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建立了新疆生态安全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法计算出新疆各地州、市的生态安全协调度系数、排名,为新疆跨越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PERD)的矛盾在中国各地区广泛存在,并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能够为各地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不同模式,构建区域PERD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分析、选择建立区域PERD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环境、资源的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我国各地区广泛存在,它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妥善解决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问题,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根据不同区域PERD发展的客观实际,合理选择区域发展模式,并根据事物的动态变化及时转换发展模式,从而在总体上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了准确测量区域PERD的综合协调度,更好地为实施人口、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分析了区域PERD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构建了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使得山西原本脆弱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同时人力资本后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的转型发展。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的协调机制,可为山西省的战略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文章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构建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模型,对山西省2004—2014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存在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协调稳定性较差、资源环境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本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同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结束,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问题再次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新时期新环境出:发,讨论应怎样继续利用对口支援的造血功能和重庆"一圈两翼" 发展规划的契机,实现库区产业的协调化、高度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红河州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红河州人口发展现状以及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力图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研究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口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红河州未来人口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三峡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结束,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问题再次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新时期新环境出发,讨论应怎样继续利用对口支援的造血功能和重庆“一圈两翼”发展规划的契机,实现库区产业的协调化、高度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东江湖库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东江湖库区当前以水为核心的资源环境的健康状况调查,构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主客观赋权法,测度了2001—2011年东江湖库区水环境的承载力,结果表明东江湖库区水环境承载力呈现整体稳定伴有小幅度下滑的趋势,资源环境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能存在不协调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对东江湖库区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及其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东江湖库区2001—2011年期间大多数年份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为中度协调,部分年份出现了初级协调、勉强协调的情况;库区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协调程度不高。最后,提出了推动东江湖库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避灾减灾、减贫脱贫,保障居民生存安全,推动城镇化发展,2011年陕西省政府启动了陕南移民搬迁工程。但由于陕南移民主要在各行政区域范围内空间转移,区域范围内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协调,导致现状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移民新区的建设和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为有效平衡区域资源、统筹移民新区与城乡发展、提高移民新区营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文章以安康市为例,梳理移民新区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分析移民新区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阶段的营建策略,引导移民新区的合理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0.
颜品 《时代经贸》2011,(10):62-62
本文以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建立了新疆生态安全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法计算出新疆各地州、市的生态安全体调度系数、排名,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达州市1999-2012年城市化和耕地统计数据为基础,首先对达州市1999-2012年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做了阶段性分析,然后运用了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模型,计算出1999-2012年达州市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结果表明,达州市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耕地面积呈阶段性变化;达州市城镇化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度总体上处在较高水平,并表现出四个阶段性特征.根据结论提出了加快城市化发展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耕地规模经营,强调耕地保护,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控制人口,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议,促进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学术界对首都这一领域的研究甚少。采用主成分法对北京市人口、经济和环境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建立变异系数协调度模型对北京市1996-2010年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这些年北京市的协调度在不断提高,但协调水平仍然不高。未来仍需注重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人口发展水平,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巩固环境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核心议题.本文指出,立足本地实际,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生态城市并举,有机整合制度、技术、人力、资金和物质资源等要素,合理运用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其他部门组织等多方作用,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进程中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相协调,进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度测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了判定分析法和平均距离法测量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度.经分析,作者认为,国外学者曾采用的判定分析法存在较大缺陷,本文创新地提出了平均距离法,平均距离可以替代类马氏距离和配比率作为测量准则协调度的指标,其效果较为理想.平均距离法下的测量结果表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适度差异,且计量准则的协调度略高于披露准则的协调度.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三峡库区人口素质差、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快、传统的小农意识浓厚、只顾眼前利益、掠夺式的开发地下和地上资源等,造成三峡库区的资源、生态与人口的关系极不协调,这已成为如何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文章围绕人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战略。  相似文献   

16.
3E系统是指能源—经济—环境系统,3E系统协调度是定量描述特定地区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以及环境承载力、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良好的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能直观地反映出三者能否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了3E系统协调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运用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四川省近几年的3E协调度进行测算.  相似文献   

17.
王峻慧 《技术经济》2009,28(6):72-74,107
本文阐述了人口外迁对三峡库区城市化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即:人口外迁减少了人口过多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压力;三峡库区人口外迁呈现出人口结构性外迁的特点,这对三峡库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据此,本文指出,当前三峡库区人口的非均衡性结构性迁移,即大量的年轻型和技能型优质劳动力的外迁,使得非优质人口沉淀在三峡库区,这会造成未来三峡库区城市的城市化畸形发展。最后,提出了改善三峡库区劳动力素质、促进库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升、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城市、矿业等能否承载现有及未来经济、人口的发展,以及工业化水平与资源环境是否能够协调发展,是当前面临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选取我国7个重点矿业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引入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分别从工业化、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及环境等方面构建PSR概念模型,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由整体到局部分别评价比较矿业经济区工业化与资源环境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19.
海洋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系统耦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海洋产业的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本文试图探寻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构造产业集聚与环境资源的耦合元素指标,并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表明,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正趋于转好,耦合发展类型由环境资源主导、海洋产业滞后型过渡到二者协调发展同步型,体现了两大系统的区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9—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子系统发展指数及系统耦合协调度,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与ArcGIS软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讨协调度情况。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指数稳定提升,资源发展指数有较大波动。耦合协调水平不断优化,从2009年部分地区濒临失调衰退,到2019年多数地区达到初级与中级耦合协调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其他子系统发展是制约其协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全局Moran’s I体现出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具有“俱乐部趋同”特征,高—高集聚主要位于陕西、四川与云南一带,低—低集聚位于甘肃、宁夏、新疆和青海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