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应用空间博弈理论,分析市场决策主体的空间竞争行为,发现土地价格的差异是影响其行为决策的重要因素,提出可通过在城市发展区域设定不同的土地价格,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使用,促进城市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扩展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城市空间及城市空间扩展作以简要概述,着重探讨了城市空间扩展的理论划分、扩展的方式以及扩展的动力机制。按照城市研究对象的不同划分,将城市空间扩展理论分为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理论和城市区域发展理论。城市空间扩展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扩展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单核同心扩展模式、轴向带状扩展模式、多极核生长扩展模式、大城市圈扩展模式四种,并从城市经济学等角度总结了几种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姜文亮 《经济地理》2007,27(5):800-804
从土地利用转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扩展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提出城市空间扩展直接原因在于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城市空间扩展预测可分为城市发展用地总体需求预测和空间扩展预测的观点,并采用优化组合预测模型对城市用地总体规模扩展进行建模,利用空间逻辑回归模型对空间分布扩展进行建模,两者共同构建了城市空间扩展预测模型,最后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进行试验,验证了这种思路。  相似文献   

4.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为城市发展运送人流、物漉的重要通道,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交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大交通层面着眼,分析了城市发展中交通的引导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交通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内在机制,最后,针对我国交通与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简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许彦曦  陈凤  濮励杰 《经济地理》2007,27(2):296-301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总结了城市空间扩展机制、扩展动力机制、模式、模型及产生的影响,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的扩展模式、动力机制、研究方法以及用地扩展的类型识别和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演变分析,展望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利用扩展,将在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用地效益、土地集约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进一步与3S技术和CA结合,将推进其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睿  吕斌 《经济地理》2007,27(2):240-244,260
城市空间分散化增长蔓延的趋势要求对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研究。文章在对城市空间模型的研究案例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城市空间模型总结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城市空间增长影响因素静态模型、基于空间发展理论和GIS空间分析的准动态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的城市空间增长动态模型、以及基于微观主体作用演变机制的城市空间增长模拟模型,并认为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将向微观离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运用LandsatTM/ETM影像和Arcgis软件研究行政区划调整影响下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城市用地增长的数量变化、时空格局以及扩展模式等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使番禺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空间扩展迅速;1992年番禺"撤县设市"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总量持续增加,城市扩展模式以自组织特征为主,主要增长区域是中心城区和经济发达的中心镇;2000年"撤市设区"和2005年辖区范围调整后,广州市政府和新的城市规划成为促使番禺城市空间扩展从自组织向他组织转变的重要因素,城市空间增长结构表现出以广州大学城为代表的城市"植入体"增长带动为主的特征。总体上,行政区划调整适应番禺城市发展和促进城市空间扩展,城市增长模式和管理制度仍需创新。  相似文献   

8.
应用分析中常用的引力模型对重庆市的城市经济影响力进行分析。依据重庆与其周边的成都、西安、武汉、长沙、贵阳、昆明等6省会城市对区域中各区县引力大小的对比,将重庆市对其周围区域经济影响力划分为四类不同强度的区域,即:重庆市引力大于其他城市引力总和的区域为强影响区,大于其他城市引力最大值的区域为次强影响区,大于其他城市引力平均值的区域为中度影响区,小于其他城市引力平均值的区域为弱影响区。结果表明:重庆市的强经济影响区已经扩张到四川与贵州境内,重庆与成都、贵阳的影响力均已透过断裂点渗透到对方区域并合力形成城市影响力高值带;与昆明、西安、长沙、武汉的引力断裂点在四省边界地区的县市境内,这些地区一般距离省会城市200-300km以上。引力强度等级区域的划分对于划定重庆市主体功能区具有较明晰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蔡坤 《城市建设》2011,(4):478-478
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变,这些都对邻里关系这一重大人际交往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中作者从当今城市居住空间对邻里关系的影响分析,提出合理设置城市居住空间有助于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温州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框架的逐渐拉开,现有城市交通系统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发展快速轨道交通已迫在眉睫。本文拟从温州总体规划目标、市域S1线的规划线路、站点及沿线的用地情况等方面出发,阐述市域S1线对温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叶强  鲍家声 《经济地理》2004,24(4):480-484
通过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剖析长沙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演变过程和机制,可以发现商业空间的发展与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长沙提供城市空间拓展的优化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与空间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是吉林省解决城市化水平虚高和转移大量农村人口的重点地区。在对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现状特征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城镇群区域发展态势和格局,提出了促进城市化推进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空间战略,构建了"一主、一副、多心"的中心等级体系、"T型"轴带为主的三级轴带体系和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镇经济区体系城市化空间组织系统,以引导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毛蕊  王兴中 《经济地理》2006,26(3):395-399,404
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空1间)角度,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出发点,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娱乐业及夜生活产业对城市的影响及其对形成可持续性城市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区域基准地价影响力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颖  周寅康  许丰功 《经济地理》2003,23(3):355-358
目前对城市基准地价的评估,大多是从城市内部来考虑的,忽略了一定区城内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城市基准地价的影响。文章将城市视作一个均质点,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从区域的角度出发,以引力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基准地价影响力模型,将城市间相互作用对城市基准地价的影响定量化,并提出了一种对城市基准地价进行修正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遥感分析--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以厦门市为例,利用遥感专题信息提取和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研究城市空间扩展,着重分析了厦门市从1989年到2000年11年间各区城市扩展的面积、速度和方向、城市扩展侵占周围用地的情况以及城市扩展的驱动力。分析表明,厦门市的城市空间扩展速度较快,2000年城市用地规模比1989年扩大了近2倍,城市用地扩展主要是侵占周围的耕地。厦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商投资的不断注入以及多山临海的地理环境决定着城市扩展的速度和方向,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秦学 《经济地理》2003,23(2):267-271,288
从空间类型、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形态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并以宁波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游憩物质与环境空间结构、游憩行为与需求特征、游憩行为空间分布规律等一系列要素,为宁波市的旅游开发、游憩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城市模型的发展及其存在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干  闾国年 《经济地理》2000,20(5):55-62
本文回顾了城市模型由城市形态与结构模型、静态城市模型、动态城市模型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各种城市模型存在的基本问题,指出了构建生物激发的模型、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等城市模型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区域化与武汉城市空间布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殷毅  曾文 《经济地理》2006,26(1):83-87
文章论述了城市区域化是目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发展出现的特有现象,它有别于传统的城市—区域生成关系,也有别于传统的城市郊区化现象,是中国特定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应对资源短缺压力而产生的城市功能、人口、空间扩散方式,其经济、社会、空间特征决定了城市区域化是中国“大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现象。运用城市区域化相关理念,指导新时期武汉市城市区域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创新,提出了城市发展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中心城区———城市廊道———组群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