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边缘区作为城乡二元冲突最直接的区域,面临着城市郊区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双重压力,如何规划建设好城市边缘区已成为政府和建设者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南宁—武鸣城市大道沿线区域开发建设情况,探析城市边缘区的规划编制要点。  相似文献   

2.
从萝岗区位于广州城市外边缘区的区位特殊性出发,来阐述城市边缘区森林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一种城市与森林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生态区域,并分析了城市边缘区森林布局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布局,实现森林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市场力量较弱,难以驱动区域整合的快速实现;二是缺乏领袖城市,"互不买账"迟滞区域整合;三是来自上级的支持力度尚嫌不够有力,区域整合的行政推动力较弱。基于此,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对策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间打破原有的行政规划限制,重新整合资源,形成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随着陆桥沿线部分城市领导联谊活动的连续开展,进一步促进了沿桥地区的对内对外开放,沿桥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在经济、文化、城市建设与管理等许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沿线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审视全球发展大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陆桥沿线城市更应进一步加强交流,广泛合作,携手发展,为实现陆桥沿线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自由高效流动,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从区域发展力量要素及其整合的角度,研究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战略道路选择,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区域整合的类型.并以河南省为例,分析河南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要素及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力、社会力、资源环境力、空间支撑体系、政策力、行政力及其整舍.提出依托河南省构建中原大都市区,在大都市区框架下整合全省区域发展力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Landsat TM数据获取2000和2015年哈尔滨市建设用地矢量数据,构建了一种更为简单可行的城市边缘区空间提取模型,界定了城市核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的边界,探讨了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变化过程和扩张模式。结果表明:基于建设用地变化构建的城市边缘区提取方法——"滑动切割"模型,通过设定提取阈值,获取城市核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的边界是可行的;近15年来,哈尔滨城市边缘区已从二环和四环之间延伸到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外围,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集中化与破碎化并存;根据边缘区建设用地破碎化程度,城市边缘区扩张模式包括"外延式、跳跃式和稳定式"三种,基本形成了"东张西建",多种扩张模式并存的城市扩张格局;在交通设施、政策导向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基本形成了"南工北农"的城市区域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问的特征,通过对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的分析,从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对城市边缘区的环境空间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环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备受关注,我国也在对二者关系不断的进行调整,以逐渐实现规范化、合理化、法治化,而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也要格外重视,中央与地方要相互协调,互相协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区域行政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但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存在被肢解的可能,所以在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中,对区域行政关系的建设与改革成为了新视角,为促进区域发展,本文对区域行政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行政管理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初探:以温州市鹿城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阳  周生路 《经济地理》1999,19(3):36-40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区、农村的过渡地带,在土地利用方面具有特殊性,也存在许多矛盾。本文联系鹿城区实际对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编制内容要点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城市边缘区土地合理利用,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城市群要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战略,应率先突破"信息同享"这一关口,关键是要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信息化建设,先行整合区域信息,实现区域信息共建共享.信息化是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必备条件.对于能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升级发展和完善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综合服务职能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协调合作组织在区域公共管理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区域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等原因,现行区域协调合作组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对协调合作组织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协调合作组织优化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发展协作问题及其治理机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科 《经济地理》2011,31(10):1692-1697
伴随我国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地区间产业发展的协作意识逐渐增强,但受体制环境以及地方政府单体利益追求等因素的制约,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迫切需要优化区域治理机制,增进区域协作。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为实证对象,在揭示其一体化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定量方法详细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协作问题,并提出了推进产业协作的治理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区域合作治理是长株潭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从多中心治理的角度论述了长株潭区域合作治理结构的四个要素,讨论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实现长株潭区域合作治理的路径依赖:体制转换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看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鲍超  方创琳 《经济地理》2006,26(2):177-180,198
区域规划向来是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十一五”规划工作中,区域规划将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文章重新审视了区域规划对综合性的要求,并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当前区域规划编制中的四大弊端,即规划阵容中经济地理学专业人才居多,跨学科人才较少;规划目标重经济增长和近期利益,轻综合效益和长远协调;规划背景重区域发展条件和发展历史的罗列,少分析,综而不合;规划内容重规划方案本身,轻综合协调和区域管治。在此基础上,认为新时期区域规划应该走出对“综合性”认识的误区;针对规划病理,厉行对症下药;加强跨学科综合研究,培养复合型区域规划人才。通过标本兼治,以达到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综合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的意图是通过弱化要素流动壁垒、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从而提升居民获得感。本文从交通互联互通、行政壁垒弱化、经济合作和劳动力流动四个角度构建政策措施指数,从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和改善居民获得感两个层面研究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政策在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可对等地提升居民获得感,行政措施是提升居民获得感的主要政策措施。(2)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收敛是居民获得感提升的客观基础,区域一体化政策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具有异质性。(3)区域一体化政策中的交通措施和行政措施通过引导资本形成扩散效应能显著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是提升居民获得感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6.
行政区经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瓶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涛 《经济地理》2005,25(5):682-684,706
“行政区经济”是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过渡性质的区域经济。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它将对我国区域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提出已将近半个世纪,然而进展依然缓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行政区经济的强烈影响。抑制“行政区经济”、加速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是长株潭三市以及湖南全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内蒙经济发展区域协作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林  曹阳  赵英才 《经济地理》2006,26(2):199-202,206
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组成的东北经济区,是我国最早形成并在结构上相对完整的大经济区,有着区域经济协作的天然条件和深厚基础。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规划和实施中,要以区域经济一体化思想为指导,站在地区分工与协作的高度,分析和研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区域协作的阻滞性因素、协作的主体领域以及推进三省一区区域经济协作的总体措施,以实现要素区域间优化配置,从而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使东北大经济区成为我国第四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8.
基于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条件下的旅游产业纵向一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世敏  周荃  苏斌 《经济地理》2007,27(4):690-693
旅游产业自身的特点为其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在区域旅游协作的条件下,泛珠三角旅游产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存在众多的动因和收益,包括降低交易费用、联合生产获取范围经济、消除多重加价和道德风险的外部性、构筑进入壁垒等,也存在着一定的成本和风险,如增加固定成本、管理成本、组织费用和旅游企业对市场和行业的依赖性等。因此,泛珠三角旅游企业在进行纵向一体化、纵向联盟战略决策和纵向一体化方式的选择上,应全面权衡每种方案的收益和成本,利用区域协作的优势,按自身需要进行适当的抉择。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区域比较看东北经济的振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经济的振兴恰逢中国的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发展的新阶段,东北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重化工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本基础,重化工业化对东北经济的振兴是千载难逢,而且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的重大机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审视东北经济的比较优势,并进行相应的产业整合,就成为东北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海燕  王富喜 《经济地理》2008,28(6):928-931
文章从界定的区域协调发展概念入手,将自组织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相互依赖理论、竞争合作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依据,探讨了上述理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