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棉花是除了粮食之外的第二大宗农产品,它对于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棉花价格波动相当频繁,其波动原因也随之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焦点。文章从供求因素、汇率因素、政策法规、投机因素等方面分析棉花期货价格波动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玉米期货价格数据,运用ARCH类模型和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分析玉米期货价格的波动规律和特征。研究表明,玉米期货价格存在一阶ARCH效应和"杠杆效应",玉米期货价格收益率具有显著的波动集簇性;TARCH和EGARCH模型估计结果,玉米市场中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比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要大,玉米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我国玉米期货价格确实存在马尔科夫机制转换;在样本研究期间,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存在比较明显的三个上涨和下跌阶段,在波动中保持上涨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黄金期货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金因为其兼有货币、商品和金融三大属性的特征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自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填补了我国长期缺乏金融期货的空白.管理层与市场各参与主体对黄金期货给予很高的期望与关注,因此研究上海黄金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运用游程检验、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黄金期货市场尚未达到有效,并且黄金现货价格单向引导期货价格,我国黄金期货市场还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ARIMA模型,对黄金期货建立了价格预测模型,并对2016年1月18日至2017年1月10日内共241个交易日的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的结算价数据的变动规律和短期趋势进行了预测.实证结果表明:ARIMA模型可以对黄金期货价格走势做出短期预测,能够大体上反映出黄金期货价格的波动情况,并为投资者以及企业在进行相关决策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然而预测误差随着预测时间的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5.
中美黄金期货市场价格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指数收盘价的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考察了中美黄金期货价格的关系,分析了中美黄金期货的引导地位,结果表明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引导中国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的价格,继续完善国内黄金市场体系建设,提高中国黄金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2008年1月9日至2016年7月31日上海黄金期货价格与上海黄金现货价格数据,运用共同因子度量模型的两种经典方法测算并分析了上海黄金期货和现货市场价格能力,结果表明,相比黄金期货市场,现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更强,在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但近年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8.
9.
黄金是一种商品,也是货币的载体,黄金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黄金期货既是一种商品期货也是一种金融期货。当黄金的商品属性得到体现时,黄金期货是商品期货的一种;当黄金的货币属性得到体现时,黄金期货就成为金融期货的一员。2011年8—9月间,黄金价格达到1900.3美元每盎司的最高价。随着国际黄金价格的上涨,各国政府对黄金市场的关注提高。针对黄金期货国内外的研究在进行了梳理,作出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深圳股票市场2001年度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的原因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已处于亏损境地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变动,是深圳股票市场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的最主要因素;其他因素虽有一定影响,但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国黄金期货与黄金现货价格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旨探索中国黄金现货价格对黄金期货价格形成的作用机制。借助ADL模型和共同因子贡献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黄金期货价格与黄金现货价格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黄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长期趋势是一致的,但是短期存在比较大的偏差,同时中国黄金期货和现货价格波动率序列之间有较高的依存度。由此中国黄金期货市场已具备一定规避风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石油价格的走势一直是世界各国所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石油期货是世界石油交易的一种重要方式,准确预测石油期货价格的走势,对于政府宏观政策取向和相关企业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学习能力,建立基于LM算法的石油期货价格预测模型,并使用MATLAB7.0编程实现,针对纽约商业交易所的石油期货价格数据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将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石油期货价格预测中,运算速度快,预测精度高,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期货市场交易量与收益及波动关系的分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对上海期货市场铜、铝和燃料油期货收益及波动与成交量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该方法允许估计不同分位的方程,从而得到条件分布的完整描述。结果显示上海期货市场期货价格收益具有异方差的特点;存在量价齐扬和量价背离现象;收益波动和成交量之间随着波动增大呈现逐渐加强的正向关系,从而说明我国期货市场信息传播符合混合分布假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债期货涨跌板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期货是近阶段我国期货市场将要大力发展的重要品种之一,涨跌停板制度是未来我国国债期货市场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本文运用极值理论对国债期货的涨跌板进行了实证研究,确认了我国国债期货模拟价格分布的厚尾分布特征,计算了波动的阚值,估计了Pareto分布的参数,设定了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涨跌停板。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信息传递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股票指数合约的交易对现货市场的影响以及股指期货是否有助于现货市场在信息传递速度与效率方面的提升.利用了GARCH模型,修正GARCH模型,TGARCH模型及极端值模型,通过对香港恒生H股指期货合约引入前后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期货合约未上市前,波动性干扰反应在时间上的持续性效果较持久.反之,在股价指数期货合约推出后,可以观察到波动性干扰因子的影响会更快速的反应到经济体系中,显示此时的波动过程更趋稳定.由此推论出期货交易的进行加速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亦即开放期货合约的交易,对于其标的现货市场的信息传递以及市场波动性,皆具有正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石油价格波动给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风险.在我国推出石油期货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立石油期货市场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棉花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功能一直是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借助信息共享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中国棉花的期、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定量刻划了期、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棉花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引导关系;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期、现货市场都扮演重要的价格发现角色,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的推进,市场利率的波动不断加剧,各类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利率避险工具。利率期货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于此,文章对国债期货市场的信息传递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VECM-GARCH-DCC(ECM)模型,在对现货市场的最便宜交割债券、上证5年期国债现货和国泰上证5年期ETF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结构变换检验找到数据的结构突变点,以此为依据将数据划分为三个时间样本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初期国债期货对信息的反应速度较快,且表现出较强的价格发现功能;国债期货对价格发现的贡献度随着时间的延伸而逐渐减小,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也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