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村劳动力过剩,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文章通过对英美日三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驱动力中"推-拉"合力的比较,分析提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这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但不受限制、无序的人口向城市流动也会带来城市许多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转变劳动力转移观念,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要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必须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现状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当代的一大社会经济问题.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个问题将会更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求会更紧迫.在同级行政区域中,县是我国农村人口较多的地区,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它们的共同问题.一般来说,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所属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条件要好得多.但是目前城市所属的一些县,特别是远郊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一大难题.石林县就是这样的县之一,本文就是从石林县经济发展的实际与可能,探讨类似的城市远郊县怎样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惟一出路在当今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决定其转移方式必须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转移之路.但是,由于城市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逐渐减弱;农民进城的推力不足,拉力弱化;以及国家财政和农村劳动力难以承受的高转移成本,增大了城市的斥力.而小城镇作为"乡首城尾",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具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优势,并且,向小城镇转移付出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较低.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要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富民"必须减少农民,中国农村劳动力规模庞大,过剩严重,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进入新世纪、加入WTO使三农问题呈现一些新特点,只有认清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由于资源禀赋不足,与东中部地区相比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且近几年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之势.而甘肃省有大量富余劳动力资源,通过劳动力的有效流转,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回报率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是解决农民贫困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课题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主题,对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剩余现状、转移特征、转移效应等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在传统理论模型分析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状况,针对开放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实现多数乡村人口的城市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这就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自由、有序地流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诱因相当复杂,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献灿  赵书丽 《经济论坛》2007,(17):128-129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没有农民的充分就业就没有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所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得忠 《经济问题》2007,336(8):73-7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渠道较少、外出就业以短期输出为主、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缺乏、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制约等问题.这与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城市就业压力增大、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弱、农民自身素质低下等有关.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以系统化的理念、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市场化的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与组织,统筹规划,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壮大劳动力大容量转移的载体,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及转移规模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今发展中国家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全社会生产率,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文章运用城乡人口比重预测法,对北京未来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20年内北京市农村大概需要转移3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但目前北京市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的需求,因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4亿多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有1.2亿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因此,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现将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绕不开的关键环节。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提高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进而使其有序、稳定、高层次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首先对职业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概念的界定,进一步分析加强郑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深入分析郑州市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郑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天杰 《经济论坛》2003,(21):67-67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提高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对实现本世纪经济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关系重大。因此,做好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就成为当前农村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的关键在于其自身的发展,也就是其内部质的规定性。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的转移与合理利用有重大作用。劳动力市场自发调节效率的高低除了与…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工荒"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 《经济纵横》2007,(11):25-27
本文探寻"民工荒"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朱涛 《生产力研究》2004,(11):59-60
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性和增加非农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拟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般原理出发,研究我国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以及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的关系,并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甘吉世 《时代经贸》2011,(18):58-59
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社会热点,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亦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关于中国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为缓解我国女性就业压力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其中,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并将之转化为竞争优势,使其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各地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中国的富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首先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与问题,接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利弊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