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1月14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围绕"企业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议题,与会专家认为,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中国企业要积极地"走出去"。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企业自身努力和政策支持来化解困难,其中企业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会专家认为,要采取切实措施,实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3年1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在会议第三时段,围绕"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议题,与会专家认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要把握历史机遇,通过鼓励创新将生产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现代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增加科技研发投入、鼓励创新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剪影,寻找2012年中国发展机遇2011年12月25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和中国经济新闻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2012年中国发展机遇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失业率居高不下,伴随而来的是我国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经济持续动荡,房地产价格高居不下,国内中小企业面临债务危机,民间借贷潜在风险加大。预计2012年中国GDP增速将延续放缓走势,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增长将进一步下滑,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危机,因此当前经济形势下,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导刊》2012,(10):20-21
在竹立家看来,2002年到2012年这十年间,仅就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来说,正是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关键十年,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十年。经济与科技发展竹立家指出,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压力不断加大,如不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社会难以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  相似文献   

6.
2012年1月14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围绕"直面挑战,寻找世界经济发展新突破"议题,与会专家认为,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但也有很多积极因素。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新的机遇,分析世界经济要打破常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技术经济》2011,(6):132-F0004
<正>2011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定于2011年8月7—9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技术经济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自2011年5月正式更名为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中国的技术经济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学科体系建设、高校学科设置及人才培养、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2012年1月14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与会专家围绕"2012年中国经济预测"议题展开讨论,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在合理区间内放缓,对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应有忧患意识。同时,专家们也为2012年中国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预计将继续回调,对此不应再以总量政策扩张谋求经济增速回升。要以经济增速下降、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为契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重点解决房地产市  相似文献   

10.
《技术经济》2011,30(9):132-F0004
<正>2011年8月8日-9日,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在贵阳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技术经济与发展方式转变"。155位技术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贵阳,围绕会议主题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中国物流业经受了严峻挑战和考验,实现了平稳适度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危机严重拖累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我国物流业发展情景如何?2012年我国物流业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为此,我们编发了一组对2012年中国物流业发展进行深度解读和对2013年物流业进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全球经济关联日趋紧密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不仅是重大现实问题,而且是重大理论问题。为深入探讨上述问题,世界经济发展学会、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将于2014年11月29-30日在广州大学举办"世界经济发展学会年会(2014)"。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办单位旨在提供一个高端的学术交  相似文献   

13.
关键是发展模式升级,依靠自主技术和本国资本提高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掌控能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依然是今年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GDP增长7.5%,CPI涨幅将控制在4%左右。这是中国GDP预期增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经济学文献探讨了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发现,不论从整体还是从区域层面来看,中国的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加速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而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及TFP增长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因此,这种金融发展模式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本文进一步指出,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及其对区域金融发展的影响,是造成金融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08—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是中国经济运行由升转降的一年.这种变化既因为受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也冈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同时也是数年来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综合体现.可以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性变化,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因此只要政策调整适度,经济增长就不会发生深度下调.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把握时机,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2009年中国经济就将走上更为稳健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6.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龙 《当代财经》2007,(12):5-10
把对经济工作考察的视野从经济增长扩大到经济发展,这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更丰富,在思路上应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载体,以体制改革与创新为保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令世人瞩目,被誉为"中国的奇迹"。但与此同时,由于多年的粗放扩张,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显突出。事实证明,中国经济必须转型,从追求数量、粗放扩张转变为追求质量、提高效率,这是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转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适当放缓经济增速,集中精力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力图做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继续深化改革,特别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改革,这是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宋宏 《经济师》2011,(4):6-8
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从2010年到2011年初,国家密集地批复了近十项区域发展规划,显示出从国家意志和战略层面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2010年11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等单位在安徽芜湖举行研讨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先生专程到会。借与会之机,笔者专访了王茂林先生。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中国经济正经历深度调整之际,出席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新发展阶段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与政策选择"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普遍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慢经济增速势在必行。同时,还针对经济周期的成因、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月14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与会专家围绕"聚焦国际经济热点"议题展开分析讨论,认为当前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为谋求经济发展,欧盟正着手体制结构改革,应对债务危机;美国在调整国际贸易战略,资金回流实体经济,经济出现好转;但与此同时,资金外流加大了新兴经济体风险。对此,我国应积极开拓市场,加大产业升级力度,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