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伦理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雪华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6):68-7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家庭伦理道德的建设不容忽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家庭的伦理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已经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通过分析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提出构建与和谐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家庭伦理道德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3.
经济促成了伦理最原始的发端,经济是伦理发展的原动力,是伦理发展到今天最坚实的基础。而自由是经济发展的伦理目的。“人”是经济与伦理的共同基础与最终指向。经济与伦理只是分工不同,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蔡铭智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0-13
科技伦理的构建是应对科技活动带来的负效应和人类进入风险社会这一客观事实的要求而产生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科技伦理问题虽然已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当前仍面临着科技伦理调节不力和科技伦理自身发展相对滞后的困境,究其原因在于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科技伦理的非强制性和科技活动主体行为的过分功利性。据此,当前科技伦理建设必须明确其价值取向,以增强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为重点,不断推进科技伦理创新,保证科技伦理建设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和谐发展的思想。体现事物的规律性、有序性的发展一定是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应是和谐的发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支撑是和谐伦理。为了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高校领导干部应该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经济促成了伦理最原始的发端,经济是伦理发展的原动力,是伦理发展到今天最坚实的基础.而自由是经济发展的伦理目的."人"是经济与伦理的共同基础与最终指向.经济与伦理只是分工不同,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8.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和谐理念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和处世方式,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文章在深刻考察和谐内涵的基础上,从文化伦理的角度来思考其对营造和谐企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财政分权体现了各级政府之间的经济关系。现行财政分权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与不足,需要通过确立合理的原则和目标,深化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构建和谐的财政分权模式。构建和谐财政分权体制,要进一步规范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范围,合理划分政府间财权,规范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财政运行的各个具体环节都承载着巨大风险。这些风险威胁着财政相关职能的正常发挥,也威胁着财政自身运作的可持续性。在各种财政风险中,财政债务风险和赤字风险得到了较高关注,而事实上它们是政府收支运行风险的集中反映。为此,我们不应忽略基本层面上的收入及支出风险。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与公共财政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联的公共财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担当其重要职责:致力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公共财政本身运行应当和谐。公共财政要运用一系列财税政策及其组合促进市场机制和经济有效和谐运行,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财政自身的和谐主要包括制度和谐和运行和谐,要以公共服务为目标深化财税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分级分税的财政管理体制、预算管理制度和税收制度,并按照民主、法治、公平、公开的原则促进公共财政的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12.
陈孝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26-30,125
市场经济是以理性化为特征的信用经济或法治经济,需要以自由、平等、信用和契约为基础来建立一种普遍性的交换关系.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尚不健全,离开道德主体人格的塑造和政府信用与企业信用关系的良性互动,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信用道德基础,只能是一句空话.要真正发挥道德的调节功能,不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道德体系,还要同提高社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伦理道德这种"支持性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信用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55-59
我国现在社会融资90%以上的比例集中于银行,单一的融资形式是造成金融效率低下、增大银行业风险的重要原因,必须大力规范、发展直接金融.资本市场应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共同发展,规范、发展证券供应者与需求者,完善立法和加强监管.应该建立一个以工商企业短期直接融资为主体的货币市场.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财务报告改进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务报告是财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全面总结。目前,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仍存诸多缺陷,亟待改进。而财务报告的改进应遵循以改革为先导、满足需求、有效披露、成本与效益衡量判断等原则;在改进方法上,突出会计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同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应急财政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出现,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由于市场机制在公共危机应对领域的"失灵",使得政府必须承担起公共危机处置与管理的责任.而政府这一切活动的背后都需要财政的支持,所以对应急财政管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愈发地重要而紧迫.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界定了应急财政管理的基本概念,通过介绍我国应急财政管理的现状,着重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应急财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同富裕、安定有序的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一方面是社会不公正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潜伏着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不仅要正视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而且还必须探索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对策,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和谐社会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和社会目标的时候,从理论上研究并在实践中探索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区域金融的和谐不仅表现为"自和谐",而且表现为"共和谐"。区域金融和谐发展是一个"自和谐"与"共和谐"相融相洽的金融复杂系统的动态适应性平衡过程,其基本维次是多方位、立体的。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内在机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金融和谐发展的本质、内容和形式三个层面之间有秩序有规律地完美结合,形成一个强大的、有力的区域金融和谐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二元财政到一元财政--国有资本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本财政是我国目前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作为财政范畴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必然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将日益明显。国有资本财政最终将被公共财政所同化。 相似文献
19.
和谐消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消费的自然环境方面,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使消费者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根据和谐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人类应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该严格限制破坏自然环境资源的经济行为,严格保护涉及环境消费的自然资源与公民环境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迎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同时,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为县域社会的和谐建设提供了新契机。因此,发展县域民主,改革传统落后的政治文化体制,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