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路继业 《经济论坛》2011,(12):215-220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经历了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至当今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本文对宏观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特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介绍,认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具有微观基础的动态模型,并且引入了垄断竞争、理性预期和价格粘性,这使得该理论可以明确地分析宏观经济从短期至长期的调整机制,更有利于对整个宏观经济调整过程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目前宏观经济学理论界主要的分析框架和工具。  相似文献   

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受到经济实践批判的同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指出了其理论的缺陷,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其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即经济主体的理性原则、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建立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否定政府政策的有效性,反对政府干预,力图完成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全面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以“技术关系”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一般均衡和以“社会关系”分析为核心的凯恩斯动态货币均衡在假定条件、货币的性质、均衡的条件及分析方法上都存在着根本差异。通过比较这两种均衡理论,可以看出新古典货币理论存在逻辑矛盾,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应当是凯恩斯货币均衡理论。用马克思的方法而不是新古典的方法来改造凯恩斯经济学,是发展凯恩斯理论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4.
自凯恩斯革命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分裂综合再分裂再综合几个阶段。1936年《通论》的出版,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经济思想分裂成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在学术上表现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对立。1948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出版,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的一次大综合,在汉森、萨缪尔森等人的努力下,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这个学派曾经在战后西方经济学界占据了似乎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思想史上,货币问题的讨论经历了各种复杂争论。根据货币的性质及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相结合的分析线索,可以将西方货币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中的争论划分为货币自然观、货币财富观(重商主义)、货币面纱观(古典与新古典的货币理论)、货币经济观(凯恩斯经济学、后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等)以及货币的宏微观结合(货币理论的新发展)等阶段。从根本上讲,这些争论囿于经济学一贯强调实物经济的两分法传统而无法触及货币问题的核心。相反,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马克思经济学则展示了一个以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关系为分析基础的货币理论,表明现代货币经济的本质是基于社会关系及其利益冲突之上的资本主义竞争与积累,这正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研究目的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赵峻松 《经济咨询》2006,(5):42-43,39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研究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如何通过各种经济变量对实际经济产生作用的问题,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从早期凯恩斯主义提出的利率传导机制,货币主义补充的非货币资产价格机制,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秉承古典货币中性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的创新强调银行资产的信贷渠道,众多学派围绕“货币是否是面纱”及“货币非中性时影响实际经济途径”的争论使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研究呈现出众说纷纭的丰富形态,随着理论相互间的吸收与融合,我们可以把所有传导机制概括成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突出贡献是将凯恩斯关于不确定性和货币非中性思想发展为一个完整的关于货币非中性的理论框架,它强调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货币都是影响真实部门的一个重要因素。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在凯恩斯的灵活偏好理论中加入融资性需求,这样就必然导致存量和流量的矛盾,从而造成利息率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货币的创造过程,提出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这一理论完全是与主流经济学所信奉的货币数量论对立的,从而拒绝资本主义经济自然趋于长期充分就业均衡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的微观理论基础刘文忻引言在本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普遍面临的严重滞胀是对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的一个无情的打击,凯恩斯主义在现实面前一筹莫展而陷入困境。在80年代,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风行于经济学的...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经济学分析范式的转换经历了多次更迭与交替。与居于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以强调技术关系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范式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竞争的博弈规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即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剖析,马克思和凯恩斯强调了资本主义货币经济的本质,并表明了有效需求问题的根源。相反,建立在生产函数基础上的新古典理论完全脱离了资本主义竞争的分析框架,其异质品模型的加总悖论直至20世纪50-60年代的“剑桥资本争论”公布于众。从范式意义上讲,马克思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都是对主流理论的一次思维范式的革命,它们各自确立的经济学体系都通过对新古典理论的扬弃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基础、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这正是其经济学革命之共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囿于静态和比较静态的框架 ,使新古典的货币理论难以处理历史时间和货币 ,不能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动态的货币经济关系。而凯恩斯则提出了移动均衡的分析方法 ,力图建立不同于新古典的分析框架 ,但遗憾的是非瓦尔拉斯均衡学派则错误地发展了凯恩斯的方法 ,最后又复归新古典。在货币理论中所涉及的均衡有三种 ,即新古典的均衡观、凯恩斯的均衡观和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均衡观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研究的复杂性科学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基本上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天下,微观经济学完全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而宏观经济学也是建立在主要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的。在两大主要宏观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在构建微观基础上固然全面引入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即使是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也都和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有关,坚持了理性与理性预期,区别只在于强调了市场的不完全,强调了价格与工资的刚性。所有的主流经济理论都强调自己是一门科学,注重借鉴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 现代凯恩斯主义又称为“后凯恩斯主义”或“新凯恩斯主义”,它是在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它已出现好些不同的流派,其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流派,即是:(1)以美国保罗·萨缪尔逊、詹姆士·托宾、罗伯特·索洛、华尔特·海勒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或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即“美国凯恩斯主义”,其领导中心在美国麻省理工学  相似文献   

13.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是货币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系统、全面地阐述、评价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和观点———从斯图亚特到当代的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及其发展,我们认为,依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进行宏观调控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下所执行的货币政策措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充分信心的预期"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通论》可以看成是对新古典这一假设之革命。凯恩斯的产量决定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乘数过程,该乘数过程也同时反映为一个市场交易过程:Javits中心的交易日。与新古典理论所隐含的交易过程,即瓦尔拉斯的交易过程相比,Javits中心的交易日似乎更接近现实,而这样一个过程也能很好地解释了货币的循环。对于凯恩斯理论缺乏微观基础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其微观基础不存在,而这恰恰是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与新古典理论相比,凯恩斯理论更适合于解释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龚刚 《经济学》2007,7(1):1-20
“充分信心的预期”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通论》可以看成是对新古典这一假设之革命。凯恩斯的产量决定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乘数过程,该乘数过程也同时反映为一个市场交易过程:Javits中心的交易日。与新古典理论所隐含的交易过程,即瓦尔拉斯的交易过程相比,Javits中心的交易日似乎更接近现实,而这样一个过程也能很好地解释了货币的循环。对于凯恩斯理论缺乏微观基础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其微观基础不存在,而这恰恰是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与新古典理论相比,凯恩斯理论更适合于解释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张晓 《生产力研究》2011,(12):7-8,37
新自由主义是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思潮、思想体系和政策主张。新自由主义改革模式自身存在的根本性的错误和问题以及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特定的利益诉求导致拉美经济改革的失败。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范式的实践悖论,要求我们认真反思和认识新自由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凯恩斯革命无疑是20世纪经济科学中的大事,但由于《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高度争论性和晦涩难懂,关于凯恩斯对经济学的具体贡献一直存在着争议.凯思斯认为作为传统就业理论的劳动供给理论、萨伊定律和利率理论均建立在特殊假设前提之上,这使得传统经济学成为分析特定经济状态的特殊经济学.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论和一般性的经济分析框架.其中,企业家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期、生产成本条件和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决定了均衡就业水平.同时,货币的特殊性质使得货币利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阻碍了投资增长,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使得经济停滞在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因此,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是以建立在货币特殊性质基础上的利息率理论为中心环节的一般性的就业理论.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之后的宏观经济学并没有沿着有效需求原理的逻辑发展,凯恩斯革命被逆转了.  相似文献   

18.
沈建明 《现代财经》2007,27(11):3-7
关于经济学分析范式的纯理论争论,不外乎是两种分析方法的对立。一种是古典传统剩余理论的“社会关系”分析,另一种是新古典传统供求理论的“技术关系”分析。马克思经济学坚持的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竞争及其博弈规则的理论,是以货币量值计量的,与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技术关系分析无关,并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联系中讨论经济稳定增长状态及其波动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讨论三个问题。一是分析了凯恩斯革命和新古典综合,前者是指它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自由放任理论,认为这种制度存在非自愿失业,需要政府干预经济;后者是将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相结合,使经济学发生了分裂。二是对三位经济学家为统一微观与宏观经济学所作努力的评价。在评价之前,树立了统一的标准,这就是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上,重建微观经济学,将它与宏观结合,创建新经济学。三位学者为统一经济学的两大部分作了一些努力,但进展不一。三是对以斯蒂格里茨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为弥合经济学两大部分所做的努力从七个方面给予了正面评价;同时指出,他们没有完成统一任务,需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20.
货币学派在分析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时,一个内含的假定就是货币供给是外生给定的;凯恩斯学派则提出了内生货币供应理论。作为流动偏好的存量分析,凯恩斯强调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意义和货币与其他资产的关系以及资产的流动性;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是流量分析的一个特例,虽然它引入了凯恩斯的存量分析或"资产选择",但他把这种存量与流量的同时均衡的基础建立在新古典生产函数和中央银行外生的货币供给之上,这导致其理论的重大缺陷。对于以上问题的研究,要在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框架下,采用存量和流量相结合的方法,坚持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思路,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