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洋 《商周刊》2014,(9):74-75
如果把镜头回放到1993年的青岛,也许这座城市会让人感到陌生。眼下,酒店、商业街、写字楼鳞次栉比的香港中路CBD,在那时还是一片菜地……20多年来,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回味,值得收藏。在青岛这座城市的成长轨迹中,1993年~112013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特殊时段。这20年间,城市的区域规模、城市容量、城市内涵,都发生了最为深刻的堪称脱胎换骨的变化。在青岛城市建设的历史上写下了最为辉煌的篇章,也成就了一个新青岛。  相似文献   

2.
青岛脸     
万妍 《商周刊》2011,(12):51-52
这是一个关于城市精神的人文彰显。青岛,浓缩了东西方文化的想像与勾勒。打开胶东半岛的版图,青岛地处东南部。据青岛老人口耳相传,青岛是岛名于前,村名于后。这本是平静的小渔村,但因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注定不会是风平浪静。在厚厚的历史风尘里,它既是秦始皇三次东临、徐福东渡扶桑的启航地,也是鸦片战争中帝国主义坚船利炮寻觅的最佳港口切入点。小渔村的命运被外力改变了,它被强行拉到西方文明的轨道里,最终崛起在黄海之滨。探寻这座山海新城崛起背后的流动轨迹,应该是文化视野中的—个大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从北平来,从上海来,从中国任何的一个都市中到青岛来,你会觉得有另一种的滋味."王统照在<青岛素描>中,这样形容青岛.这"另一种的滋味",说得很是微妙.时至今日,这座城市已经被各种光环所环绕,作为品牌之都、国际大港、著名的休闲旅游城市,卓然于黄海之滨.但这种"说不清"的滋味,始终不曾远离青岛.  相似文献   

4.
《商周刊》2011,(17):68-69
每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的表情与气质,建筑是它们的表达方式,它关乎着这座城市历史和文化。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青岛要用怎样的建筑才能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5.
贾力 《商周刊》2014,(12):37-39
新行政区划调整后,让青岛的城区面积大大增加,不仅是城市空间的有力扩张,从一定意义上讲。更是缔造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郭霞 《商周刊》2016,(5):50-52
渐浓的春意中,2016年的青岛"两会"为这座城市的未来五年确定了"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方向,下一个五年的青岛故事,即将开启。猴年新春刚过,2016年2月16日、17日,农历正月初九、初十,青岛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和青岛市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先后开幕。十三五开局之年。这个春天格外不同。青岛走过了不平凡的五年:GDP跨过了4个千亿元台阶,从5666亿元增加到93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越6个百亿元台阶,从453亿元增加到10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6万美元,  相似文献   

7.
青岛海     
张韶天 《商周刊》2011,(12):42-44
滨海城市很多。但从来没有一座城,像青岛这样偏爱海。做家电的,叫作“海尔”、“海信”。开酒店的,不仅选址要面朝大海,起个名字也离不了“海情”、“海景”。搞房地产的,开个楼盘要叫“海景花园”、“香槟海岸”。就连搞化工的,都摆脱不了海的影响,又是“海晶化工”。滨海城市虽多,但从来没有一座城市像青岛这样,因海而生、因海而建、因海而兴、因海而名,海城交融,无从分割。“琴岛”之外,当地人普遍接受的自称是“岛城”。岛城,岛城,以岛为城,以海为城,城因海兴,是为“青岛”。  相似文献   

8.
青岛宅     
宋鑫陶 《商周刊》2011,(12):48-50
有人说,青岛的山海城风情是出了名的,味道最足的却只在老城一片,这话不无道理。当你来到青岛,徜徉其问,你的最初印象也许会因为那些老房子而改变。而你若想进一步感悟这座城市,r解它的义化和历史,你不妨走近它们,去真切地触摸和感知。20世纪90年代,德国历史学者托尔斯顿·华纳在其著作《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中如此评价青岛:“这座欧洲风貌的亚洲都市至今仍拥有折衷主义、现代主义、装饰派艺术及表现主义等最优秀的建筑典例。它是同时代德国建筑的直接反映,在形式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德困形形色色的流行倾向,  相似文献   

9.
《商周刊》2012,(7):54-55
随着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这座曾经创造过灿烂海洋文化的城市,在经历了百年沧桑之后,再度奏起了恢弘的"蓝色畅想"。蓝色已为青岛的城市发展开启了新的引擎。深耕蓝海,也成为顺应蓝色时代的必然选择。机遇稍纵即逝。作为城市经济血脉的金融业,如何抢抓这一历史机遇,不仅决定着企业的未来,也深深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田鹏飞 《商周刊》2012,(12):43-43
走过的路很长,未来的路很远。我们要寻找青岛真正有特色、有历史的小吃,找一条使青岛"食文化"可以长足发展的生存道路。 从鸡粥摊到大酒店,以经营"白斩鸡"特色菜肴及上海菜著称的"小绍兴",在青岛餐饮市场上前行了13年之后,相继关闭了他们在这座城市最后的几间连锁店。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想要生活得更好,便捷的交通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像通达人体的经脉,不断延展的道路构筑了日益扩大的城市躯体,城市得以一天天"长大". 道路的变迁,就是城市的变迁.从内部交织的公路交通到外部延伸出的纵横铁道,在从无到有、从疏到密的渐变里,便可以牵引出一个城市的成长脉络. 从城市内部的"青黄不接",与省内相邻沿海城市间的"老死不相往来",到今天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青岛这座海滨城市的发展史,也同样可以从城市的第一条道路开始说起.  相似文献   

12.
纪漱如 《商周刊》2013,(17):40-40
八月的青岛如同它的名字般美丽,一座散发着青春与激情的海滨城市。每年这时都会有来自海内外的大批游客不约而同地涌入这里。我想除了青岛凉爽的气候,美丽的环境,古老与现代相得益彰的建筑外,最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非青岛国际啤酒节莫属。  相似文献   

13.
万妍 《商周刊》2012,(16):95-95
近期接连不断的暴雨,让不少城市先后陷入内涝的尴尬。唯有青岛,有着“北方最美的海滨城市”的美誉,也有着“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的评价。青岛为什么能逃脱“泡汤城市”的雷同?追本溯源,我们还得说一说德式设计的青岛下水道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张瑞夫 《现代经济信息》2011,(23):440-441,443
随着城市的发展,相关事件对城市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继北京奥运会、山东全运会后,青岛又将迎来2014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青岛将独立承担一项在国际上有着深远影响、规模庞大、时间较长的一次国际盛会还是第一次,因此针对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事前进行研究,对于提升青岛海滨城市发展内涵、开创城市发展新格局、丰富城市形象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青岛利用其品牌效应举办其他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提供经验和参考,进一步扩展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伊格 《经济》2007,(11):126-127
一到青岛,就会立刻想起中国其他几座城市:上海、大连、武汉、哈尔滨,甚至天津.除了相同的傍水而居的灵性以外,特定历史年代留下的建筑印记总能让人不自禁地品味咂摸他们相似又各异的的气质风格;比较之间,仿佛外滩就是上海,五大道就是天津,而作为一个历史的人文的青岛,"八大关"也被理所当然地当作了她的标签--青岛"八大关"也的确曾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商周刊》2012,(22):62-62
10月12日,"青岛印象"品牌发布会在位于南海路23号的青岛城市建设集团总部办公楼举行。发布会由青岛电视台知名的主持人理冰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著名教授陆志成、杜大恺,青岛市知名的建筑专家、文史专家以及部分客户代表参加了本次发布会。会场设在城建办公楼前的空地上,炫彩的灯光投射到办公楼上,这座百年建筑幻化出迷人的色彩。从楼体垂下的大屏幕不断播放着"青岛印象"的宣传片等视频资料;偶有海风吹来,现场更显浪漫与温情。与众不同的场地选择和充满文化气息的布设,凸显了"青岛印象"的个性和魅力。发布会上,"青岛印象"品牌的总设计师乔均宣读了"青岛印象"品牌的研发构想,  相似文献   

17.
筱静 《商周刊》2013,(9):60-61
周大雷没有想到,2013年清明节这个小长假能让他这么快就喜欢上了青岛,这是他打算走出来投资考察的第五座城市,之前,他已经考察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是第五站。他的梦想是把餐饮生意做大。在东北那座美丽的城市佳木斯,他的“饼中王”酒店已经开得风生水起,吸引了各方来品尝的客人和偷偷学艺的同行。他是当地知名的优秀青年企业家,百万纳税人,已经开出了多家分店。此时他认为应该走出来闯闯,才能更好拓展他的餐饮事业。  相似文献   

18.
《商周刊》2010,(17)
在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岛高新区发展目标定位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担负着建设青岛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的使命.这座承载众多期待的未来生态科技之城,不仪要寻找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新路径,还要探索新城发展的新模式,为城市发展开拓全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商周刊》2013,(8):43-45
山东省旅游局局长于冲曾长期在青岛工作生活。对于青岛旅游的未来,他亦有深思熟虑的见解。从旅游的角度看,他认为青岛强则全省强。山东省旅游局正在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指导各市结合实际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国内优秀旅游城市。省旅游局将把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工作重点放在青岛。积极帮助做好规划、标准、弓l进项目等方面的工作。早日建成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带动全省旅游业跨越发展,是青岛旅游的山东使命。  相似文献   

20.
张扬 《商周刊》2014,(12):43-45
张承先第二次来青岛,很快同刘鹏谈妥共同筹建青岛大学的基本框架意见。就这样。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青岛市终于拥有了一所新的以自己城市名字命名的大学——青岛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