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3 毫秒
1.
褚宁 《经济世界》2002,(3):33-33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经过数十位社会学学者历时3年的调查研究,已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专家们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数据,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划分出“十大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阶层。为什么要划分阶层 课题组组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专家陆学艺告诉记者,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设立专门的机构、人员和经费,每隔 5年或1…  相似文献   

2.
创意城市:创意经济时代城市发展的新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意经济在现代城市经济中的崛起,使许多世界性城市将创意城市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国际著名创意城市的发展呈现出诸多鲜明的特点,这对我国发展创意城市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络在2008年获得快速发展,网民数量超过2.98亿人.同时也发出了一些令人瞩目的变化.中国的网络言论得到开放,管理水平正在提升,政府对网络舆论的认识也变得更加客观、科学;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影响,舆论力度明显增强;一个"新意见阶层"浮出水面,网络"意见领袖"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老漠 《新经济》2002,(12):104-105
  相似文献   

5.
6.
二战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呈现多层次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各种新的中间阶层不断产生。"阶级消亡论"及"阶级分析失效论"流行于西方学术界。究竟如何看待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分析了在社会结构变化了的背景下如何认识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性质等问题,并提出了必须根据社会结构的新变化进一步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任务。  相似文献   

7.
何悦 《时代经贸》2012,(20):70-70
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内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在中国传统的产业工人和农民之外,出现了中等收入阶层。如何正确认识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功能,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对中等收入阶层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思想文化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的探讨,提出发展和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充分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华 《开放时代》2012,(3):71-87
资本与劳动双密集型的小规模家庭农场远比大农场适合中国实际,这是黄宗智先生为“中国隐性农业革命”提出的农业经济学的命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规模家庭农场及其经营者的存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安徽芜湖农村的调研显示,根据农村土地耕种规模及收入状况,可蒋当前农民划分为精英阶层、中上阶层、中农阶层、中下阶层、贫弱阶层等五大阶层。其中,作为经营小规模家庭农场、获取中等水平收入的中农阶层,因其独特的社会禀赋和在农村阶层结构中的特殊位置,在乡村治理和农村政治社会事务中扮演着中间阶层、释放中农价值的角色,并造成乡村治理中特有的“中农现象”。新兴中农阶层的发现,将“中国隐性农业革命”带进了社会学阶层研究的经典命题之中,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私企参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基础的增强和阶层队伍的扩大,私营企业主必然提出相应的政治要求,进行各种方式的政治参与,以表达自己的阶层意识和愿望、要求,维护自己阶层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广东所取得的经济成果有目共睹,但其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所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定义,国内理论界存在广泛争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  相似文献   

11.
浅议中国经济主流阶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非  华军 《经济问题探索》2006,103(12):47-51
本文从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入手,分析了当代中国主要经济阶层———精英阶层、草根阶层和中间阶层的特点,从而论述了中间阶层的特点和它对中国经济的主流作用,即推动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速现代化进程等,最后提出通过教育的提升和制度的保障来扩大中国的中间阶层进而培养中国的中产阶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李俊 《经济研究导刊》2009,(18):191-192
当代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社会变革,在社会转型中,阶级和阶层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突出最鲜明的就是崛起了新的中间阶层。科学研究表明,拥有橄榄型阶层结构的社会更趋向于稳定,更有利于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要求在社会研究结构中,中间阶层要占到大的比例。充分认识并依据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理论,结合当代国外中间阶层的相关理论,对于审视中国当前阶级阶层的变化特别是中间阶层的状况、促进中间阶层的健康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阶层的角度,构建了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及变动的城乡核算方程,实证研究了1994-2010年间中国城乡阶层在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及变动中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形成主要由城镇阶层决定;城镇阶层对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变动的总体影响为正,主要原因是城乡收入分配中城镇阶层收入份额的不断上升;农村阶层对总体平均消费倾向变动的总体影响为负,主要是城乡收入分配中农村阶层收入份额的不断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4.
15.
于秀芳 《时代经贸》2008,6(2):67-67
我国社会阶层利益矛盾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制度缺陷和政策缺失和利益观念的冲突。调整经济利益分配格局,应通过发展生产力使劳动者得到充分就业,通过淡化阶层边界,通畅流动渠道,通过完善再分配制度,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实现经济利益和谐。  相似文献   

16.
17.
《现代经济信息》2009,(6):123-123
“我喜欢我选择”,生活方式代表了一种来于内心的社会认同与处世态度。这之外的感召力和深化度也能将个人风格加以企业化,许多欧美商业大腕甚至因此成为“政教合一”的企业精神领袖。下面我们将介绍七种作为一个新崛起的贵族阶层所必须知道的生活方式,解析5个w,并列出奢侈指数、成本,为您全面了解与明智选择提供参考坐标。  相似文献   

18.
童大焕 《经济》2007,(5):13-13
21世纪人类社会伟大的两件事给人印象深刻,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技术革命,突出表现为互联网;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运动,青壮年劳动力正突破一切有形和无形的枷锁迅速融进全国性的大市场,最底层的农民阶层和中上层的社会精英阶层一道,突破观念、单位和城乡分隔的重重障碍,把自己蜕变成为最具活力的市场资源,并由此支撑起中国的经济奇迹。然而,这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流动资本却付出了高昂和危险的代价,那就是数以万计高考“黑户”和“留守儿童”,他们背后的危机正在进一步显现,而至今无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2年、2013年和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中介效应与因果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研究中国教育代际传递与阶层流动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Heckman两步法、工具变量法和变量替换法验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结果表明,中国教育代际传递效应显著,高学历的父母倾向于培养出高学历的孩子;子女教育获得是决定其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父代教育成就会通过子代教育成就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子代的阶层流动,也即教育代际传递在父代教育不平等与子代社会地位不平等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要针对弱势家庭建立教育资源补偿机制,促进阶层流动。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五月中旬以来,全国非典新增病例持续下降,经济和社会生活渐趋正常,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新形势下,要及时调整工作部署,把工作重点转到巩固防治成果,防止疫情反复,恢复和发展经济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