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依据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的专利申请数据,运用负二项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1985-2012年210家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多元化发展、合作企业间技术距离与企业二元式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技术多元化对二元式创新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企业跨技术领域合作程度越高,技术多元化对渐进式创新的正向影响越强;3企业跨技术领域合作程度越高,技术多元化对激进式创新的正向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2.
合理有效地选择合作创新伙伴对于提高企业合作创新的成功概率尤为重要,怎样选择合适的合作创新伙伴,从源头上控制合作创新的风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针对国内外现有关于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方法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将层次分析法(AHP)与密切值法(OVP)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了AHP-OVP评估模型,引入到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中,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效的结合了层次分析法和密切值法的特点,将人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以便于接受,同时此法没有对指标采用权重,并且优化过程直观、简单、分辨率高,可达到最佳综合决策的效果,能有效的对企业合作创新伙伴进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企业合作创新伙伴选择方法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创新是近年来技术创新领域的一个前沿主题,已有学者发现企业间双边关系质量对分布式创新结果和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但关于其对分布式创新过程及治理模式的影响仍缺乏机理性认识。从社会网络视角,基于分布式创新机制与合作治理理论,提出了企业间关系质量—分布式创新机制—合作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通过深入分析分布式创新中双边关系质量对合作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构建了一个由分布式创新内在机制和合作涉及的技术范围组成的带有中介和调节作用的路径整合模型。总体来说,解释了双边关系质量通过完善分布式创新机制使得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股权合作模式的内在机理,希望通过该模型为后续学者提供一个分析双边关系特征与合作创新之间关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杨齐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1):151-154
随着创新的复杂性和难度的加剧,企业创新模式正逐步由自我为主体的封闭式创新转向知识共享的合作式创新。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文献查阅和检索,探索了合作创新的内涵,并对合作创新的动机、组织模式、合作创新的风险与防范作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作创新未来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5.
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述国内外关于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合作创新过程对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补充和改进,建立了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模型,并对企业合作创新每个阶段涉及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作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合作创新知识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6.
企业间客观存在各种技术差异,对研发合作网络关系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借鉴技术生态位理论,从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探讨技术距离内涵,提出研究假设;以石墨烯领域合作专利为样本,采用指数随机图构建度量模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规模维度,技术宽度距离、技术深度距离正向促进企业研发合作;在结构维度,技术多样性距离、技术重叠性距离反向抑制企业研发合作。该结果说明规模层面的技术距离为合作双方带来新的要素组合可能,扩展了潜在创新空间,进而形成双方研发合作的创新动力;结构层面的技术接近为合作双方的知识交流与技术兼容提供了基础,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技术协同性,进而形成双方研发合作的创新基础。  相似文献   

7.
创新链解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创新为焦点的全球竞争正演化为整条创新链之间的博弈,然而,迄今国内外对创新链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为此,对创新链及其内涵、结构与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创新是一个连续、互动、系统的过程,自主创新不等于“孤立创新”,优化企业内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及区域之间的创新竞争与合作关系尤其是创新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合力打造创新链是提升整体和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基于USPTO的中国专利数据,从产业共性技术的特征识别与测度视角,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升企业专利的技术价值与外部溢出效应,但其对企业专利技术基础性及关联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整体促进作用不明显;产学研合作更能促进大规模企业在自身知识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而对小规模企业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效应则不显著;不同行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应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技术路线图的局限性,并结合科技实践需求以及系统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创新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阐明了创新路线图概念是技术路线图概念的发展。研究表明:创新路线图是企业创新管理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可将之看成是技术路线图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创新路线图包含的研究要素、运用的工具性方法以及具备的功能用途都多于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10.
促进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是各个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近年来也出现了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加强校企融合协同创新的趋势。本研究借鉴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共建研究机构、开展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中国目前促进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校企融合协同创新的主要做法和面临的问题,并在导向方针、协作机制、创新平台、政策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世界产业变革的主流模式,并产生许多创新相关概念。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这些概念相互交叉但又不尽相同,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厘定标准。与国外相比,虽然中国产业创新、创新平台研究起步较晚,但最先定义了产业创新平台。随着"互联网+"和"工业4.0"在全球兴起,为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提供了明确导向,未来将与中国特色"互联网+"和"工业4.0"的实施工具——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生产力,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此,针对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下产业创新平台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技术创新价值创造机理最新研究内容进行聚焦分析,探讨了国内外在技术创新价值创造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特征,论述了复杂创新背景下技术创新理论在研究内容、创新主体、创新模式、关键因素等方面的阶段性特征,探讨了技术创新在价值创造理论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总结了技术创新价值创造机理3条研究路径及其背后的价值基础,可为我国技术创新实践和技术创新价值创造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创新链是创新方法和创新模式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创新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创新链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围绕创新链各个环节的主要内容、方法和路径已经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工作,对创新链的不同类型、具体策略和组织模式以及影响其效率的原因进行了探索,并在相关的系统分析和节点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些工作对于创新方法的研究以及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新独占性可表征创新合作群体对于自身知识、技术创新成果的利用和分享程度,决定着创新合作群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从创新成果中获利。创新独占性具有外部排他性和内部互补性的显著特征,有必要从技术创新网络视角出发,审视创新子群间相互关系对创新独占性的影响机理。以参与合作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为研究对象,构建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对创新独占性影响路径的概念模型。结果显示: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对创新独占性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权力在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与创新独占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技术创新网络分裂断层对创新独占性的影响受知识势差的负向调节。  相似文献   

15.
创新测量误差会严重影响学术研究、政策制定与企业决策质量,且相关问题研究缺乏清晰的逻辑主线与理论框架。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围绕什么是创新测量误差、为何产生创新测量误差以及如何减少创新测量误差的逻辑主线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建立创新测量误差研究理论框架,得出相应研究结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创新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创新团队日益成为合作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1992年以来WOS数据库中国际创新团队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探寻国际创新团队研究的活跃程度、知识基础及前沿热点。通过文献共被引和期刊共被引分析,总结了创新团队工作氛围、绩效模型、影响因素及团队学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形成深入研究创新团队的知识基础,指出管理学、心理学、技术创新等学科是研究创新团队的主要知识基础;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团队绩效、团队组织管理、团队知识转移与分享是国际创新团队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知识管理与团队学习、跨职能创新团队、虚拟创新团队等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7.
创新网络是企业获得外部关键性创新资源、提升竞争优势的有效平台。核心企业伦理型领导风格是影响合作创新的重要因素,探究其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学习、角色认知、社会交换、嵌入性等理论为基础,将心理距离纳入核心企业伦理型领导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模型中,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381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道德公平、角色界定、权力分享分别对关系稳定型、合作满意型、创新能力提升型合作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心理距离对道德公平、角色界定与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但是对权力分享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该作用机制研究为提升合作创新绩效提供了新路径,对企业与外部组织开展合作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产业共性技术组织与开发的实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性技术急需创新机制。基于共性技术的本质特点,在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中采取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政府重在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建立有利于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实施吸收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战略,进一步完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创新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创新绩效的关键。基于资源来源差异,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两种。诸多研究探讨了自主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但自主创新并非适合所有企业,当前缺乏对企业创新模式转换的研究。对177家中国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引进创新,自主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更显著;而当企业与联盟伙伴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时,企业更倾向于实施引进创新。同时,还以调研企业为案例研究了合作效率对创新模式转换的影响。将创新理论和联盟理论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We quantitatively examine the factors which account for differences in innovation output depending on the mode of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employing the innovation accounting framework proposed by Mairesse and Mohnen [2001. To be or not to be innovative: An exercise in measurement. NBER Working Paper No. 8644. Cambridge, MA: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2. “Accounting for Innovation and Measuring Innovativeness: An Illustrative Framework and an Applic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2 (2): 226–230]. We find that internationally engaged firms use more innovation inputs and generate more innovation outputs. Firms with R&D establishments abroad show the bes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highe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ly engaged firm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ir greater intra-firm knowledge spillovers, R&D intensity, perceived competitive pressure, and proximity to basic research. However, more importantly, our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alysis suggests that eng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increases the sales amount of innovative products though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raise the probability that a firm successfully develops a new product or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