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笔者基于期望理论和分配公平理论,分析了激励强度和公平程度对农民培训参与度的作用机理,并利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培训调研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对其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由培训供需契合度、培训考核、培训对农民工作的帮助程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激励强度对农民培训参与度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培训结果考评的公平程度对农民在培训中的学习性参与度有积极的影响。创造有利于农民参与培训的政策环境,规范培训标准、内容和层次,强化农民参与培训的内部激励及公平程度是提高农民培训参与度、实现培训供给目标价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慕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以其大规模、开放性、低门槛、自由灵活等特点逐渐成为现代信息化教育的主流,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也为新型农民培训提供了思路.本文通过介绍慕课的定义及特点,并分析新型农民培训中的特点,探讨把慕课应用到新型农民培训上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肖传亮 《当代经济》2009,(15):62-63
由于中国国内城市化区域经济发展及农民培训情况各异,当地农民及外来农民工的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也较大,决定了该类地区农民培训模式呈多元、复杂状态.选择正确的培训模式是城市化区域农民培训成功的重要条件,但这类地区农民培训的成功还要依靠一系列配套条件,培训结果管理的合理化、规范化就是这类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训结果管理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则需要从权威认证、利益兑现等方面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宁波市8个县市区511个种养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民参加生产技能培训的需求和意愿;借助Tobit双边截取模型、回归模型,重点研究了农民参训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培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最需要的农业技术培训是优良品种栽培技术培训,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参观学习,最喜欢的培训时间是一天,最喜欢的培训安排是根据农时进行;农民的参训行为受性别、村干部、种植规模、收入来源等因素影响,培训满意度受培训场所选择、培训内容、培训前是否征求被培训者的意见、培训教师是否为专家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河南省HA市、HB县和HC县①34个村的326个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培育新型农民,提出创新培训理念、细分培训对象,使培训由政府主导的"强制型"向"诱致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通过以"滴水看海"的方式,概略地展示了农民培训给中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三农方面带来的变化。通过发生在这里的变化,农民培训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三农发展的重要性,也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以苏锡常三地为代表的苏南地区的484个农民样本数据,采用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参与新型农民素质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参与素质培训的意愿受劳动力年龄、土地被征用情况、以前是否接受过素质培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被征用情况与以前接受过素质培训与农民参与素质培训意愿成正相关,劳动力年龄与农民参与素质培训意愿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民受训积极性,是深入推进农民培训持续发展的关键。分析了农民培训的现状、问题和原因,阐述了构建农民培训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也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进程.农民培训是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需要与时俱进,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农民需求,才能发挥作用.本文基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提出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培训,需要完善新型农民培训法律法规和制度,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大量的高技能、高素质的现代化新农民。而要有现代化的新农民,就必须对现有的农民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结合昆山市在农民培训中的实践活动,阐述了农民培训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能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农业院校在新农民培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有离农的倾向,农业院校离农村渐行渐速,其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有脱离“三农”的倾向。这些都需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农户有机食品生产中的道德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有机食品生产农户的调查发现,有机食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发生的比例高达9.03%。计量分析表明,农户有机食品生产中道德风险的发生受到生产面积大小、农户是否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是否与农业产业化组织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是否接受过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政府监督管理的严格程度以及农户对有机食品了解程度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农民权利配置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情况。本文力图明晰农民收入增长中权利配置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找到解决对策。本文首先对农民权利配置与农民收入关系做了理论及描述性分析,进一步实证分析了1994-2011年农民权利配置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以来,国家配置为主的配置方式,与国家支农支出、农地流转比例、农用机械总动力有关的权利配置和其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系数的匹配不当,收益权配置为主的配置偏好共同导致农民权利配置效率偏低,影响到农民收入增速长期低于GDP增速。本文建议控制直接补贴规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适度控制农地流转的比例及速度,引导农民开设家庭农场,扶持专业化农业生产,从而提高农民权利配置效率,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4.
占小军 《经济地理》2012,(8):131-135
加入农业合作组织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盲目性,提升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性和计划性,进而增强分散农户抗衡市场风险的能力。以江西省289个农户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组织的意愿,结果表明:30.8%的农户愿意加入农业合作组织,显著影响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因素是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户主对风险的偏好、家庭种植面积、获取交易信息难易程度、交易过程顺畅程度以及是否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5.
传统农民忽视科技培训,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新疆典型地区的调查分析,可以了解新疆新型农业科技培训的基本现状;可以看到,通过培训,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河北省83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从受访者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等方面对农民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与其合作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村干部有着比普通农民更为强烈的合作意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其合作意愿异向变化;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的农民合作意愿强于源于非农业农民;而农民性别以及以村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所体现的村庄特征变量对农民合作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上述结果,从宣传引导与典型示范、建设学习型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改善农业劳动力结构、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自由化通过如下机制影响农民相对收入水平:经济增长、金融服务、金融发展和金融危机。转轨经济的特殊性使上述4个渠道都使农民相对收入增长受到不利影响。经济增长的再分配效应是不确定的。在转轨过程中,国有经济和国有银行从农村地区大规模撤退,减少了农民的金融机会和金融服务。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外部性的难度提高。金融危机的再分配效应更是不利于农民。综合效应是,伴随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农民金融机会集合变窄,城乡收入差距快速扩大。  相似文献   

18.
论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相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有关农村市场问题的研究中, 一般都从理论上直接赋予了农民的市场主体资格。这 实际上是过高地估计了目前农民进入市场的程度和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因此,本文从我 国实际出发,提出并论证了“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相对性”①,说明农民并没有完全进入市场, 在进入市场时也没有取得应有的平等地位等等,并认为这是我国农村市场发育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收入结构比较研究——基于中部六省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六省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板块,"弯道超车"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经济总量逐步提高。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中部战略崛起的整体实施效果。分析了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认为政府应当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快提升农民收入,促进中部六省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