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夏雪 《当代经济》2016,(18):109-11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规模不断壮大,旅游外交开始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本文从旅游和外交两方面入手,基于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对旅游外交的性质及其意义进行了分析说明.旅游外交具有民众性、交流性、友好性、宣传性、政治性的特点.在宣传国家形象,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加强相互间经济的联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9·11"以来,公共外交的概念越来越被世界各国熟识,中国也不例外地参与到研究和实践中。在阐述公共外交的涵义和作用的基础上,阐释中国公共外交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外交作为中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进入新世纪之后步入新的阶段。近年来,东盟在中国经济外交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功建成即是中国对东盟经济外交中取得的突出成果。文章拟在简单介绍经济外交的概念、中国经济外交的目标及发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中国政府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过程中的外交战略考量、外交进程、阶段性成果以及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阶段中国对东盟经济外交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城市外交的历史可追溯至遥远的古希腊时期.二战结束以来,城市外交发展迅速,逐渐受到学界关注.迪拜是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全球都市,发展水平高,是地区城市外交的先行者.本文在回顾城市外交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借助荷兰学者罗杰·范·德·普拉伊吉姆和简·梅利森提出的"城市外交六维度"理论,对迪拜的城市外交实践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得出结论,在"城市外交六维度"框架下,迪拜的城市外交显得成熟且完善,照应了迪拜国际经济文化之都的城市定位.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中国的文化外交空前活跃。文化外交已经成为中国继经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中国文化外交,从相对独立意义上看,不同于过去单纯的文化交流;从本质上看,不同于一些国家以"文化征服"和"文化渗透"为目的文化外交;从文化理念、目的设定和方法运用等来看,中国文化外交是一个全新外交思路。  相似文献   

6.
全球健康外交是公共卫生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外交发展的结合点,是实现良好的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之一。介绍了全球健康外交的定义和发展进程,从发展、贸易、安全和外交四个方面分析了外交政策与健康的关系,健康已经成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外交利益的重视可能会影响全球健康目标的实现。中国在SARS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健康安全机制的建构,在全球、地区、双边层面参与健康外交。研究机构也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北京大学参加的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加强了学术合作对政策形成的推动作用。要达到理想的全球健康外交目标还需要健康和外交政策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7.
科技外交是国家创新战略的外显和科技政策的延伸,是国家外交工作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影响科技外交的诸多因素,从国家利益、外交理念、科技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实力和国家安全等方面,讨论这些因素在什么条件下、在什么程度上影响科技外交,并据此来研究科技外交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8.
公共外交一直是美国政府极为重视的外交手段,在实现美国长期对外战略目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公共外交进行了进一步改良,大力提倡“新媒体外交”和“全民网络外交”.这对于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缓解与各国之间的关系,实现其全球战略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迫于国内外政治、经济阻力和霸权外交困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效果还很有限。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上台后在对外政策中推出了"巧实力"外交战略。"巧实力"外交战略既是出于对小布什政府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反思,也是对美国国内状况和国际形势的综合考量。从目前来看,修复受损的国际形象,重返多边主义,主张合作外交,提高美国软实力,是"巧实力"外交战略主要内容。"巧实力"外交战略目前只能说是初见端倪,尚未定型,今后如何发展,还取决于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重大国际会议等外交事件的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人-地系统视阈与空间生产议题相结合,探究了重大外交事件的旅游地空间生产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重大外交事件的旅游地空间生产效应包括"点-线-面"要素组合、"极核-轴线-网络"结构生长、"事件-旅游-城市"功能拓展、"全球-地方"尺度转换,政府、市场、社会的互动在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空间的集成中推动着旅游地空间生产力与空间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演变。  相似文献   

11.
薛福成(1838—1894)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外交家。其外交功绩受时人赞益:“数十年来称使才者,并推薛曾云”。薛福成出身幕僚,入曾国藩、李鸿章幕,后步入政界,任浙江宁、绍、台道。1889年,又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独立从事外交活动。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外交理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薛福成的外交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diplomatic relations are related to cross-border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 activit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during the years 2001–2019. Implementing a gravity model, we fin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plomatic distance and M&A activities, meaning that weaker diplomatic relations are linked to increases in inward M&As. This finding holds when foreign investors target high-tech firms, are private rather tha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r buy larger shares of the target companies. Thi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could be a way for the investing firm to mitigate issues related to weak diplomatic relations, such as access to host markets’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3.
14.
美国政府1934年通过的《购银法》造成世界银价飞涨。作为银本位大国的中国深受其害,白银大量外流,金融出现严重危机。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艰苦交涉,最后与美国达成了白银交易,据此改革并稳定了中国的币制,实现了中国多年来一直追求的货币现代化。中美白银交涉集内政与外交、国内与国际、经济与政治问题于一体,反映了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多样性和联系性。  相似文献   

15.
1919年五四运动在中国爆发,一般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洗礼下的产物,亦是大众经知识分子宣传启蒙后思想觉悟的结果.但笔者认为,五四事件在北京发生,并随之在一些地方出现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均与民国初年以后的中国国内政治权力竞争直接相关.北京学生风潮之发生,与三种力量的互相配合紧密相关:处于安福系包围中的总统徐世昌及其潜在势力;参与政府或在外围的研究系势力;在教育界拥有相当势力的国民党势力.这三种力量在南北和会前后的结合,是当时政治权力矛盾无法调和的一种后果.反安福势力通过报纸媒体广布消息刺激民气,一面操控社团发动群众,将风潮逐步扩大,更获得其他政治势力如直系军人的奥援,最终导致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去职.然而,此次事件并未撼动安福系之基础,参与各方未必就能完全得利,尤其研究系政客深受打击,国民党内部派系更趋分裂,为未来中国之政局变化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6.
刘建平 《开放时代》2009,(11):30-46
为抵制日本政府敌视新中国、拒绝邦交正常化但唯利是图的对华政策,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切断经济交流并厘定日本政府必须停止反华政策等政治原则作为重开贸易的条件。但由于日本民间组织、在野党和重视对华关系政治活动家的推动,更由于发生了“大跃进”的经济灾难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外交挫折,中国虚化政治原则而重开中日贸易,并尝试联合日本反抗苏联;对日外交形成了经济和政治实用主义的两条路线。60年代对日外交的转型发展或可谓应付时局的选择,但偏离中日关系主题,因此衍生了影响深远的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what the geopolitics of the Arctic look like as seen from the largest Arctic state. How are narrativ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received, reworked and produced in a Russian context? We find that Russian policy actors distance themselves from discourses of Arctic conflict and geopolitical competition, and examine how this approach may serve some of Russia's key interests in the region. We further argue that the key tension in the Arctic region is not along the conflict/cooperation axis, but rather lies in the tricky process of delineating betwe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national sovereignty in tackling Arctic problems. In attempting to illustrate the various voices, ideas and interests that shape Russia's policy understanding of the Arctic and it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e draw upon a media analysis and a set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representatives of the five Arctic states.  相似文献   

18.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amine the factors that caused the gap in Japan and China's relationship with Southeast Asia to emerge and expand in the new millennium. 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the article focuses on China and Japan's diplomatic styles and domestic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xamines how these two elements influenced negotiations on the formation of FTAs, as well as the evolving perceptions that the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have of these two state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Japan and China possess different kinds of weaknesses in implementing feasible external policies – a lack of policy decisiveness for Japan and weak policy credibility for China – which have resulted from the operation of domestic political institutions. Given these differences, while China implemented pragmatic diplomacy that helped improve its policy credibility, Japan's bargaining diplomatic style did not serve to rectify its weak policy decisiveness. Such differences in their diplomatic approach have led to the differing influence of these two states on Southeast Asia.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新加坡建交20年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双方高层密切互访,经贸合作富有成效,人才培训合作成绩斐然,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保持沟通并相互尊重。中新关系呈现出以诚相待、务实求真和与时俱进的特点。中新关系令人鼓舞的发展是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源远流长的中新友谊的结晶。必须指出,广东与新加坡具有特别密切的联系,对推进中新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我们对中新关系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20.
刘建平 《开放时代》2010,(7):87-107
在战后处理的意义上,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应该以法律文件宣告两国“战争状态”的结束。但由于日本保守政治势力拒绝侵略战争责任的谢罪、赔偿,两国签订“和平条约”的“法律解决”不可能实现;经过日本的超党派外交、情报战活动和“遭遇激战”式的政府间谈判,两国达成了回避“日华和约”和日美安保体制之“政治解决”的“联合声明”。既然不能革除日美同盟对华敌视和美国庇护下日本对华蔑视的冷战政治属性,历史连续性结构也就决定了中日关系仍然不正常的周期性恶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