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备大面积造林绿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贵州森林碳汇贸易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贵州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尤其是自2004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以来,贵州森林全部碳汇量由2.43×108 t C上升到2011年的4.51×108 t C,森林碳汇贸易潜在的经济价值由34.06×108 USD增加到2011年的63.09×108 USD(按14 USD/t C计算),森林碳汇量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
陈丽荣  朱振锋 《经济师》2014,(12):189-190
文章选取了黑龙江森工总局4个林管局下属40个林业局2003年—2012年的微观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黑龙江森林碳汇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定量分析了林业政策、林区经济、自然因素三个潜变量及其观察变量对森林碳汇量的作用路径和作用效果。研究表明:林业政策、林区经济和自然状况这三类外因潜变量对森林碳汇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自然状况对森林碳汇影响最大,其次是林业政策,林区经济对森林碳汇影响成效较小。最后结合各观察变量对其潜变量的影响数据,提出三个提高森林碳汇量的建议:合理扩大区域内有林地面积,并提高森林蓄积量;进一步实施积极的林业保护、建设政策;逐年摆脱林区对林业的依赖,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60年以来江苏省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社会经济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1949到1952短短的3年即恢复到历史最高的经济水平,1952-1978年的年平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5%左右,其间虽有过波动,总体上传统的轻纺工业、化工、机器制造、建材等发展较快;改革开放政策促使江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年平均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速.江苏省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6%,地区生产总值则占全国的10%以上,经济总量居全国各省市第三位.在各时期江苏提出了鲜明的发展战略,不断加以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升了产业层次,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江苏省的经济带和生产力轴线日益明朗.沿长江、沿海、沿东陇海(徐州-连云港)三条经济带是江苏省生产力发展的一级轴线,沿大运河亦有条件形成未来的发展轴.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1991~2010年各省的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区域社会经济环境与自然灾害抗御能力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表明:人均生产总值的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增加以及每千人医生数的增加可以显著的提高区域灾害抗御能力;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提高GDP增速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增加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可减少因灾死亡人数和受灾人口数,但会加大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因而对区域灾害抗御能力的最终影响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5.
王红蕾 《经济论坛》2006,(22):38-40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区域发展不平衡表现出的矛盾与问题日益突出。江苏省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全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江苏省而言,区域发展不平衡突出地表现为苏南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苏北的经济发展滞后。选取两者的代表城市苏州与徐州为例,2005年江苏省分市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显示,苏州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绝对量为4026.52亿元,增长率为15.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4165元;徐州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绝对量为1212.15亿元,增长率为14.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6.
三次产业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月 《经济师》2011,(8):222-223
利用1978年-2005年江苏省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动态影响,探讨三产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角色变化。文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及江苏的经济发展特征以1987年、1996年为界分三个阶段研究三产对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江苏省正处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的过渡期间,第一产业的作用及其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日益下降,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第三产业影响作用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7.
论文深入对比分析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提出相应的交通发展策略,以期为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制定针对性的交通碳减排政策提供理论指导。选取我国不同经济水平的代表性区域,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对不同地区的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交通碳排放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比可知,人口与人均生产总值的变化对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交通碳排放强度与城市化率对经济水平较低地区的交通碳排放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对沿海区域的发展非常重视,但沿海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GDP的29%,海洋经济发展成果对于江苏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并不突出。本文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江苏海洋经济共享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结合进行指标赋权,从各个维度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江苏省海洋经济共享发展质量和水平进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发展目标,把海洋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十二五"规划纲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江苏省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同时,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国一直位于前列。"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5.6%,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明显提高,海洋经济总体实力显著提升。但是,江苏海洋生产总值2013年实现4 253.1亿元,占GDP比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7,(11)
当代社会,森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对林木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这样一来推动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二来正是由于人类过度的砍伐,使得林业生态的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国策,要不断增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林业经济应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其更富有生态的社会方面的价值,从而促进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作为衡量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对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旅游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以14.91%的年均增长率从2006年的6 164.6×104t增长到2015年的20 739.5×104t,同时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旅游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开始减弱;②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类型分布不均衡,以中碳、较高碳排放类型为主,在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上,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③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内差异都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区域差异主要根源于区域内差异,但对区域内差异的依赖程度呈下降态势;④在各影响因素中,旅游业经济规模、人数规模、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旅游业碳排放起着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业碳排放起着显著负向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是强烈受到人为干扰,而又在较短时间内可以调节的碳库,研究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及其变化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缓解气候变化趋势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吉林省西部镇赉县为研究区,运用生物地球化学(DNDC)模型对该区农田SOC储量及其变化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008年镇赉县农田土壤(0~20cm)SOC储量为17709×106kg,平均碳储量为73649kg/hm2。经过1年耕种后,比上一年增加了488.3×106kg,农田土壤碳收支为正,是大气CO2的一个汇。对不同类型土壤碳储量进行模拟显示,栗钙土的固碳能力最强,盐土固碳能力最差,其他土壤类型固碳能力依次是草甸土、黑钙土、淡黑钙土、风沙土、冲积土、碱土。对各种情景进行模拟表明:气温升高、不施有机肥等对研究区农田SOC积累具有负效应;提高秸秆还田比率、适量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可有效增加SOC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江苏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成员之一,社会经济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江苏也是典型的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省份之一。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各市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客观地评价了江苏省各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并探讨了影响江苏省综合经济实力的因素,进而提出江苏省发展经济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选取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1 ~ 2010年10年间的人均GDP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江苏省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区域经济呈现稳定的空间集聚现象,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相互影响.因此,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要素流动、引导区域竞争的政策制定执行中,重视空间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并运用空间经济规律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巍  蒋霞 《大陆桥视野》2014,(19):44-47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发展目标,把海洋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十二五”规划纲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江苏省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同时,江苏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国一直位于前列。“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5.6%,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率明显提高,海洋经济总体实力显著提升。但是,江苏海洋生产总值2013年实现4253.1亿元,占GDP比重仅为7.19%,远远低于全国其他沿海地区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固碳和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最为重要的措施,文章基于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启动,运用修正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云南省森林面积进行预测,结合试点省份的碳交易价格对云南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固碳作用进行价值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未来15年内,云南省竹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下降趋势,森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及净经济林面积规模将会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且各类林木净森林面积将以6.67%的固有速率增长。(2)森林固碳价值与森林面积规模、森林林种的环境适应程度、储存固碳量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3)2017—2032年,平均每年云南省森林固碳价值预计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4.93%,成为拉动云南省第一产业特别是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针对果园生态系统的气体调节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以期为果树产业的正确定位和健康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园生态系统每年平均固碳以及单位面积的年均固碳量分别为54 006.2 t、3.0t?hm-2;每年平均释放氧气量以及单位面积的年均释放氧气量分别为145 684.8 t、8.2 t?hm-2;年均固碳以及单位面积果园年均固碳的经济价值分别为334 232.5×104 CNY、18.8×104 CNY?hm-2;年均释放O2以及单位面积果园年均释放O2的经济价值分别为5797.4×104 CNY、3254.1 CNY?hm-2。  相似文献   

18.
童建新 《经贸实践》2007,(11):61-61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之一,虽经多年的治理,但全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协调。加强生态建设是实施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林业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的重任?我国是少林国家,森林面积只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4%,而森林不合理采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在很多地区都普遍存在,森林资源的结构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得到根本调整。  相似文献   

19.
黔中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项目的碳汇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大气碳的减排增汇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随着我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和逐步健全,退耕还林碳汇效益的经济价值将会日益凸显。通过2000~2006年黔中清镇市红枫湖流域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对林区内主要树种杉木、柳杉、桃树、李树、杏树、喜树、楸树7种林木的碳净贮量进行初步估算。随着时间的变化,森林的中、幼龄林碳贮量和碳密度都有上升的趋势,中、幼龄林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固碳潜力。通过对森林各树种蓄积量的预测,在所研究的7种树种中,杉木是研究区内碳汇功能强的树种,其次为柳杉,经果林的碳汇功能最弱,到2006年,其碳汇可达1.05×104kg,并根据模型估算,未来10年红枫湖流域的森林碳贮总量约为2.21×104kg,按每吨305元的价格计算,可产生7.17×106元的经济效益,固碳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20.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影响范围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的全部区域。2008年末,江苏沿海地区陆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6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864.4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1.7%、26.9%和1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374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0.9%,整个区域地处中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