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当前,生态化建设实践已在我国城乡蓬勃展开。在新一轮跨世纪城乡总体规划中,生态意识已大大提高,全国已有30多座城市(如上海、扬州、张家港、乐山、成都、日照、襄樊、十堰等)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城市生态系统综合指数为目标层,以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指数为准则层,建立了描述城市生态子系统发展状态的领域层,进一步建立了描述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状态的指标层评价体系,介绍了指标层的标准化处理方法以及领域层、准则层和目标层的计算方法,并对河南省2002~2006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时空计算和分析.研究认为:从时间分布特点来看,河南省生态城市建设具有稳定性和波动性相结合的特点.稳定性表现在较高水平、一般水平和低水平三个层次,波动性表现在生态城市类型的波动和生态综合指数的变化.从空间分布特点来看,豫中区生态城市发展相对较好,豫北区和豫西区居中,而豫南区、豫东区相对较差.从2006年的生态城市建设情况来看,河南省17个城市属于5种不同类型的生态城市,其中仅有郑州生态化程度较高,濮阳等8个城市生态化程度一般,安阳等5个城市生态化程度较低,信阳等2个城市生态化程度低,商丘生态化程度很差.  相似文献   

3.
文章是在生态城市研究的大背景下来研究生态化环境设施的设计及应用。首先引用了现有研究成果中对"生态城市"的定义,结合设计领域中"生态设计",提出现代城市中环境设施生态化设计的必要性;通过研究生态城市与生态化环境设施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生态城市"概念指导下的环境设施生态化设计方向,详细论述了生态化环境设施设计的前提、条件、原理、前景、人性化目标、社会意义以及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就建设园林生态城市这个当前各地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从科学编制园林生态城市规划,精心做好园林生态城市设计等方面对园林生态城市的设计进行构想,以合理规划,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走经济生态化发展之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其自身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全球生态文明正在蓬勃发展,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不少政府追求的目标和公认的城市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温州滨江商务区生态规划,对城市中央商务区生态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绿色建筑、可再生资源利用在温州商务区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并研究如何合理布局建筑组群,充分利用风、日照等自然资源等,以期对我国城市新区建设的生态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最根本的是坚持生态化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中蕴涵着许多深刻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生态化发展的思维。分析其中精华:有"天地人一体"的生态化思维,包括生态价值论、生态和谐论、生态系统论等;有"天地人中和合"的生态化目标,包括人内在的生态化、人外在与周边生存环境一体的生态化;有"与天地参"的生态化行为,包括以人为本"明于天人之分"、"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知和知常知变"的和谐推进方式、"知止知足知生"的创新发展模式等。探讨古代生态化的思维、目标、行为等,取其精华发扬光大,对于丰富生态文明内涵、促进当代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对城市设计的生态理念进行新探析,结合"低碳"理念同时结合某生态城市设计案例加以实证研究,剖析如何实施生态化的城市设计,提出城市的建设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并重点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来实现城市的生态设计.最后,展望了生态城市设计建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许多国家的城市生态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也开始了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步伐,并且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之下,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与进步,但是虽然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成绩裴然,却还是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将从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入手,谈谈时我国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1.
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态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提高,会逐渐探索出新的模式和途径建设生态化城市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直接决定着我们现在的生活品质,更影响着一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本文首先阐释了生态规划及其内涵,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原则,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雯 《经济师》2007,(6):252-253
在走过城市数量和规模扩张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后,城镇化的过快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建设生态城市,努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如何认识城市森林在生态化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必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昆山市城市景观生态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城市建设理念已由单纯的自然生态取向转变为全面的生态化理念。2002年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发表的“深圳宣言”提出,生态城市建设应包含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意识等5个层面。合理的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管理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出发,在分析昆山市景观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对昆山市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基本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理论的倡导下,目前许多城市都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研究,明确了建设生态城市是淮安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并通过这一进程搞好城市的合理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协调社会、经济、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多种关系."生态城市"给城市发展指明了更高的目标,也对城市生态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面临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道重大课题。武汉市绿道系统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武汉市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生态都市主义核心观点入手,分别从低碳可持续、生态化、环境公平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现阶段绿道建设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基于生态都市理念下的绿道建设策略,希望对今后城市绿道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城市创新主体的个体生态化建设,是遏制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到城市创新的研究之中,是对城市创新体系理论研究的一次全新的尝试,指出创新主体个体生态化发展障碍,并针对性提出具体生态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有效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经济为发展模式、以绿色生活为理念、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发展。文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通过优质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补短板;通过抑制旧产业、旧业态的供给需求实现去产能;通过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实现矫正要素配置扭曲;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实现制度供给保障,并基于湖州实际提出"基底生态化、结构生态化、形态生态化、技术生态化、行为生态化"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湖州模式",将成为湖州"十三五"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发力点。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已经成为21世纪各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其建设目前正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城市交通建设发展得较快,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交通的生态化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主要交通问题,对生态交通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定义和概括,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生态交通规划理念和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一体化交通的生态交通规划原则,构建了生态交通规划的目标体系,并在坚持规划理念和原则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生态交通规划提出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鄂州市是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在武汉城市圈中处于核心层.近年来,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鄂州市紧紧围绕建设"两型社会"示范区和"宜居宜业"生态市的目标,统筹推进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格局,全市呈现出城乡环保工作联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建设中转变观念,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兼顾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协调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中重视人的生存之道,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等方面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简单回顾了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生态观以后,本文以本溪市为例,具体阐述了在旧城改造中、在山水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以及在绿地的建设中所应具有的生态指导思想和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