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完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对顺利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我国现阶段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美国环保休耕计划(CRP)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并借鉴美国CRP经验,提出完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及其内涵,主要从能源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两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分析了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的责任主体、途径、标准、资金来源和立法保障等方面。生态补偿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难点就是补偿标准的确定。国内外实践及研究进展表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最低应能弥补农户机会成本,对成本的充分补偿还应包括环境服务的提供成本或实施成本,出于公平考虑则应纳入生态服务价值补偿。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测算、纳入利益相关者意愿的补偿标准制定和竞标机制实践、基于退耕还林环境价值评估的生态价值补偿研究,是未来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对于促进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治理、实现大气污染治理法律正义、创新与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就大气污染生态补偿进行了原则性规定,特别是山东、陕西、湖北等地方性法规更是对大气污染生态补偿进行了探索性规范,为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完善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尚存在缺乏专门法律支撑、生态补偿主体过窄、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法律责任不完善等问题。为促进生态文明战略与强化大气污染生态补偿的法律保障,我国应以科学理念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完善。  相似文献   

5.
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概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环境经济相关理论,回顾了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历程及"最佳管理实践措施",并分别从财政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项目补偿四个方面分析研究美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经验,从而提出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启示。重视激励促进作用,运用多种有效手段,构建监督执行机制,完善技术保障体系等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建立和完善退耕还林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阶段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着重大的且必须在今后实践中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应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着重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稳定生计问题.为此,必须以政府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补偿,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于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湿地补偿制度的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货币性补偿和物理性补偿并重、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未来,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现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已经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浙江、安徽两省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自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补偿政策、工程管理、后续产业培育等。文章据此提出了完善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合理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了解现阶段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运用PRA(Participatory rule appraisal)即参与性农村评估和传统的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建设补偿措施实施过程中的现状研究、问题分析,发现本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中的主要问题是仍然没有有效解决生态补偿的三个基本问题:补偿主体、补偿强度、补偿资金来源。生态补偿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有必要在政策、法律层面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叶慧 《技术经济》2009,28(7):32-37
基于当前影响农户生产行为的粮食补贴政策和生态退耕政策,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这两种政策的农户生产行为模型;根据模型求解结果,构建了衡量政策组多重目标的指标变量。通过对各指标变量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发现粮食补贴政策与生态退耕政策在农民增收目标上能够协调,但在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上存在相互冲突和矛盾。基于此,提出了若干耦合多重政策目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平衡包括:A、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子系统的平衡;B、其与诸单元生态经济系统间在时间、空间以及能量的输出与输入总量、结构上的平衡;C、整个平衡是贯穿于系统的形成、亚极、顶极三个时期的动态平衡。提出人类应立足于维持森林生态经济系统与诸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在亚极期的平衡。并探讨了其主要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推动生态补偿机制从理念到实践转化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更多的是为其他目标而并非为生态补偿制定.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维护环境公平,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生态补偿机制的局限性.揭示了实践生态补偿机制的难点和障碍,进而提出从赔偿观念、立法、补偿支付机制及地方模式探索等方面推动生态补偿机制从理念到实践的路径转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我国林区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国有林场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社会保险筹资、林业政策性补偿和林区社会保障配套政策等。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方面.分别对林区社会保障的覆盖群体与保障项目安排问题进行归纳;在社会保险基金研究方面,分别对林区现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和林区社会保障制度转轨的基金缺口问题的研究进行述评;在林业政策性补偿方面,分别对产业政策和天保工程的补偿问题进行综述,最后对林业单位体制、林业保险与林农补贴等林区社会保障的配套政策问题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通过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来调整森林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制度设计,美国、德国、日本、哥斯达黎加和巴西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资金的筹集等方面都有许多先进的成功经验。我国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市场补偿机制,扩大补偿对象的范围,合理确定补偿标准,拓展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引进激励机制,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单中心"的政府补偿这一现行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缺少横向转移支付、缺乏稳定性和补偿标准偏低等问题。生态补偿机制的实现形式包括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自主机制。多中心主体和相应机制可以对"单中心"的政府补偿机制的缺陷进行修复,成为中国构建新型生态补偿机制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到2007年底,全国退耕还林面积3.64亿亩,惠及农民1.24亿人.中央已累计投入1300亿元。秦巴山区退耕还林3810.68万亩(约占全国退耕还林面积的10%)。在退耕还林效益方面.政府乐观而学者意见分歧的现状常常动摇人们对退耕还林政策的信心。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对秦巴山区退耕还林效益进行量化评价,可以看出退耕还林效益正在初步显现,坚定了人们对退耕还林政策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从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同时,运用博弈论理论和方法,模拟现实中各方的行动策略和得益,构建生态补偿政策下生态保护实施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均衡结果,以验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否安排有效,进而探讨如何建立与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推进、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建立已成为湿地生态补偿的先声。资金来源单一,资金不足已成为影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补偿实践开展的最大障碍。本文主要运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法,在实地调查了解洞庭湖湿地资源利用、保护与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生态补偿的三大原则,探讨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补偿的投入机制,尝试解决补偿资金不足、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