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的解决,对于新疆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资金问题,因此有必要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小额信贷发展。通过博弈论分析,得出农业保险能够提高信贷机构开展小额信贷的积极性,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这对于促进新疆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铮 《经济视角》2012,(5):110-112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经济一直存在较为明显的信贷配给现象,使农民的“融资难”困境一直无法得到缓解。为此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也多次呼吁我国农村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国内一些地区的实践表明,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的结合可有效分散贷款风险,并为农户创造有效的贷款抵押品。但是涉农银保互动机制的建立需要政策、法律及各相关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在此过程中仍存在着重重困境。  相似文献   

3.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贷款难,其实质就是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所谓"捆绑式"担保贷款模式,就是针对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缺乏有效担保和抵押物,难以获取金融信贷支持的现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采取将农业保险的保单、涉农资金一卡通账户、农业担保机构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与信贷资金相捆绑,借以破解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贷款难的一种创新信贷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庆市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地方特色经济产业、促进农民就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在大庆市五区四县的广泛开展,给金融机构带来的低贷款回收率等风险渐渐显现出来。这给农村小额信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阻碍其发展的步伐。所以,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深入到与开展农村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密切合作的保险公司进行数据调查,分析大庆市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现状,并以大庆市农村信用社代理的保险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总结出阻碍大庆市农村小额信贷保险健康发展的原因,为相关部门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开启了大庆市农村小额信贷保险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小额保险是一种新型保险项目,它以低廉的保费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能够保障基本生活的保险产品,具有商业性和社会公益性的双重特征,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扶贫措施。农村小额信贷在支持三农发展、帮助农村低收入群体脱贫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小额信贷机构在经营中面临的信贷风险,在对比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小额信贷与小额保险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是我国发展农村金融可资借鉴的一种良好模式。文中分析指出了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村小额保险相结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与农村小额保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分担了农村信贷风险,促进其发展。但农村信贷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问题,农业保险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其对农村信贷的促进作用无从发挥。因此,制定农村金融政策时,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促进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间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发放的一项主要贷款,其对解决广大农村的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小额信贷业务以来,作为面向农村低收入人群的一种新型信贷产品,对于促进低收入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甘肃省白银市地区近年来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 运行模式以及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甘肃省白银市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海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2,(12):49+60-49,60
小额信贷和小额保险之间,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只有实现小额信贷和小额保险有效衔接,才能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共同为广大农民改善生活和防范风险起到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但是农户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模式运作中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对促进农户小额信贷与农业保险协调发展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重要问题--供给问题难农民贷款难.而小额信贷组织可以作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消除农村贫困和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资本:破解农村信贷困境的一种新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晓明  陈静 《经济问题》2007,(3):99-100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农村贷款难的问题虽已提出多年,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恰当可行的途径来解决.可以考虑通过组建具有社会资本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有力担保,有效解决农户贷款抵押品缺乏和信息不对称等瓶颈问题,同时为破解农村信贷困境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现行传统农村信贷投放的规模和效益,而新的联保贷款和担保贷款模式既不需农户的实物抵押,也部分规避了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要完善农村担保贷款制度,应采取措施积极扩大贷款担保主体;发挥政府对贷款的引导和保障功能;拓展涉农企业对农村信贷的担保职能;完善农村信贷激励机制;大力拓展对"三农"的金融保险业务;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对农贷的奖励和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2.
出口信用保险是出口信贷下出口商或出口国贷款银行规避来自进口方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出口信贷下出口信用保险主要分为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和出口卖方信贷保险.论文主要探讨了出口信贷下出口信用保险的应用模式,从被保险人、贷款币种、保险标的等多个方面对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出口卖方信贷保险进行了比较,提出出口信贷下出口信贷保险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运而生,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信贷服务组织,积极发挥农村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农村金融创新,规范农村民间融资和地下钱庄,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周期与农业生产不符等问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积极开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农村金融机构角度,对涉农贷款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存在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涉农贷款向城市和农村的涉农企业、组织倾斜,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步伐缓慢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一些机构"焦虑"地呼吁全面降准之时,央行给出了"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的答案。本次"定向降准"有两个严格指标:金融机构上年新增"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必须占全部贷款的50%,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必须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0%。其实,我国信贷结构已积累了很大问题,从2009年起信贷规模急速扩张,但这些年中,每年有1/4的新增贷款投向房地产行业,有接近八成  相似文献   

17.
金融抑制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农户贷款难又是农村金融抑制最为核心的表现。当前我国农户信贷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信息不对称、供需结构不合理、风险分担体系不健全、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户信贷供需匹配的低效。以吉林省2010年试点推广的"直补资金担保贷款"模式为例,可以分析基于现金流支持的新型农户信贷模式的基本原理、优势及作用。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都表明,该模式能够比较有效地克服传统农户信贷模式的诸多弊端,对缓解农户金融抑制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阶段存在农户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了解程度偏低、信贷产品无法满足农户实际需求、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品等问题,即大部分地区农户仍然借贷难。各地应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政策、完善农户贷款担保机制并创新农户贷款担保方式。  相似文献   

19.
熊诗忠 《经济师》2009,(8):185-186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户资金需求总量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缺陷,农户合理的信贷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农户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及和谐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此,文章从农村信贷市场的现状和特点出发,运用有关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户贷款难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逆向选择风险与农村信贷市场失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逆向选择导致的农村信贷市场失灵和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逆向选择和农村信贷市场失灵既有农户等农村经济组织自身的原因,也与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有关.消除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性、推行联保贷款制度、完善农村抵押市场有助于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