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知识经济对统计工作的挑战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所具有的与以往经济形态不同的特点,对传统的统计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在: 1.如何对知识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衡量。首先,知识与劳动力那样的传统型经济投入品不同。当传统的经济投入品加入到经济资源的存量中去时,经济增长可以按传统的生产函数方法来测定。而将知识或信息内生化到经济增长模型中去却是十分困难的。其次,知识不同于一般的资本商品,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一个既定的新思想可能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也可能作用微小甚至根本没有作用,这完…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无形资产在城市财富增长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知识资产价值为着眼点,研究了城市财富增长的轨迹、动能和模式。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依靠高投入的增长模式,知识资产日益成为城市竞争优势和财富增长的关键来源;基于人力资本的知识资产价值创新是城市财富增长的催化剂和新动能;因知识资产软价值的强大内驱力,某些城市财富甚至可能产生指数级增长效应。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城市要将政策的实施目标从GDP增长转向城市财富增长上来,更加重视改善软环境、培育软资源、扶持软产业,不断提升软财富比重等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3.
我国智慧农业主要表现为农业企业自主型、加工流通企业带动型、专业化服务企业主导型、数字化农机企业主导型和农技推广体系依托型五类发展模式,不同模式协同发展构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智慧农业体系。在要素配置上,智慧农业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与要素供给关系的匹配,促进产出增长与环境可持续的协同;在组织结构上,智慧农业促使更多主体参与到农业分工合作网络中并实现更紧密合作,促进创新体系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在产业绩效上,智慧农业可以促进农业效率提升、产出增长及农产品价值与功能的提升。目前,智慧农业面临传统农户与现代生产方式、数据价值显性化与数据利用专业化、低增值与高投资等矛盾而导致的不均衡发展问题。为加快智慧农业发展,应推动智慧农业技术的创新和供给;分类施策,促进不同智慧模式协同发展;依托智慧农业,加快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建设;加强数字标准建设和数字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关注重点已经由传统的增长转变为一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本文从可持续增长的角度,对.-j-~续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使管理者能够找准重点,有效的进行管理,进而使企业可以更加稳定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韩俊  姜长云 《经济问题》1995,(10):27-29
中国农业传统发展模式分析韩俊,姜长云一、中国农业传统发展模式概述1、农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农村改革之前,中国农业的发展模式,可以简称为农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发展以高产为主,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调整现代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中具有重要价值.传统道义伦理具有确保社会财富切实增长的现代价值和具有化解各种经济矛盾的现代价值以及具有维护良好社会经济秩序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期权定价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资产流动重组,产权变革将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日益增多,同时传统的评估技术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即期权定价法。  相似文献   

8.
孙铁骑 《时代经贸》2007,5(6X):58-59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调整现代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中具有重要价值。传统道义伦理具有确保社会财富切实增长的现代价值和具有化解各种经济矛盾的现代价值以及具有维护良好社会经济秩序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物资源的经济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在增长,文物除了其原来所具有的作用以外,其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得到体现。文物可以作为一种国有资产而存在,需要实现保值增值,同时,文物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有其价值特殊的实现形式。文物活动会通过各个方面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合理充分的发掘文物的经济价值,才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0.
构建以剩余产品稳定循环和增长的分配系统,按照剩余产品的分配和产出功能、分配功能的任务和剩余产出价值形态的分解确立系统要素构成。假设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特征在系统目标和剂益上的体现是实现系统剩余产出的稳定循环、增长和系统环境的改善,以此为前提探讨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对其结构和循环运行研究可以深入认识系统循环中剩余产品的分配、产出之间功能关系、组织科层化的任务分化关系、产出价值形态多样化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旭东 《时代经贸》2008,6(19):209-210
认为传统资源价值观和价值准则已不适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代之的应是新的价值体系。基于新的价值体系理念,分析探讨了价值准则、资源环境价值、环境能否成为商品和环境成为商品的途径问题。传统价值观建立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模式不再适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经济理论和政策须重新定位。在产权清晰的情况下,资源环境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参与了定价与分配,就可以成为商品。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股权金融市场对增长方式选择和平衡增长的影响,本文基于传统与新兴部门的差异,构建动态理论模型并利用“Simulink”技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理论分析发现股权金融市场效率对平衡增长具有增长效应且存在门槛条件,效率高于门槛值时股权金融市场发展将提高平衡增长率和创新贡献率。总体上,发展股权金融市场将促进我国平衡增长和增长方式转变,但东、西部地区存在差异,发展股权市场可以加快东部地区创新型增长而对西部地区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丁美东 《当代财经》2002,(10):15-18
传统价格理论对以价值作为价格最终基础的认识是深刻和科学的。但是,将价值作为价格直接基础时,传统价格理论在对某些价格现象的解释就存在内在的矛盾。承认产权是价格形成的直接基础的认识不仅可以化解非劳动产品价格、不完全产权让渡下的价格、不同产权制度下的价格及供求决定价格等传统价格理论的矛盾,而且使价格理论可以在交易的范围、交易的对象和成本范畴等方面得到扩展。  相似文献   

14.
张鼎科 《经济师》2007,(4):24-25
自可持续发展观崛起以来,经济增长论以及传统经济学的价值取向遭到有力抨击。可持续发展观不仅提出和尝试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合理性关系问题,而且前所未有地突出和阐发了发展中的文化价值和人道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晓东 《时代经贸》2007,5(12Z):16-17
本文围绕着实现企业价值增长这个战略问题,分析了我国企业在近30年里实现价值增长的主流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应选择的价值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传统的私人资本积累方法在金融危机面前变得岌岌可危,政府试图越来越多地控制资本流向。在通胀时期,经济商誉(而非会计商誉)能够持续创造价值,因为那些大公司真实经济商誉的名义价值通常与通胀成比例增长。国内小型商业银行回避风险、应对当前危机的最为有效途径,对于投入企业和项目抗通胀能力的评估,成为小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首要目标。而此种特征一般只有在私营部门才可能保持。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学习和利用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和技术,不必从零开始,大大减少发展过程的风险成本。正因如此,当前正在发生着的新技术革命,给我国提供了更快发展和赶超的机会,可以出现跳跃式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应大力发展传统经济。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新兴产业也发展很快,但由于技术相对落后,体制上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每年仅能够带动经济增长一两个百分点,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只满足于2%~3%的增长速度,而是要增长得更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传统产业的更陕增长,仍将是我国较高增长率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视角看,财政支出是调节短期总需求的主要政策之一,但从经济增长角度看,财政支出可以影响总供给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原则上,政府投资支出提高资本存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如果私人支出和公共部门支出的收益率相同,那么牺牲私人部门支出来增加公共部门支出,可能提高或降低经济增长率,结果取决于公共部门投资占支出的比例是高于还是低于私人部门投资占支出的比例。政府的支出必然通过税收、国债或货币创造的方式来融资,而这些手段所引起的财富分配效应会影响企业家的投资和生产决策。  相似文献   

19.
一、概论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包括长期借款、发行债券、留存收益和发行普通股股票等,随着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职工持股、期权激励等措施的实施,企业开始理解和重视股权资本成本的概念。同时,由于企业的股东关注所持有股票的市场价值,也对企业的经理层提出价值增长的要求,公司经营行为逐步发生转变,从规模导向转为价值导向,以实现股东价值的增长和价值的最大化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是人类继传统的劳力经济、自然资源经济之后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人力资本是指人的体力、知识、技能、健康及其它具有经济价值的精神存量,是作为现在和未来产出与收入增长的一个源泉。不同的经济形态条件下,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内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