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李爱忠  吴岳 《经济师》2007,(12):96-97
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综合评价方法,将VaR风险度量模型应用于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中。考虑下方风险和收益波动的时变性,对计算Sharpe值时的风险测度进行了调整。这种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估方法符合现代理论的要求,能更全面有效的描述基金的真实收益。  相似文献   

2.
陈溟 《时代经贸》2009,(6):130-131
本文主要运用Jensen指数、Sharpe指数、Treynor指数和估价比率来评价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和风险。选取最早成立的13只开放式基金进行业绩评估的分析,勾勒出关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估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投资基金时会考虑基金的风险收益等各种指标,基金管理人的选股与择时能力是基金超额收益的源泉,本文试图对我国价值型与成长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与择时能力模型进行评价,从而为投资者的基金投资提供一定参考.只有基金管理人选择适当的证券和适当的时机进行投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基金自身的业绩  相似文献   

4.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的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猛 ,但是我国在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和评价机制发展方面则非常滞后 ,已经影响到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 ,阻碍了基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有效适用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收益与风险、风险调整收益、基金经理人的选股择时能力以及基金绩效的持续性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 ,并用主成分统计分析方法对上述四个方面进行综合 ,试图得出一个度量基金绩效的综合指数 ,对各基金进行全面的评价与排序 ,克服了以往单纯使用一种或某几种方法带来的缺陷与不足 ,为今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及基金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邓子威 《时代经贸》2012,(6):225-225
人们在投资基金时会考虑基金的风险收益等各种指标,基金管理人的选股与择时能力是基金超额收益的源泉,本文试图对我国价值型与成长型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与择时能力模型进行评价,从而为投资者的基金投资提供一定参考。只有基金管理人选择适当的证券和适当的时机进行投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基金自身的业绩。  相似文献   

6.
曾五一  郭盈盈 《现代财经》2007,27(1):32-35,53
运用经典的风险调整指标对我国54只封闭式基金两年的业绩表现进行计算和排序,研究了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基金业绩的持续性以度各种评价方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开放式基金规模与业绩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证券投资基金广泛运用的业绩评估模型,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规模与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显著性检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规模与业绩之间并不存在某种特定的关系.最后分别针对基金管理者和基金投资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廖海 《当代财经》2004,(10):57-59
经过六年多的培育,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现已初具规模。本文基于一个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金业绩评估方法,对中国目前54只封闭式基金在2002年和2003年两年的管理和运作绩效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传统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中国投资基金证券选择和时机选择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Treynor-Mazuy模型和Henriksson-Merton模型,根据我国投资基金混合型的特征,重构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比较基准,分析和评价10家新的证券投资基金在1999年5月至2000年12月期间的证券选择能力和市场时机选择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这10家基金都不具有显著的证券选择能力,其中大部分基金具有显著市场时机选择能力。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机性较强,主要依赖市场时机选择获取收益,证券选择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说明我国证券市场与有效市场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10.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对许多社会公众投资者来说,正确评价其业绩还是比较陌生的。况且,以往基金业绩中政策因素的贡献占较大的比例,使得基金之间的业绩差别不是很大;随着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化程度的深入,各基金由于投资理念和操作方式各有特点和风险,其业绩和风险也大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投资基金的业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