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在埃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历来占据首要地位。在当今世界粮食短缺、粮价暴涨、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特殊时刻,积极促进农业发展,努力增加粮食产量,是目前埃及政府面临的头等大事。本报告通过分析埃及现阶段的环境、地理和人口概况,以及埃及在全球粮食危机冲击下受到的诸多影响,阐述农业发展和粮食供应对于埃及的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埃及最新的农业发展情况和一些重要数据及指标,以及《埃及经济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规划”2007—2012》中有关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介绍埃及的农业技术研究体系和推广体系,结合我国科技援外总体战略,就未来中埃农业科技合作提出建议:探索以育种和种质资源合作、农业机械化技术合作、沙漠化治理、土壤改良及旱作农业作为重点领域;建议突出科技在中非农业合作中的重要性,强化培训、建立农业科技示范试点和规划农业战略基地。通过加强中埃及中非农业合作,推动我国农业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宁德地区背山面海,海岸线长878公里,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积温高,为宁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也应该充分看到,这种气候特点作用于宁德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同时受处于台湾海峡西岸偏北的区位影响,灾害性天气多发,常见的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春、夏、秋旱)、冷害(倒春寒、五月寒、秋寒)、冰雹、大风,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破坏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总量与质量的提高,这种破坏性影响与带来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八十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给宁德造成的损害呈直线上升趋势(如表)。  相似文献   

3.
按照联合国新标准,65岁老人占总人口7%,该地区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1999年中国进入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02亿,本世纪中叶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4.9%上升到34.8%。人口老龄化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社区防灾减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城市减灾防灾方面起步较晚,在多年借鉴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的现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中国的减灾防灾能力和相关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处于落后地位.而且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域中心城市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从2008年5.12汶川地震可以看出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城市破坏度最严重的是北川、平武、汶川等减灾防灾能力最薄弱的县域中心城市.因此,强化县域中心政府的城市安全意识,建立并完善减灾防灾体系.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域中心城市减灾防灾建设力度不能不引起重视.当务之急是结合各县域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实情,因地制宜的调整和加强城市的减灾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加快、危害范围不断扩大、灾害程度不断加重、因灾损失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赤潮灾害有更频繁发生的趋势.本文研究认为赤潮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到生物、化学、水文、气象、地理、地质甚至历史等方面的问题,但主要还是与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关系密切.赤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应包括加强赤潮生物及海洋生态环境的基础研究、开展赤潮灾害评估研究、强化预防监测、严控入海污染物、完善赤潮预警预报体系和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提高预防赤潮灾害意识等.  相似文献   

7.
征用朴偿是防灾减灾经济动员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经济实力转变为防灾减灾实力的关键性环节.防灾减灾动员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需要政府的干预,经济补偿是解决市场失效的重要手段.完善我国现有防灾减灾动员征用补偿制度、建立系统的制度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征用补偿是防灾减灾经济动员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经济实力转交为防灾减灾实力的关键性环节。防灾减灾动员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需要政府的干预,经济补偿是解决市场失效的重要手段。完善我国现有防灾减灾动员征用补偿制度,建立系统的制度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灾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它是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作用于社会经济所造成的损害,对生产力造成破坏。解放后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还应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0.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征用补偿是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征用朴偿工作是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应合理确定征用补偿的范围和程度.在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落实征用补偿经费,采取灵活的征用补偿办法;加紧制定征用补偿的法律法规,完善征用补偿程序;建立防灾减灾动员准备基金制度,加大重点动员地区的征用补偿经费投入;明确征用补偿职能部门和征用补偿需求部门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分析介绍了法国气象预警机制的如下情况:气象预警的目的、方式、对象、合作伙伴、成功事例及我们的体会与建议。事实证明,面对全球气候异常多端的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法国广泛普及灾害天气知识,建立先进的灾害预警机制和减灾机制,并加强灾难风险研究与评估等卓效措施,充分显示出做好这些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有效性,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地处北美寒冷地带,在漫长的冬季,寒冷时间较长,且暴风雪较多,十分恶劣的冰雪天气给加拿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加拿大积累了很多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的经验,逐步摸索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本文重点介绍一些加拿大在应对严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方面的经验和措施,如:通过立法规范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建立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责任机制和服务体系,充分做好灾害前准备工作,重视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加强防灾减灾科研投入,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全民教育,先进的气候预报预警,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有组织的统一行动等,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3.
减缓和适应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两种相辅相成的措施。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减缓和适应同等重要:一方面,农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比减缓气候变化更为现实的迫切。积极发展低碳现代农业实现减排增汇,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可以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固碳增汇措施,纳入全球CO2减排措施中去。中国低碳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Uncertainty and Climate Change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Uncertainty is pervasive in analysis of climatechange. How should economists allow for this? And how have they allowed for it? This paperreviews both of these questions.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关于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辩论经历了一个从科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争论到伦理争论的历程。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伦理问题",气候变化伦理问题的关键是利益冲突。要解决"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碳排量分配的合理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及其补偿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要对气候公正原则、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等问题获得共识。  相似文献   

16.
A model of product and land markets in U.S. forest and agricultural sectors is used to examine the private forest management, land use, and market implication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policies implemented in a" least social cost" fashion. Results suggest: policy-induced land use changes may generate compensating land use shifts through markets; land use shifts to meet policy targets need not be permanent; implementation of land use and management changes in a smooth or regular fashion over time may not be optimal; and primary forms of adjustment to meet carbon policy targets involve shifting of land from agriculture to forest and more intensive forest management in combinations varying with the policy target.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欧盟理事会2008年3月批准了欧盟气候与能源的一揽子行动计划的背景,提出:欧盟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除了因为气候变化已经日益影响人类的生活外,主要是基于自身能源、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考虑。分析了欧盟实现减排的方式,更新的排放交易机制将是主要手段,还有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以及应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等,指出:欧盟气候变化关键目标是“两个20%”,即: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至少减少20%,能源消费中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占20%。  相似文献   

18.
2002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改组了美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领导机构,以协调和指导美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技活动。在新的领导体制下,美国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与气候相关的技术开发项目集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形成了相互关联的两大科技计划,即气候变化科学计划(CCSP)和气候变化技术计划(CCTP),并设立了相应的气候变化科技计划管理机构。本文对上述两大计划,以及美国未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近期和中长期技术选择进行了调研,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 climate-economy model with an iso-elastic welfare function in which one parameter measures relative risk-aversion and a distinct parameter measures resistance to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We show both theoretically and numerically that climate policy responds differently to variations in the two parameters. In particular, we show that higher but lower leads to increase emissions control. We also argue that climate-economy models based on intertemporal expected utility maximization, i.e. models where = , may misinterpret the sensitivity of the climate policy to risk-aversion.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德国农业和林业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肯定了德国农业和林业对气候保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阐述了德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的相应措施,如改进传统农业,扩大现代农业,大力生产可再生长原料,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些做法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和林业领域节能减排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