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劳动力再配置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文章利用建立生产函数的方法估计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与问题,进一步得出结论:提高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是提升其他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村流动人口群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捷 《经济论坛》2008,(10):19-20
一、河北省农村流动人口的群体特征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和传统户籍制度的松动,我国农村劳动力突破了长期传统体制的束缚,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转移,是劳动力市场由非均衡向均衡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我国改革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势在必行,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产出率的低下制约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不高。论述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与否,不仅会影响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而且会影响到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产出效率,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咨询》2006,(4):1-1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即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低下、收入微薄的农业部门和以现代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高、收入高的工业部门。在这种经济结构下,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土地质量的下降,造成传统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率低下、劳动力过剩,从而为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工业规模的扩张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需要不断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因此,随着经济活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的非农产业转移,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将不断得到提高,二元经济逐步向现代经济转化。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促使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马万敬  李晶 《经济论坛》2006,(12):123-125
劳动力流动是市场配置劳动力的客观要求,它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力流动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已经发生重要影响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动力,而劳动力从低生产率、低收入部门(农业)向高生产率、高收入区域(城市)和部门(工业)的转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从我国城乡和区域间劳动力流动历史来看,劳动力流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本文主要从供求的角度对我国三阶段的劳动…  相似文献   

6.
新二元经济结构是当前我国的重要国情,主要表现在工业部分发展程度高而农业部门发展程度低。新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为了改变此现状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实现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生产规模扩展,促进工业资本的增加,并通过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转移方式包括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两种转移模式的互动特征、内外制约因素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两种转移模式呈明显的轮替关系,转移模式失衡和被动调整是改革开放后一阶段收入分配效应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吸收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 ,修正外生农业技术进步的假设 ,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 ,并以此对倍受瞩目也颇多争议的“东亚奇迹”及中国经济 ,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 ,“东亚奇迹”是传统农业劳动力不断转向现代非农业部门的结果 ;是现代部门以资本反哺传统部门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结果 ;也是现代部门均衡发展 ,吸纳剩余劳动力 ,加速结构转换的结果。因此 ,虽然非农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够显著 ,但劳动力结构转换仍然推动经济实现了持久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已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第二种定义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10.
二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经济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二元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不协调发展.在二元经济结构下,要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依赖工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相比较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对实现二元经济的协调发展更为重要.农业部门生产率尤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二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刘易斯-拉尼斯-费二元经济模型和乔根森经济模型为这种结论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