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东亚新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太平洋沿岸的东亚地区共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6亿多人口,集中了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以及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是东盟十国、日本、韩国以及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中国的总称。这个被德国著名社会科学家马克斯·韦伯宣判为“死刑”的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一反往日的冷寂,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地区,被称为支撑世界经济格局的三大板块之一。然而随着欧盟的建立,东亚除正在成长的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外,尚未形成正式的,覆盖面较大的地区经济合作机制。这种现状使东亚各国失去了巨大的,本来…  相似文献   

2.
广州建设国际城市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建设国际城市的初步思考李立勋,许学强(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是“从国家经济到世界经济”,国际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强,正在形成“全球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任何国家(区域)的发展都不可能再游离于世界经济格局之外。而作为经济...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一带一路”作为重要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主动作为参与构建的国际经济合作共赢平台。不同于以往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动倡议的,这一国际合作平台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中国经济的性质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特殊的国际经济背景,具有历史必然性。“一带一路”的提出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全球化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时间、高速度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诸多方面的发展经验。在新型全球化格局中,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借鉴中国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等方面的经验,获得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契机。  相似文献   

4.
泛太平洋区域经济正在出现明显复苏,中国的发展速度为这一地区之冠。有人预测: 中国未来十年可能保持9%的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经济中心将从西欧移向亚太地区;泛太平洋地区将形成世界最大的经济圈;并形成高新技术中心市场和国际贸易中心市场;中国将在未来20年内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并对泛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会前的同际格局,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话说,是“多极化不可逆转”的格局。这意味着,美国搞单极世界并没有搞成,但多极世界也没有形成,国际格局仅仅是处于多极化发展趋势中。这种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第29届奥运会,是在中国举办、由中国承办、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健儿参加的体育盛会。它本身不会也不可能改变国际格局。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已经牢固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三大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经济圈,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三大增长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放缓,形成“中部塌陷”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已引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张家界市为主例,对我国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期凸现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旅游业是一种产业组合,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消费环节,并具有公益性和生态性;旅游业只能直接带动那些产品和服务直接进入旅游消费市场的产业,其带动作用是有限的;旅游经济淡旺季形成的旅游经济的“心律不齐”会给旅游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作者建议,国家和世界遗产地的旅游开发应该在严格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进行;精华名胜地由中央统一管理并实行限量接待;构建“景区游,城区住”的格局,这样既能保护好景区,又能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旅游业还应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应对旅游活动向深广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增强,“欧洲统一大市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其他地区在形成和筹组区域市场,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发展。限制与反限制性的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东北亚经济区也将会受到影响。作为东北亚经济区中之大国的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北部,极应研究和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技、贸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东欧地区是世界主要大国(中、美、俄)势力的交汇处,研究中、美、俄三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地缘经济关系对理解地区及全球的地缘经济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引力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分析了中、美、俄三国与中东欧地缘经济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地缘经济关系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国别对比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地缘经济关系呈现出总体稳定、局部变化、稳步增长的特征;美国与中东欧国家地缘经济关系整体保持稳定,无显著的改善或恶化趋势,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的地缘经济关系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且具有显著差异性。(2)空间格局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地缘经济关系呈现出均匀分布的格局,美俄两国与中东欧国家地缘经济关系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中心—外围”格局。(3)主体间相互影响上,中—中东欧与美—中东欧相互之间呈现出负相关,中美两国在中东欧地区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竞争态势,中—中东欧与俄—中东欧、美—中东欧与俄—中东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分工经历了从部门间分工到产业间分工、再到产品间分工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当代国际分工实际上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国际分工体系,其中,建立在“价值链”基础之上的同一产品不同工序间分工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崭新成果。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分工主要是部门间分工,相应地形成了“中心”与“外围”的世界经济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段时期,国际分工主要是产业间分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格局变得更加复杂,但总体上仍未消除原有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伟  李鑫 《发展研究》2000,(7):60-60
在日益强调“个性”的今天,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道路日趋多元化,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呈现出自身特色,但也不乏其中许多相同之处,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并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简短比较,并  相似文献   

12.
曹新 《经济导刊》1998,(6):46-50
经济猛开快车之后都有一个大的调整,这几乎是经济运行的一个铁律。而世界经济格局正是在各主体经济的增长与调整之中不断演变。战后英国经济的衰落和日本经济的崛起使世界经济演变成了“三极”格局,日本产业的转移又带动了“四小龙”、“四小虎”的起飞,创造了亚洲经济...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引起全球汇市和股市大动荡,导致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以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随着东亚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基本度过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形势开始恢复性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年9月22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最近陷入危机的大部分国家经济都已开始复苏。”经济大国经济形势和世界主要经济指标预示,2000o年全球经济继续看好。如果说1998年世界经济是“东方不亮西方亮”,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开始复苏或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和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形成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为支柱,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购销员为骨干的不同于苏南等地的另一种经济格局,被新闻界、理论界称为“温州模式”,也有叫“温州经济格局”、“温州发展路子”。经过20多年的演变,温州经济格局不断创新,民营经济、温州人经  相似文献   

15.
<正> 2001年,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很不平静。从国际环境看,如世界经济增长疲软,特别是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出现了几十年来少有的衰退,世界性的通货紧缩苗头已经显现。为抑制经济衰退,美联储去年连续11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引发了全球的降息风潮。亚洲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特别是日本政府以日元贬值来剌激经济增长的做法可能会导致贸易伙伴国家货币竞相贬值,阿根庭、巴西的金融危机和“阿富汗问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去年GDP增长高达7.3%,在低速增长的世界经济中独树一帜;申奥成功和正式“入世”又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增加了后劲。但经济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石油贸易:模式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贸易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石油储量的分布不平衡、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形成了当今的石油消费水平悬殊对比的现状。石油需求最多的是石油资源较少或石油资源极为贫乏的西方发达国家和泛太平洋工业化国家;而产油区主要集中在中东、南美和西非这几个欠发达地区。这种状况必然导致石油贸易的国际化,并造成了目前独特的国际石油贸易格局。  相似文献   

17.
西方一些学者和政治学家将经济全球化的超越作用绝对化、普泛化,鼓吹“民族国家意识过时论”。其实质乃是维持其负面效应.正是经济全球化的某些趋势和特征决定和显示着民族国家的若干经济意识:世界整体化走向和多元化格局同步发展趋势中的经济主体意识;国家经济主权相对弱化而国家利益、特性又在强化这一趋势中的民族经济主导意识;世界经济不平衡现象加剧;全球贫富差距拉大趋势中的民族自强自立意识;全球综合国力部分趋势中的  相似文献   

18.
一、“海峡西岸”问题的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的经济格局逐渐形成,传统的东、中、西经济格局逐渐被新的经济圈经济格局所接替,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圈、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新的区域经济板块异军突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求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依托市场机制,运用各种资源,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支持弱势地区发展,缓解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内部相对落后的“海峡西岸”如何加快发展问题便应运而生。海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深入发展,目前处于“无制度”状态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率先提出建立经济货币同盟的目标,经过30年的努力实现了这一目标,欧元正式启动,形成欧元区。欧元区、欧盟和中东欧地区将形成以欧元为中心的地区货币体系。美洲一些国家提出了美元化主张,考虑到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美元的特殊历史地位,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整个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以美元为中心的美元化地区货币体系将成为现实。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在积极探索建立亚洲地区金融货币合作机制问题。日本政府首先提出的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构想,2000年初,“东盟 3”的财政部长会议提出建立“亚洲外汇储备基金”,并达成一致协议,这是朝建立亚洲地区货币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一体化程度提高和经济合作的加强,亚洲有可能形成亚洲或东亚)地区货币体系,但比欧元区和美元化地区货币体系的发展需要难得多。21世纪前半叶,区域性货币同盟或体系将是维系世界货币金融稳定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欧元区货币体系、美元化地区货币体系和亚洲(或东亚)地区货币体系,将形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套车”架构。这将是一个比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高得多的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元旭 《财经研究》2000,26(12):21-25,50
“新兴市场”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概念,新兴市场的崛起是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变化之一,但对“新兴市场”的定义至今没有形成共识。本文总结了西方一些学者关于“新兴市场”的观点,把“新兴市场”与其它经济类型的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兴市场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新兴市场的概念和在新兴市场的当地公司和跨国公司关系上值得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