈扩大趋势;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差距显著.因此,应通过协同创新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垄断,促进市场一体化;通过顶层设计和推动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