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对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型员工与组织之间心理契约的结构进行探索.认为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的心理契约结构维度存在差异,突出人际支持和协作发展更符合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心理契约的信守、巩固、修正和发展整合各种激励机制,以期提高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承载着知识、技能、信息、技术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成为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力量。在现代管理中,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如何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21世纪新型经济的重要命题。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除了经济契约外,更重要的是在组织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心理契约。本文将从心理契约的理论入手,在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等的指导下,得出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特性;同时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划分为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发展型心理契约三个维度;最后,从上述三个维度的视角,分别提出与之对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心理契约视角下知识型员工激励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和组织的心理纽带,是正式劳务合约的有益补充。它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从\"自私自利\"的角度研究雇员,把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雇员的积极性,促进组织的高效率。以知识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知识型员工及其心理契约的特点,提出优化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激励系统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提高员工绩效是现代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心理契约对员工绩效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因为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契约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内涵出发,分析心理契约与绩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和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因而管理好知识型员工能够增强企业的执行力和竞争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心理契约的作用,“人本管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试图从心理契约这一新视角反思这个问题,对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使企业目标和员工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协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出发,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问题进行探索。认为心理契约在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应充分认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李洁 《经济师》2011,(1):251-25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载体,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资源,企业怎样避免知识型员工的流失,充分发挥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目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企业的实际调查研究,找出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因素,加以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向俐双  雷燕 《时代经贸》2007,(1Z):105-106
本文通过对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归纳,对知识员工的特点进行概述,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员工管理的六条措施,以期对企业中核心知识员工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及应对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心理契约的理论和方法,对心理契约违背发生的原因、心理契约违背的行为表现、企业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测量与结果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心理契约违背的应对机制——心理契约补救。  相似文献   

10.
赵春雷 《时代经贸》2012,(18):233-233
心理契约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会产生重大影响,知识型员工期望是心理契约违背的源头,新经济趋势下借助系统论对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分析,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心理契约违背。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使中国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尤其是雇佣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改变直接导致了员工心理契约的破坏。通过对《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资关系现状的分析,提出在《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努力和员工缔结良好的心理契约,并实施有效的心理契约管理,这对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增强组织的绩效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矿产资源不断向地层深部开采,矿井亦不断延伸,尤其是千米深井日渐增多,矿井动力提升速度和提升功能不断加快、增强,矿井数字化水平提高,对矿井动力操控员工的心理反应能力、注意能力、时空判断能力等一系列心理素质水平的要求不断增强。员工的反应准确性、注意集中和分配能力及情绪稳定性和人格状况是构成影响员工操控行为安全稳定的核心心理品质。探究矿井动力提升系统操控员工的各项安全心理阈限值及其安全心理参数标准,建立员工安全心理选拔准入制,是保障矿井人一机和谐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界定心理契约感知概念和阐述员工个体特征变量对心理契约感知变量影响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七个相关假设,通过在全国10多个省份、100多家企业开展的大范围问卷调查,科学筛选出有效答卷并汇总数据,运用SPSS和AMOS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了知识员工个体特征对其心理契约感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学历、司龄、行业属性和单位性质对心理契约感知没有显著性影响,年龄和职位对心理契约感知有显著性影响,特别是,员工职位层次越高其心理契约感知状况就越好。文章分析了假设检验的结论,提出了如何提升员工交易责任感知、成就责任感知和关系责任感知水平的管理建议,为企业通过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提升员工心理契约感知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benefits claimed for involvement approaches, a new management style, are not easily obtained in reality. This paper reviews literature on employee beliefs about entitlement and aspirations as consequences of the execution of involvement management in organizations. Some suggestions are also advanced for companies to prompt involvement management and gain advantages.  相似文献   

15.
员工职业生涯的心理契约的动态管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文静 《经济与管理》2004,18(10):59-61
员工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员工的需求、态度、工作行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在内容上也会发生变化。而心理契约作为一种隐性契约,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对其进行动态管理。本文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视角阐述了员工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心理契约的特点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6.
卿涛  郭志刚 《财经科学》2005,(6):125-130
薪酬是雇佣双方进行交换的价值尺度。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薪酬代表了雇佣双方基于雇佣合同的一种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可以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角度分别进行解释,薪酬交换关系的解释对企业建立薪酬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CEO报酬:来自心理契约的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EO报酬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支持代理理论的学者主张CEO报酬应该与公司业绩紧密相联系,但是实证研究并未为此提供证据。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分析了基于绩效的CEO报酬安排对CEO激励的消极影响,提供了一个理解CEO报酬激励制度设计的崭新视角。这有利于我们形成报酬激励制度的科学态度,也为我国企业正在逐渐深入的薪酬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赵鑫  马钦海 《技术经济》2012,(9):104-108
基于营销学领域的心理契约理论,界定了顾客心理契约违背的内涵。以餐饮业为例,实证检验了顾客心理契约违背与顾客感知自身义务、抱怨行为倾向和转换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顾客心理契约违背对顾客的自身义务感知、直接抱怨倾向、间接抱怨倾向、私下抱怨倾向、第三方抱怨和转换意向等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