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市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农居房的建设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还将有较大的发展,农民集中居住也是近阶段的一个重要课题.但随着农民的人住,建设规模的越来越大,积存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物业管理问题,所谓"买房一时,住房一世",有无好的物业管理,犹如有无一个好的优秀的管家,已成为农民集中居住后是否快乐安康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军强  陈聪  浦晨曦 《经济师》2013,(12):130-132
重点对苏南地区部分农村采取实地抽样调查,了解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民集中居住政策的实施现状,调查农民对集中居住政策的意愿,分析当前影响农民对集中居住政策满意度的因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开展对策研究并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杲雪晴 《当代经济》2018,(9):100-101
在不断深入建设城镇化的进程中,实施农民集中居住有利于集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民居住状况,既满足了城市用地需求的同时又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对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农村集中居住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有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最后对于农村集中居住的推进,针对政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来自四川省成都市31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森的可行能力框架下运用模糊评价方法,评价了成都市具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圈层区域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福利变化。结果发现:(1)农户福利水平在集中居住后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圈层之间,集中居住前后农户福利变化的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第二圈层农户福利改善水平显著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第一圈层,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第三圈层农户福利水平则有所下降。(2)集中居住改善了农户的居住条件、社会保障、社区活动和社会资源等功能,但恶化了农户家庭经济状况与居住环境。据此提出的相关政策建议是:结合圈层特点促进就业,改善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增强社区绿色治理能力,改善农民居住生态环境;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改善农民总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5.
稳妥合理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集中居住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应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根本;以节约土地资源、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为目的;以落实国家有关支农、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实惠为关键;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民的切实利益为前提,使之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惠民工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天津农民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移居中心村集中居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是否为村干部、家中有无未婚男性、家庭总支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等因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年龄、农民家庭规模、故土情结、对现居村庄生产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等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应加大政策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示范中心村建设、建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决策机制、消除农民对集中居住的顾虑、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小产权房"已成为社会各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刺手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并留下了很多隐患.实现农村集中居住制度,放开公民城乡居住限制,通过补交国家土地出让金的办法,实现居住市场化途径,建立城乡居住一体化模式,是解决现实"小产权房"矛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国库集中收缴制度共同构成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规范高校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工作信息化进程。本文结合多年高校财务管理经验主要对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和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进措施进行探讨,可供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活满意度的"维度-区域-结构"分析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江苏集中居住区居民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江苏集中居住区居民主观生活质量评价尚可,生活质量既存在区域性差异,又存在结构性差异。生活质量的区域差异,可以看作是农民集中居住不同发展阶段的表征,大致代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结构性差异显示出生活质量内部各要素发展的不平衡,也凸显了生活质量指标中健康、居住环境、自身教育等的重要性。同时发现,当前江苏尤其是苏南、苏中地区失地农民的生活逐渐从温饱走向小康,传统上视失地农民为弱势群体和边缘化群体的看法需要改变,给失地农民去标签化。因此,可以将生活质量看作是江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政策的效果的"指示器",并根据不同地区生活质量的实际,采用不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宅基地使用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为保障农民权益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现阶段,宅基地使用权的退出机制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调整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宅基地使用权的退出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要之举。但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也面临诸多现实风险,如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农民权利风险、农民居住保障弱化风险、农村生态恶化风险等等。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层面,宅基地使用权的退出都是是可行的,需要从程序规范、实体制度、配套措施等路径上进行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农民意愿及对策探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农民集中居住建设从试点向全面推开的背景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阐述了农村居民对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意愿,探讨了政府对集中居住建设的实施措施和建议.实施过程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农村居民的理解与支持,保护好他们的建设情感;做好镇村规划,既科学合理、反映时代气息,又注重实用、体现风俗特色;加强制度创新,既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又要落实配套资金和规范土地流转;拓宽就业渠道,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高效、民主的服务管理机制.把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民主、人居和谐、科学文明的社区化新型乡村,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十分必要。但即使在江苏这样比较发达的省份,仍然存在着生产方式、搬迁成本、配套能力、产权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五大障碍。该文认为:作为长远目标,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行试点。而在面上应从村庄整治着手改善民生,清理"空心村",加强农村建房管理,搞好规划。同时不放松转变农业小生产经营方式,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技,加强农村干部群众教育培训,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3.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等都有积极作用。但由于经济领域中有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坚锋 《经济师》2005,(7):93-93
1.贷款过分集中造成的风险。一是贷款大户产生的风险;二是行业过分集中造成的风险,比如贷款过分集中于某一客户。致使银行本身处于既担心某些客户、行业的信用风险集中,又怕失去这些市场和收入的矛盾境地。  相似文献   

15.
为体现核算的独立性、更好地发挥财务监督职能、有效降低成本、管控风险,平安产险实行了新一轮的财务大集中改革。本文探讨了分公司层面集中核算的所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以期做好集中后的财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中央提出到地方政府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已有两年。其进展如何,当地农民反响怎样,存在着哪些问题与不足,这些均值得探讨与研究。对南通57名乡镇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联系调查结果,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从规划、政策、农民等角度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1实行贷款集中度监管是贯彻风险分散原则的内在要求风险分散原则 ,不仅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且也广泛地运用于投资领域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 ,其经营风险之一就是资金投放过度集中。资金投放的过度集中意味着银行风险的过度集中 ,如果银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享有长期稳定的承包经营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但由于承包关系的固定不变,也造成人地矛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正视人地矛盾这个现实,通过合理的衣地制度安排,不断化解人地矛盾及其负面影响,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地区稳定。  相似文献   

19.
陆初 《江南论坛》2007,(1):29-30
推进农民居住集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农民居住集中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科学性要求都很强的工作,必须严格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目前各镇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不同的实施办法,其目的是为以后大面积、大范围推进积累经验.但不管怎样的尝试和探索,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的许可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20.
路小昆 《经济师》2005,(11):60-61
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的市民化。农民向市民转化不是简单地变更户籍登记和集中居住,而是要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些因素,为他们创造新的发展空间,使他们逐步融入新型的现代市民社会,实现传统生活方式、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