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建立和逐步发展过程、历史数据的几次重大补充和调整过程、数据的形成和发布程序、主要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近些年国家统计局采取的若干改革措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改革的若干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许宪春 《经济学》2002,2(1):23-36
本阐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建立和逐步发展过程、历史数据的几次重大补充和调整过程、数据的形成和发布程序、主要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近些年国家统计局采取的若干改革措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改革的若干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段艳红  张晓芳  王大力 《经济师》2002,(12):158-159
国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在改革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不容忽视的新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引发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在我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存在着一些理论误区。文章首先论述了新制度主义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的基本特征。接着在分析了所有权理论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列举了若干所有权理论的误区;在概括了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理论和科斯、威廉姆森等人的制度分析理论的要点的基础上,列举了若干产业组织理论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强社会保障财政管理的若干思考●杨良初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历了社会统筹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两个阶段,各级财政部门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的参与和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还刚刚起步,尽管已经制定和出台了一些管理办法,但仍不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水权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农业用水现状的经济学分析和国外水权制度安排的研究,指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引进水市场机制的过程中,更应重点关注农业水权制度的改革和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同时在借鉴国外水权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水权的实际,提出了我国农业水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5年开始,最高人民法院逐步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形成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两个文件,为量刑规范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分析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必要性;通过梳理改革过程及内容,辨析其与法官自由裁量权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分析当前社会保障体制的若干问题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提出改革和创新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石涛 《经济问题》2008,342(2):37-39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逐步开始了以引入竞争、提高效率为目标的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但是,在规制改革过程中,要面临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国内外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经验、教训表明,能否有效地控制规制过程中引发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规制改革的绩效,甚至影响到对规制改革本身的评价.引发规制风险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看,主要集中在规制本身、市场、政府规制行为不规范这三个方面.分析了上述三方面所引发的规制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我国目前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化解规制改革中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遵宏 《经济师》2005,(10):102-103
高等教育应该走素质教育之路。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到底应该怎么达到预期的目的却众说纷纭。文章从高等学校的考试制度方面入手对如何实行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提出素质教育呼唤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分析了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主要弊端,并提出了改革这一考试制度的若干建议:坚持考试形式的多样性、过程性,考试内容的动态性、灵活性和考试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世界银行对2005年中国实际GDP存在50%的低估。其在估计中所使用的城镇及周边地区价格指数高估了整个中国的平均价格水平,因此低估了实际GDP。修正这一指标则意味着中国的实际GDP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2013年甚至2012年——超过美国,而不是IMF所预测的2016年。  相似文献   

12.
卡尔多事实描述的是发达工业化经济在短期内的现象,如果我们考虑欠发达国家,或者考虑工业化早期,卡尔多事实所反映的规律就会消失.一般而言,人均产出增长率与人均产出水平两者之间表现出非线性的驼峰形(hump-shaped)关系.该文认为,这种关系是由于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化(即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对比重变化)以及城乡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引起的.进一步,该文提出了两种相互竞争的模型,一种认为经济增长由工业部门驱动,另一种则认为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两种模型都与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吻合,至于哪一个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经济现实,则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周建 《财经研究》2007,33(7):82-91
文章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动态相关系数、小样本因果关系检验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十一五”能源利用效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统计分析,并对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了系统论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使用头程运费刻画国内不同地区面临的进出口阻力,考察内生国际贸易与经济绩效的关系。IV结果表明OLS并没有高估国际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旦控制了国际贸易,沿海地区并没有表现出更为出色的经济绩效;若国际贸易量提高1%,那么该地区人均GDP可望增长0.19%—0.22%。工具变量通过了严格的相关性和外生性检验,子样本敏感分析和控制变量方法保障了结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5.
李丽莎 《经济研究导刊》2011,(9):147-148,184
由于工业与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一直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问题。工业与农业发展在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表现为生产总值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总值增长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人均GDP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人均收入的空间相关逐年加强。通过计算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中国经济中空间异质性的存在,即地区人均收入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三种不同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各省份人均GDP增长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广义空间模型不能正确拟合中国省级地区增长数据,而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能够满意地解释中国省级地区经济增长,这表明地理位置的影响尽管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还显示劳动力和资本流动以及知识溢出在省级地区水平上是显著存在的,并且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GDP计算体系和经济增加值(EVA)分析方法着眼,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及其与企业微观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数据基本可靠;第二,我国宏观和微观经济之间并不存在本质性的背离;第三,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来自于上市公司、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最后,中国经济的增长能否继续如现状持续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成本能否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8.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3月份发表文章统计数字是如何造出来的?其中引用了美国学者罗斯基(RAWSKI)教授的观点,对中国 GDP 统计数据高估问题进行分析,造成广泛影响.我们的分析表明,罗斯基教授的研究是采用了不合适的方法,因而他关于中国 GDP 增长率置信度的推算缺乏置信度,在国内外发表的关于同一问题的其他一些文章在方法论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研究我国28个省市1978-2002年间实际人均 GDP 的Β-收敛情况.由于地区间的空间相关性对各地区 GDP 增长作用越来越大,该文分别采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各省市间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将25年的敷据按每12年为一个时段,划分为14个滚动的时段,考察了我国地区 GDP 增长经济收敛情况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经济存在收敛性,但是收敛趋势在减缓.  相似文献   

2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研究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尤为重要。通过Engle-Granger两步法和误差修正模型(ECM)验证了货币供给量、年末贷款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证明其长期的作用更为明显。这对分析和了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