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控制权收益与企业最优重组契约之间的关系。控制权收益的存在使企业内生的重组行为不是,但作为外部企业的兼并需求则过度。如果经营者的控制权收益可以进行交易和货币补偿,则企业的最优重组契约能够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潘青 《发展研究》1999,(5):20-2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独立于股东的经理人员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在公司战略决策中充分体现自身利益,从而架空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当前,内部人控制的主要表现是,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拥有相当大的斟酌决定权,同时享有大量的在职消费和其他租金。 内部人控制现象是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而逐渐形成的。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形成使得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处于两难境地;要不企业抱怨缺乏自主权,要不就是作为所有者的政府对企业失去控制并因企业不 负责任而受到损失。 国有企业内部人…  相似文献   

3.
不同体制下企业经理人员控制权收益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经理人员控制权收益对经理人员行为有重要影响。与资本主义公司制企业经理人员相比较,国有企业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普遍化,主要在于其所获显性货币收益过低和监督不力,因此要规范国有企业经理人员行为,必须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以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家族拥有企业的控制权使得家族企业的收益函数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分析发现家族企业收益由企业收益和家族收益两部分组成,家族收益是难以度量的非货币形态的收益,包括:为家族成员提供就业机会、创业者中兴家业、光宗耀祖的成就感、在企业中指挥调拨他人的满足感、附随于企业家头衔上的荣誉感以及一系列有形或无形的社会网络资本等。家族收益依附控制权而存在,是影响家族企业控制权转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成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内部人控制”(Insider control)是指企业经理人员通过与工人共谋,取得企业控制权的相当大部分,并以此来侵蚀作为“外部人”股东的合法权益。转轨经济中的“内部人控制”则是指“从前的国有企业(SOE)经理或工人在企业公司化的进程中拥有相当大一部分控制权现象”。有人认为,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是公有制经济改革进程中一种“内生现象”。  相似文献   

6.
标准委托-代理模型中最优契约和"陷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为特征的“管理革命”的出现,使得不拥有企业资产的经理掌握了企业的经营决策权,而作为企业资本所有者的股东则必须为经理的经营行为承担风险。由于两者之间有利益冲突并存在信息不对称,股东面临着如何激励经理使之为提高企业绩效而努力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不当“老板”当“公仆”黎昶最近,石家庄市部分公有制企业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不要将公有制企业的厂长、经理叫做"老板"。他们说,我们是公仆,不是"老板"!我们知道,旧社会的雇佣劳动者称商店、工厂的所有者为"老板"。"老板"占有雇工的劳动剩余价值。因...  相似文献   

8.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现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放权让利”改革,在围绕落实企业的经济自主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弊端。首先,在单一公有制条件下,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亦即全体人民,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产权主体实际上很不具体,人人所有,而人人都没有,这样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形成了事实上的缺位,国有企业没有真正的所有者,因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当企业领导人员的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时,领导者的权力急剧膨胀,加上他们拥有极强的国有资产操纵和控制权,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理论依赖于对基本范畴的科学阐述。公有制理论中最基础的范畴就是公有制。因此,回答“现存的公有制理论是否科学”的核心乃在于回答“现存的公有制定义本身是否科学”这样一个问题。教科书和辞典上夫于公有制的定义是这样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社会全体或部分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长期以来,这个定义在人们的头脑中占有相当牢固的地位,甚至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和亘古不变的。人们总是习惯地用上述观念去衡量现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产权安排与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   总被引:84,自引:4,他引:84  
本文的一个基本假说是 :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与企业的所有权安排有关。我们证明 ,在能力相同情况下 ,企业内部成员占有的股份越大 /经营能力越高 ,每个成员从事生产性活动的积极性越大 ,从事权力斗争的积极性越小 ;内部成员权力斗争的技能越高/控制权收益越大 ,每个成员的生产性努力越小 ,权力投资越大 ;并且 ,权力斗争受随机因素的干扰越小 ,当事人越善于权力斗争 ,控制权收益越大 ,则所有权的效应越显著。在能力不同的情况下 ,为了使能力低的成员不追求控制权 ,必须使他们拥有足够数量的股份 ;并且 ,增加高能力成员的股份也有助于减少低能力成员从事权力斗争的积极性。本文的基本政策含义是 ,解决国有企业的“内耗”问题 ,必须从改革产权制度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