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是旅游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采用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苏州市旺山村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给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感知与态度,并从不同性别和居住年限角度分析了不同群体的旺山村居民对旅游影响的不同感知和态度。  相似文献   

2.
居民作为旅游影响的切身感受者,其感知与态度对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在大量的文献研究基础上,从旅游地居民的角度,选取官庄景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居民的社会、文化感知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管庄景区社会、文化方面的正面影响普遍为居民所认可,负面影响认可程度较低,绝大多数居民目前没有认识和感知到旅游给当地社会、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认为当地乡村旅游正处于融洽阶段,当地的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感知,让村民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社区居民是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主要承担者,社区居民承担了旅游发展的环境、社会、文化等各种成本,却没有因此获得应有权益,所以旅游发展中还要致力于对当地居民获益的全面考虑。因此,应用文献查阅法、实地调查法及问卷调查法,以天山天池景区为个案,对基于居民对旅游影响态度进行了研究,最后针对目前天池社区居民在参与文化旅游发展中面临的诸如居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旅游教育培训等问题提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它也面临着诸多尴尬.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乡村旅游地城市化、商业化与飞地化.这些反过来又在摧毁它的发展基础乡村性.这就使乡村旅游陷入了其发展的"围城"之中乡村旅游在发展中自己摧毁自己.文章在分析乡村旅游所面临的尴尬和其"围城"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社区(当地)居民能够从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其中社区(当地)居民受益的主要机制有低成本运营的制度化、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投资途径多元化、乡村旅游生态化.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中的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收入水平相距悬殊,导致在生活水平、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乡村旅游的主客交往过程中,处手“弱势”的乡村居民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与乡村旅游开发相关的部门,包括政府,旅游企业等在发展过程中,对乡村社区居民缺乏正确的认识,将其视为管理的对象,忽视其作为利益主体的权益;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所以必须将社区居民纳入乡村旅游发展中,本文在吸取国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实现旅游业发展和社区利益的双赢,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乡村旅游“围城”效应的社区居民受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它也面临着诸多尴尬。乡村旅游的发展导致乡村旅游地城市化、商业化与飞地化,这些反过来又在摧毁它的发展基础:乡村性。这就使乡村旅游陷入了其发展的“围城”之中:乡村旅游在发展中自己摧毁自己。文章在分析乡村旅游所面临的尴尬和其“围城”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社区(当地)居民能够从乡村旅游发展中受益,其中社区(当地)居民受益的主要机制有:低成本运营的制度化、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投资途径多元化、乡村旅游生态化。  相似文献   

7.
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和旅游开发的核心利益主体,其参与旅游发展的态度及参与程度不仅关系到社区居民自身的利益,对提高旅游者旅游质量、开拓旅游市场、保护旅游资源和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等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吉林省西部旅游景点集中的向海村和莫莫格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西部生态脆弱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感知、意愿及参与现状,结合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的实践探究,对如何促进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居民参与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涵义给予界定,并阐述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然后分析社区居民对旅游者态度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最后探讨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是在经济和环境方面发生影响,进而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成为导致当地居民的心理状况发生变化的重大诱因。在了解诱因的基础上寻求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容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相关书籍和国外期刊文献的梳理,发现近几年国外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焦点集中在四个方面: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居民对旅游的态度和旅游对旅游者的社会文化影响。然后,通过分析评价,得出了一些研究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杨春燕 《经济师》2013,(1):239-241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兼顾旅游者利益和乡村居民利益为出发点,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以乡村自然、人文环境为依托,开展旅游活动,注重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乡村文明进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文章在分析云南乡村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的经济作用和影响及云南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外源式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自主发展和空间控制权,乡村旅游社区面临居民参与缺失、传统文化解构、乡村治理失序等多重困境,而新内源性发展聚焦本地资源利用、居民参与、地方认同等,与乡村旅游社区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性和适配性。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卡拉村为案例,通过深度访谈等剖析案例地新内源性发展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超地方发展理念推动了优势产业在地化发展,居民广泛参与并构建公平利益联结机制增进了居民社区认同,嵌入在乡村中的家训、家规和家风文化提升了乡村德治水平,外部市场联结推动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乡村精英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动员作用,多要素结合推动了乡村新内源性发展。研究拓展了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视角,为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路径和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洞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黔东南州郎德上寨居民的问卷调查,分别研究了当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以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分析发现,郎德上寨居民对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正面的旅游影响感知程度比较深,而负面的旅游感知程度较浅。黔东南州应该从加强民族旅游的宣传营销、提高居民参与旅游决策的程度、突出地方特色、保存当地居民的居住格局三个方面入手,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外在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和政治五个方面。以海南国际旅游岛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旅游目的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外在影响因素,以期当地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和旅游规划时能兼顾目的地居民的利益和主观满足体验,从而促使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学燕 《经济地理》2008,28(6):1068-1072
作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益群体,目的地的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所持的态度对旅游业的规划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研究少数民族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和态度的差异,有利于因地制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提供依据,有利于少数民族社区的旅游业发展。文章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纳家户村以及西吉县火石寨乡为例,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借鉴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等分析了旅游开发对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回族社区居民的影响和感知差异,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给旅游地带来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日益明显,这些影响较长时期作用于旅游地居民,引起旅游地居民相应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反应,形成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地居民的支持与否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旅游地的开发、规划与管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文章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兴起以来,发展迅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是举足轻重。然而乡村旅游的盛行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村民争夺有限的资源、乡村环境退化等,这都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好现有的乡村资源,利用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值得我们探索。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实现形式,社区参与旅游的成败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同程度和行为的协作方式密切相关.贵州天龙屯堡"政府 旅游公司 农民旅游协会 旅行社"的"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全国颇具典型性,它兼顾了社区利益,发挥了社区利益相关者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较好地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构建天龙屯堡"四位一体"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该模式蕴含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现存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天龙模式的独特性及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并为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区位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立增 《经济论坛》2006,(14):69-70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乡村旅游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正确的区位模式选择,对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不妨碍后代人需要的一种发展模式。可持续旅游是指在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并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增强社会和经济的未来发展能力。从乡村的概念及特点来看,乡村旅游正是一种强调乡村资源、环境、经济、文化等和谐共存并…  相似文献   

20.
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是一种综合运用农业种植、景观生态、生态旅游、旅游规划、环境经济等学科知识的旅游形式,在实践中对改变社区贫穷落后面貌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在介绍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实施措施体系的基础上,主要以陕西省成阳市礼泉县为研究对象进行的分析,并对其扶贫效用进行研究评价,认为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是将旅游扶贫运用于我国农村地区旅游扶贫的很好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