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3年12月22日,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理事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研究会联合主办的"财富与收入分配的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7届高层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原副院长刘国光,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程恩富,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北京大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同济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理论研讨会”,将于2003年11月上旬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参会人员将根据提交论文情况遴选。欲参会者请于2003年10月5日前将论文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毛立言(北京月坛北小街2号2号楼;邮编:100836)。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主办,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14年5月10日至11日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7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60余位专家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省经济学会共同发起,山东财政学院承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发展理论研讨会”于2002年12月14~16日在山东财政学院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43篇,有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为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15~16日,"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湖北财政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研究"课题组共同承办。有来自澳大利亚、塞尔维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财政部科研所、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  相似文献   

6.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为此,"创新驱动与经济结构调整"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3届年会拟于2013年4月20-2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与福建师范大学主  相似文献   

7.
王黎明 《经济师》2003,(10):39-40
文章指出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既不是生产要素价值论 ,也不直接是劳动价值论 ,尽管劳动价值决定了可分配的蛋糕的大小 ,然而并不能仅依此决定各要素分配的比例。马克思认为要素参与分配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要素所有权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要素所有权决定要素收入的规律 ,然而当你全面系统地研究其有关理论著述 ,就会发现马克思是这一客观经济规律的真正发现者和论证者。  相似文献   

8.
论主权财富基金的理论逻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主权财富基金是国际金融市场一类崭新的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全球的主权财富基金的现有规模大概在3万亿美元左右。其规模还将继续不断增长。从主权财富基金兴起的原因看,首先,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是主权财富基金兴起的根本原因;其次,能源价格上涨是导致主权财富基金规模扩张的重要原因;最后,经济全球化为主权财富基金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根据"国家经济人模型",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和高增长阶段,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国家逐步将盈余财富用于投资。然而,随着生产要素的消耗,国家积累的财富逐步达到顶峰。当国家经济进入富裕导向阶段或稳定低增长阶段时,国家需要消费积累的财富,投资也倾向于无风险资产。目前看,各国设立主权财富基金主要有五方面目标:(1)跨期平滑国家收入;(2)协助中央银行分流外汇储备;(3)跨代平滑国家财富;(4)预防国家社会经济危机;(5)支持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2000年理论经济学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热点问题讨论 (一)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及收入分配问题 中共中央"十五"计划建议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分配包括生产条件的分配和产品的分配.分配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研究的大问题.分配思想在奴隶社会就已经产生,到封建社会有所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已形成较系统的分配理论.分配理论的形成应归于古典经济学派.古典经济学派较早的代表人物威廉·配第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亚当·斯密在配第研究的基础上,坚持了劳动价值论,并提出了三种收入价值论.一方面斯密认为利润来源于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劳动;另一方面,又认为"利润的多少与资本的大小恰成比例",构成价值来源为三种收入(地租、利润、利息).斯密虽然把价值决定与分配混淆,但他在其著作中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和三种收入价值论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马克思以此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分配理论,庸俗政治经济学派以此为依据提出以多个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分配理论,分配理论由此分化为两个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财富积累不断加速的同时,不少社会经济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收入与财富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该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形成的重要文件中,更是对中国的收入分配原则、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问题都做了非常重要的论述和工作部署,这体现了党对收入分配问题的高度重视。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和《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学术研讨会(2017)将于2017年12月23—24日在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召开。  相似文献   

12.
我国转型期居民间财富差距问题的主要矛盾是结构和利益失衡, 具体表现为居民间财富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已经比较严重, 城乡居民之间的财富差距巨大,不同行业人群的财富差距不断增大和中等收入者群体比重严重偏低等。导致财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具体原因包括劳资利益关系失衡、市场经济缺陷问题、财税体制缺陷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地区或行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愿景、财产结构和财产价值的变化,以及受到隐形收入、灰色收入影响等。实现共同富裕,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财富分配制度, 需要在核心价值取向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 在制度功能上, 形成有利于财富创造和财富合理分配的制度功能体系; 在制度构建上, 形成国家干预和市场机制共同起作用的多层次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在具体的政策实施层面,注重从初次分配领域、再次分配领域和三次分配领域调节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和同济大学联合举办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于2003年11月1~3日在同济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社会科学各研究机构和高校的7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上海同济大学共同发起、上海同济大学承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理论研讨会”于2003年11月1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刘国光、项启源、刘方棫、文魁、程恩富、宋养琰、顾钰民等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刘方棫教授对本会主题的研讨重大意义作了主旨发言。研究会顾问、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光教授作了专题发言。会议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研讨的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本文利用住户调查数据对 1 995年的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状况进行了经验分析 ,包括对财产分配的差距进行了测量 ,影响财产分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估计 ,并将中国城镇住户的财产分配进行了国际比较。与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差距并不大。但是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分配差距超过了收入分配差距 ,而且从长期趋势上可能会出现加速扩大的势头。中国城镇居民之间财产分配的不均等并非全是经济市场化过程的结果。一些不均等的原因来自于传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分配模式。本文还发现 ,在户主一生中财产积累出现了两个高峰值。这是与正统的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本文还表明了财产分配和收入分配之间的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以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分析为前提,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分析为基础,研究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在揭示特定社会条件下收入分配特殊规律的同时,也分析了人类社会收入分配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核心要义,奠定了我们深入认识和研究中国现行分配问题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分配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致力于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中国化实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理论成果。从新民主主义分配制度的确立,到按劳分配制度的形成,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形成,凸显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毛泽东分配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习近平分配理论等马克思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分配的性质,明确指出了收入分配关系实质就是利益关系,提示了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分配关系,系统论述了收入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对我们启示是:分配制度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收入分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重视分配中公平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省经济学会共同发起 ,山东财政学院承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发展理论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 2月1 4— 1 6日在山东财政学院举行。刘国光、吴易风、项启源、刘方、程恩富、徐继舜、宋养瑛、于祖尧、方恭温、李悦、卢希悦、吴世杰等 1 0 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刘方教授对本会主题的研讨重大意义作了主旨发言 ,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项启源研究员对研究会成立 2 0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研究会顾问、原…  相似文献   

19.
西方主流经济学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在萨伊的"三要素"论基础上,以生产函数形式构建了生产者决策模型,把资本主义生产仅仅看作是技术上的投入产出关系,认为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生产理论分析上,用单纯的使用价值(效用)生产来掩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剩余价值规律,否认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马克思则从商品出发,运用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资产阶级财富的来源,指明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并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过程,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创立了科学的生产理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理论突破与创新:1978-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分配原理同中国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分配制度适时调整,分配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从平均主义到部分先富,实现非平衡突破;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确定新的分配原则;从单一"按劳分配"到"多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