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相继签订,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由此发展,碳金融衍生产品相继出现,碳排放权期货在碳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期货的推出对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定价机制又是研究碳排放权期货的重点。根据碳排放权的特性,在期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碳排放权期货定价的三类模型,为中国碳排放权期货市场定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京都议定书》的问世使碳排放权在低碳经济时代成为一种稀缺商品,而该"商品"的定价问题就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关注点。文章对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内容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定义、碳排放权定价理论以及国外和国内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其中,国外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两方面;国内的研究除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外,还对碳排放权的定价基础—碳货币和中国碳排放权的定价策略展开过讨论。文章拟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以期为未来碳交易定价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为占据碳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定价权成了各国之间争夺的焦点.文章基于碳排放权及其交易市场的特征,从金融市场视角分析碳排放权价格的影响因素:一级市场中,主要表现为减排目标、减排技术、管理成本以及市场风险等;二级市场中,主要表现为能源价格、预测价格水平等.并从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价值估值方法、碳交易风险管理体系和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建议,籍以提高我国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定价权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碳市场逐渐活跃,对碳排放权的估值在国内外也引起了热潮。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碳排放权估值的研究现状,并根据碳排放权本质的分析选择期权定价模型对我国碳排放权进行估值。利用期权定价模型推导我国碳排放权价值,并通过案例分析,检验模型的估值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欧美等国实现低成本减排的市场化手段之一。我国碳减排潜力巨大,但是目前还缺乏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及其相应的定价机制。在全球碳交易背景下,我国定价话语权的缺失带来了严峻挑战,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一体化的碳交易定价机制,是建立健全碳市场,提高碳排放权交易及减排效率,扭转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中不利地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议题。  相似文献   

6.
郑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146-149
碳排放权交易目前已成为欧美等国实现低成本减排的市场化手段之一。虽然我们有非常丰富的碳减排资源和极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但是我国的碳交易发展非常落后,目前还没有设立相关的碳期货及碳交易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创新产品。面临全球碳交易及其定价权缺失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谋划,探索碳排放权期货交易的可行性,以掌握碳交易及其定价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徐国卫  徐琛 《经济师》2012,7(3):61-62,64
文章通过研究碳排放权的特性,引入了基于期限结构理论的期货定价模型,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来解决碳排放权的定价问题。研究发现,欧盟碳交易体系(EU-ETS)对于碳排放权跨阶段交易的禁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期货的价格。所以,文章对于单期合约和跨期合约的期货价格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模型。单期合约的便利收益为零,可以采用单因素模型;跨期合约存在变动的便利收益,应该采用双因素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所选用的期货定价模型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环境制度安排,其对我国气候变化应对和以雾霾污染为代表的大气污染治理都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我国应按照"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定位为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并从碳排放总量控制机制的合理确定、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的分配、定价机制的选择、政府监管机制的健全等方面,来健全中国语境范式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9,(5)
在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飞速发展的情形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亟待完善。文章介绍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交易流程,并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各个流程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完善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为了响应这一要求,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工作的顺利展开。文章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框架下,尝试构建针对公共建筑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公共建筑发展现状和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并从配额管理,实施路线,监测、报告、核证(MRV),履约机制等方面分别展开研究。最后对该体系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减排承诺,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德国联邦政府立法明确从2021年起引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针对未纳入欧盟碳市场的交通和建筑领域实施二氧化碳排放定价。本文通过介绍政策背景、交易基础和各要素情况,对比欧盟碳排放交易制度,初步探析德国即将实施的国家碳交易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运用罗宾斯泰英的轮流叫价谈判模型对碳排放权价格的形成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碳排放权价格的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取决于碳排放权买卖双方的耐心程度。而耐心程度取决于碳排放权的相对稀缺程度、流动性、碳排放权交易达不成时买卖双方的损失、碳排放权买卖双方的实力。在此基础上,探讨改善我国碳排放权价格劣势地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碳排放量跃居全球首位的严峻压力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发展成绩卓著。然而,碳排放权售价过低造成的巨大损失迫切要求中国构建自身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碳排放权交易也将随之逐步扩大,因此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准确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是十分必要的。将碳排放权交易界定为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但又有别于其他一般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最后用案例来说明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5.
碳排放权分配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针对我国现行碳排放权分配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具有激励性的碳排放权分配方法,并论证了该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武汉城市圈环境规划中碳排放权分配的实例应用,说明了该分配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为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有效实施和排污申报制度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我国拉开序幕,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具有流通性的稀缺资源,开始试点交易。但是,我国至今还未颁布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准则。通过对欧盟碳排放权与美国排污权相关会计处理方式分析研究,归纳比较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的几种观点,并为发展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9,(9)
为应对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恶化问题,在碳交易市场上对碳排放物进行买卖成为了热点关注对象。碳排放权交易中处于基础地位且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对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当前研究碳排放权交易以初始配额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但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机制和影响力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进行,从而为保护环境、促进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对碳排放权交易初始配额基于不同主体、基于分配方式和基于福利效果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简单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王俐 《经济论坛》2013,(11):92-94
本文从历史数据和国际数据两个维度,分析了欧盟的碳排放量,从国际、欧盟和成员国三个层面阐述了保障欧盟碳排放权分配的法律体系;针对京都议定书和后京都时代两个阶段,分析了欧盟碳排放权分配的机制设计和实施过程;在总结欧盟碳排放权分配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碳排放权分配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打造人类宜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体系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世界各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成果,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发展现状,总结其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建立带来的启发,以取长补短,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瑞 《当代经济》2016,(7):35-37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又是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最大的卖方.因此,我国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碳排放权交易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