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农村隐性失业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我国农村隐性失业的现状隐性失业通常的定义是:劳动者与组织具有名义上的劳动关系,但在事实上由于没有工作或工作时间不足而处于在职失业的现象。对农村隐性失业的描述当然可以沿用隐性失业的定义,但更通俗的描述也许可以是“三个人的田五人种”。我国的隐性失业以农业领域最为严重。一些学者通过各种方法测算了我国农村的隐性失业率。方法一是国际比较法,该方法得到的农村隐性失业率为12%(牛仁亮,1994)或16%(钱纳里、赛尔昆,1994)或13.8%(库茨涅茨,1996);方法二是抽样统计法或抽样调查估计法,测…  相似文献   

2.
农村弱势群体的强势扶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弱势群体的凸显是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深层矛盾的反映。他们的弱势地位凭借自身能力很难改变,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和支持。如何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需要政府更新执政理念,强化第一责任意识,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社会分配机制、扶贫长效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协会等,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强势扶持,使农村弱势群体由“弱”渐“强”。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对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基本梳理的基础上,从应遵循的原则、重点制度的建设、资金的来源、法制的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完善山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锦彩 《经济问题》2008,341(1):120-122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山西经济的发展,山西农村人口发展呈现出了老龄化、流动人口增多等新特点,这对山西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尽快建立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并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就成为山西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以山西农村人口发展特点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的新要求为起点,提出了现行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不足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东淄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实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山东淄博市高青县赵店镇的实地调研,分析了现阶段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管理等方面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加大"新农保"宣传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我国农业推广主体的有限与广大分散农民技术的多元需求这一非对等的现实矛盾出发,提出了在政府的支持下,高校培育农村合作组织开展现代农业推广的模式和运行机制。阐述了通过多方协作,逐步形成专家基层服务组织、支农大学生社团和地方技术员的相辅相承关系;另外,通过在乡村社区建立农村合作组织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民的自我教育和技术辅导与培训,从而扎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而达到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远古时代我国便有了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以后各朝君主都采取各种保障措施作为"仁政"对广大百姓加以施舍。鸦片战争后,西方现代保障思想流入我国,古老的对农民的救荒和保息制度逐渐开始向现代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转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制订和发布了农村社会养老、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优抚工作等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这些立法存在着法制化不强、立法层次低、立法体系不健全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意识到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解释变量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制定各种正式制度,以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然而非正式制度往往发挥着出人意料的效果.本文以社会资本为例,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农民工实现城乡转移和顺利就业中的作用机理,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呈有组织式的发生给出了初步解释,并指出了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就业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谭泰乾 《生产力研究》2007,(3):23-24,30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社会保障能力普遍较低,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增强农村社会保障能力,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农村社会保障能力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文章分析了制约农村社会保障能力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强农村社会保障能力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区经济差距中的社会资本、交易费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资本是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并存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指在现实中可以为个体或组织带来更多增值收益的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的所有客观存在,它的核心在于信任、合作。社会资本的使用通过影响交易费用大小并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本文将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借以分析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文章认为地区差距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地区社会资本内容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