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城市农民工的数量大量增加,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项目不全,保障水平也很低,这影响了农民工的生存与生活,影响了社会稳定.本文就农民工对我国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及有权利获得社会保险制度的保护,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2.
基于统筹规划的城乡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驰文 《经济经纬》2008,(1):79-81,85
农村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重复建设和相互割离,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利益,而且造成了社会保险资源的巨大浪费.整合改革社会保险制度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必需的,又是维护广大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利益所必需.整合改革社会保险制度,一方面要统一同类群体社会保险制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各类群体社会保险相互衔接的制度.统一同类群体社会保险制度有助于建立各类群体社会保险相互衔接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杨兵 《当代经济》2008,(5):24-2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就是被称为农民工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农民工广泛分布在各个行业,其中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中占很大的比例。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并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民工流动就业特点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后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促进了农村发展,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农民工流动就业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及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而农民工作为特殊弱势群体在此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可谓首当其冲。寻求农民工多种渠道稳定就业成为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纾困举措。基于一系列支民创业政策和农民工创业实践,本文以农村社会保险为突破口,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无序多项Logit(Mlogit)模型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生计决策(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总体上,新农合在推动农民工向创业转变尤其是自我雇佣型创业转变的促进作用高于新农保,且不同类型农村社会保险对农民工向创业转变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年龄与收入差异。在作用机制方面,农民工参与新农合会降低风险偏好,抑制自我雇佣型创业转变意愿;新农保则会增强风险偏好,促进自我雇佣型创业转变意愿;新农合和新农保均能够缓解金融约束,提高农民工从务工向自我雇佣型创业转变意愿。本文研究结论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用工需求量降低和农民工外出务工受阻,找到了以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为抓手的解决方案,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业工业化,即农村城镇化或城市化、农民工人化,它是发展农业、改变农村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文章仅从社会转型期的体制层面剖析农业工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这一时期国家应对农业工业化的政策供给。  相似文献   

7.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形势下,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更应该坚持把扩大国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环节。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不仅在促进城乡公平方面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而且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玫 《时代经贸》2010,(4):235-236
经济危机加速了区域性战略调整和产业快速整合的进程,因而农民工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传统农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为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加快农村经济的快步发展,对民族地区的农民工,需要在夯实农村基础教育之上,加大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做好农村技能、再就业能力以及创业方面的强化培训。  相似文献   

9.
经济危机加速了区域性战略调整和产业快速整合的进程,因而农民工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传统农业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就显得尤为紧迫.为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加快农村经济的快步发展,对民族地区的农民工,需要在夯实农村基础教育之上,加大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做好农村技能、再就业能力以及创业方面的强化培训.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纳入城镇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一些地方专门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但实施困难、认同度低。与其重建一套制度,不如在改革城镇保险制度的基层上,分层、分类直接把农民工吸纳进入城镇保障体系,不但可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而且有利于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近年来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社会保障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农民工就业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这就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目前由于种种制度障碍,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均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如何维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民工就业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民工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提出了维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民就业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如何维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民工就业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民工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提出了维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民就业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建立健全农民工流动就业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农民工流动就业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几亿农民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就业、生活,将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群体快速发展,迅猛扩张。目前,农民工已达相当规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已和城市市民、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群体伴随着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发展、壮大,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城市对农民工群体实际上是"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从消除社会排斥和促进社会接纳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回流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矛盾。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路径在于农村地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农民工回流形成了农村地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的一股内源动力,有利于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胡务 《经济管理》2005,(21):78-82
综合社会社会保险是为农民工(外来工)“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兴的社会保险。职工医疗互助险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分支机构管理,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农民工既然逐步成为工会发展的对象,就应赋予其该项医疗保障的权益。本文选择在农民工社会保险方面走在全国最前列的上海和成都,分析其综合社会保险与职工医疗互助险衔接的现状、制度障碍及工作方向,对理论与实际工作者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云筝 《经济前沿》2006,(11):50-53
近年来,一些地方建立了捉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但保险关系不具备可转移性,缴费率高,待遇不能保证,造成农民工大量退保。必须调整现行制度中不合理的规定,实现社会保险关系的便捷转移、接续,允许单项参保,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才能使农民工接受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应与社会保障体制发展相适应,并能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社会保险档案的特点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将是社会保障工作和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试论农民工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他们在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却没享受应有的的社会保障。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考察了农民工法律保障的现状,深入剖析农民工法律保障缺失的隐患,并从利益诉求渠道以及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