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产业化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来提供生态服务。它与产业生态化一起,构成生态产业的形成路径。生态产业化的实质是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生态学的进展和公共物品理论的现代扩展,分别为生态产业化提供了生态学、经济学依据。生态产业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条件,对生态安全的担忧不应成为生态产业化的障碍。环首都经济圈生态产业化已探索出多种路径,包括林下产业、森林旅游、碳汇林业、非公有制林业等,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的作用得到初步验证。目前生态产业化在实践中存在进展缓慢和盲目发展两方面问题,亟需加强理论研究,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  相似文献   

2.
“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世人皆知。宁夏枸杞产业化已迈开大步,年实现产值达10亿元。截止目前,宁夏枸杞年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5%。宁夏枸杞酒、枸杞籽油、枸杞多糖、枸杞鲜汁、枸杞营养口服液等20多种深加工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枸杞产业一派火红。  相似文献   

3.
以战略生态位管理的3阶段模型和5阶段模型为理论假设基础,以北京市住宅产业化创新应用为案例,通过扎根研究,探讨了政府、研究机构以及产业链上各企业如何通过创新生态系统为包容性创新构建技术生态位的保护性空间,并最终形成市场生态位。通过3层编码分析,梳理了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并建立了包含6个核心要素的战略生态位管理模型,并将北京市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的战略生态位管理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包容性与技术相结合、建立社会网络、市场生态位和嵌入式关系形成。  相似文献   

4.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两个系统的有机联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大体上经历创业、起步、发展和完善等四个阶段,包括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工业加工和生态商业销售等三个环节。文章以京山县为例,探讨了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和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十类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生态产业化将乡村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生态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以浙江湖州为例,梳理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演变与特征,揭示了生态产业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乡村生态产业化沿着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阶段、农家乐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升级演进;通过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等多种方式促进乡村生态资源的累积,形成以自然生态资源、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和田园综合体带动的四种乡村生态产业化模式。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形成主要是政府行为、生态资源、区位条件、农民生态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廖荣华  魏美才 《经济地理》2007,27(6):990-994
南山牧场生态产业经历了原始农业、种植业、园艺、林业和奶牧业的演变过程.现在奶业已成为牧场所在县--城步苗族自治县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南山牧场生态奶业的产业化,不仅带来牧场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拉动了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产生了良好的区域生态效应,其地表水质、大气状况依然保持为国家一级质量水准,草地、森林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但是,南山牧场生态奶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区域居民生态素质偏低问题,精神生态文明与物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人口与自然生态承载力问题等.文章从南山牧场奶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四项基本对策:重塑以“绿色、生命、和谐“为核心的“南山精神“,优化生态奶业产业化体系,修复和重建自然生态,创新区域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攀西地区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区,水利条件及生态都极为脆弱,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地段,但同时又是四川省特色化、产业化农业(水果、蔬菜)工程基地和全省重要补充耕地的后备土地开发供给地。这些极为矛盾的角色已导致攀西地区土地资源生态状况不断恶化,存在巨大隐患,必须采取相应对策保护其土地生态。  相似文献   

8.
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能促进生态环境平衡与生态资源存量均衡以致增加,而且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皖西大别山区生态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分析皖西大别山区生态资源产业化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皖西大别山区生态资源产业化发展进行具体的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的发展既要考虑区域资源的优势,又要考虑其环境承载能力。作为资源富集但生态环境脆弱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其资源因子和环境因子在区域生态系统效益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选择高效的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成为加快黄河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本文从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快该地区高效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的五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共和县位于共和盆地,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枸杞产业,近年来,共和县在沙珠玉、恰卜恰、切吉等地区进行了枸杞种植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本文通过分析本地枸杞发展现状,探讨了枸杞产业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转制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国内外有关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元分析法对科技成果产业化内涵进行了归纳,统计归类出科技成果商品化后续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两种学说;其次,结合国内外有关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征,对转制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内涵与范畴进行了重新界定;然后,尝试将转制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制造和营销过程与相关方合作程度分为独立、合作和外包3种方式,对已成功商品化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进行了排列组合,提出了9种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最后,探讨了9种产业化模式的具体运作方式、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为转制科研院所根据内部资源条件合理选择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生态文明旅游的定义语境,并讨论了相应的禁忌与产业化问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文章认为,迄今的相关研究多不能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切入问题后多滑向客体性很强的生态旅游,或者进入与生态学有关联的管理学视角。生态文明虽然是个大概念,但其出现在生态旅游被提出来之后,因而也可作为实现生态旅游的一个路径。文章从四个角度定义了生态文明旅游的语境,分别基于主体、路径、拟人与生产立场,进而讨论了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禁忌问题。作者在最后就生态文明旅游的产业化,提出了中定位发展方略,不能一蹴而就地迅速做大,需要大分散、小集中,其是一个需要潜伏期的产业,对人的要求要高于对资源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巨鹿县是个传统农业县,近年来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市场,突出培育和发展了以养牛为主的畜牧养殖业,以串枝红杏、鸭梨、枸杞为主的林果业和棉花种植业三大主导产业。目前,鸭梨已发展到3万亩,牛存栏达到462万头,棉花常年种植面积达15万亩。串枝红杏5万亩年产量2000万公斤,并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商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县。枸杞种植面积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4,年产500万公斤,出口量占全省的80%。 为实现传统农业与市场农业的对接,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该县确定了面向大市场,立足产业化,调整结构铺路,“八种八养”(“八种’即豆、药材、食  相似文献   

14.
枸杞是新疆红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精河县独具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研究精河枸杞产业的发展,不但对精河县的发展意义重大,对整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红色产业来说也很重要。本文提出精河县发展枸杞产业的优势,认真分析了精河县枸杞产业发展问题存在原因,参考其他地区枸杞产业发展的良好思路和经验做法,结合精河县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实际因素,提出促进精河县枸杞产业发展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的关键。基于“两山”发展模型,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与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区,分别代表金色污染区、拮抗发展区和绿色贫困区,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与经济水平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金色污染区应通过生态修复、传统产业转型与生态产业化发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拮抗发展区应依靠生态补偿或绿色金融途径为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或是发展集约化的生态产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绿色贫困区应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前提下以发展为主,通过生态产业化与资源产权及权益交易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选择与地域特点相结合,对于内蒙古及其他省份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区域性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已成为青海省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基地。但是,试验区目前仍处在低层次和粗放型的初级阶段,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需要认清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提升循环经济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首次提出为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平衡发展指明了方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既有各自独立的含义,又相互联系、互为前提。文章对当前二者逻辑内涵、实现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各自的实施范围,并列举了赤水市两化融合推进的成功案例。最后把二者作为前后相继、互为前提的演进过程,从产权设定及法律政策层面提出了重点推进内容;分析了在社会管理、公共推广等方面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 高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探求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面对世界高技术产业化的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因势利导推动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分析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形成经济效益的机理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已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一、高技术产业化的根本目标是形成经济效益高技术产业就是高技样通过研究、开发、应用、扩散而不断形成产业的过程,其过程的实质就是形成经济效益。在以经济效益为实现目的的过程中,高技术不断由产业点向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青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其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决定青海不能牺牲环境发展GDP,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成为青海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青海发展生态旅游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生态环境意义。近年来,青海把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作为实施生态保护的重要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来抓,对原生态的旅游资源进行超前规划,开辟了环西宁旅游圈,北线开辟了门源、祁连山风光之旅,中线有柴达木、可可西里之旅,南线有三江源之旅,还有文化青海溯源之旅、神奇青海体验之旅等,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与其他省份相比,青海的生态旅游业发展仍相对落后,因此需要发挥以政府为主导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中心的经济,以移民为主体的人口,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及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等,构成了柴达木地区城镇有别于内地而与西北边远开发地区城镇发展相同的背景。研究柴达木地区城镇发展的有关问题与对策,不仅有其特殊意义,而且对西北边远开发地区的城镇发展,亦有借鉴价值。移民与城镇发展柴达木包括青海省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除天峻县外的一切地区。历史上为藏、蒙古族游牧之地,人口稀少,民逐水草而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