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基于修正后的生态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对广州市2015年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并依据核算结果界定了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分析并探讨了广州市各辖区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受偿系数及生态补偿优先状况。结果表明:2015年广州市生态服务总价值为318.288亿元;其市辖区生态服务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南沙区白云区番禺区黄浦区天河区海珠区荔湾区越秀区;越秀区横向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系数最高而纵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受偿系数最低,从化区横向和纵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受偿系数均最高;生态补偿优先级较高的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和南沙区为"生态服务输出"区域,应当优先得到生态补偿,而生态补偿优先级较低的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等"生态服务消费"区域应当优先开展生态补偿支付工作。  相似文献   

2.
湿地生态补偿是一种促进湿地保护和恢复的经济手段。文章主要探讨了湿地生态补偿的关键性理论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构建了湿地生态补偿的概念模型;提出湿地生态补偿原则以及湿地生态补偿措施的成本构成;分别从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情形下探讨湿地生态补偿责任主体和补偿对象、补偿标准的确定、湿地补偿率的确定、优先补偿区域的确定等基本理论问题,为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韩洁  宋保平 《经济地理》2014,(11):166-172
选取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计量地理方法,对区域水利风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结构性、均衡性和组合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陕西省水利旅游空间结构体系。结果表明:水利风景区呈弱凝聚分布态势;空间分布均衡性差,主要分布于关中和陕南,集中在宝鸡、西安、商洛等市;空间分布高密度区域为关中渭河流域,低密度地区为陕北风沙草滩区;空间上呈现两大两小"带状"分布特征;空间体系构成要素包括87处潜力型景区、9处增长型景区、四大水利旅游发展板块、三级水利旅游发展节点和轴线。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不同主体功能区主导功能的发挥,其中合理确定支付次序对开展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假设的前提下,根据"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以湖北省为例,以44个重点开发区(提供补偿区域)和3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受偿区域)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损益视角提出生态补偿支付次序优先度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重点开发区接受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受惠量相对大小,补偿支付次序整体上遵循距离衰减规律,部分地区呈现"先后交错分布"的特点。(2)根据重点开发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致损量相对大小,补偿支付次序整体上呈"东先西后"分布。由先到后依次为东部武汉城市圈、中部江汉平原西部及其以北地区、西部地区。(3)顾及生态损益两个视角,重点开发区生态补偿综合支付次序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整体上为"东西先、中间后"分布,局部地区不同重点开发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支付次序的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借鉴"虚拟土""虚拟耕地"等理念,创造性地提出"虚拟草原"概念,通过运用当量因子法、构建横向补偿调节系数及优先级公式,得到省际横向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从而对2004—2017年各地区支付/受偿金额进行测算,同时确定其所属优先级。研究结果表明:14年间我国草原生态补偿受偿区和支付区分布一直较为稳定,虚拟草原呈现"北土南流"格局,总受偿和补偿资金均呈逐渐增多趋势,但优先受偿区及优先支付区数量逐渐减少。其中,优先受偿区为内蒙古、西藏等地,优先支付区为上海、广东等地。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限制了一些生态区域的发展,导致其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这就引发了对生态补偿的潜在需求。但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引入生态产品的概念,提出了以市场为主导,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生态产品交易来进行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7.
构建区域的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区域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精准供给的重要途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分析2015年研究区NPP、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4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物质量和空间格局,以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综合分区识别生态源地,并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从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1)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NPP、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的服务水平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而产水量则出现中部高、东部与西部较低的空间分布,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呈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2)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源地面积共17 631.35 km~2,占总面积的31.43%,主要分布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北部、西南部和东部的林地和耕地中。(3)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廊道总长度为1 523.90 km,从东部向西北部和西南部延伸;生态安全分区具有由四周的高水平逐渐过渡到中心的低水平的结构特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构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并且对合理利用、分配自然资源以及区域的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全国28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市辖区地均第三产业产值表征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不同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据关联特点不同将其划分为高值集聚区、低值集聚区、高值异质区和低值异质区,这主要源于不同区域内城市在产业发展和资源流动上协同状态的差异;城市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受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投资强度因素的影响为最大。研究指出,为从整体上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应注重不同城市、不同区域间在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上的协同作用,加强对经济落后区域的投入和扶持。  相似文献   

9.
赵睿 《经济师》2023,(11):111-113
文章结合“三生”空间功能协调规划,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用地保障,以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以天津市段截庄村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规划探索,根据所在村庄的影像数据、规划数据和自主调查等相关数据,对不同的空间要素按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种类型进行空间要素功能的识别与分类;然后,基于段截庄乡村空间载体的识别,建立以村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要素为对象的“空间适应性”评价体系;最后从“三生”协调融合的创新角度,提出村庄空间布局优化建议:北部区域,以生态空间为绝对主导;中部区域则以生活空间为主,生态空间为辅进行优化建设;南部区域以生产空间为主,生活空间为辅,并最终总结出其对乡村振兴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运用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方法,对拉萨次角林的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次角林村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041803hm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05807hm2,人均旅游生态盈余0.0016267hm2。将生态足迹效率引入到旅游生态补偿标准分析之中: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为6949元/hm2,是本底生态足迹效率的1.80倍;借助于退耕还林所造成的农牧民直接损失和带来的资源的游憩功能价值的提升确定了旅游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和上限,并进一步利用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与本底生态足迹效率之差确定出旅游生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1.
空间明晰化的碳综合补偿与管理类型分区对于建立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至关重要。以钱塘江流域10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收支核算体系分析钱塘江流域县域尺度碳收支时空演变格局及其碳收支平衡关系,运用考虑社会经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因素的综合评价方法,对钱塘江流域进行碳综合补偿与管理类型分区规划。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钱塘江流域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总体不断增加。碳排放量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空间格局,碳吸收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格局。(2)2000—2020年钱塘江流域碳排放基尼系数平均值为0.60,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在0.86~1.03之间,碳生态承载系数在0.02~15.81之间。流域内县域单元之间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效率差距较大,碳供需错配现象比较严重。(3)2020年萧山区、余杭区和富阳区为碳综合补偿平衡区与低碳控制区,常山县、开化县、建德市和淳安县为碳综合补偿获补区与低碳优化区,临安区和桐庐县为碳综合补偿获补区与低碳控制区,杭州市市区为碳综合补偿支付区与低碳减排区。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修正碳计量的区域农业碳补偿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实现生态补偿公平价值目标是提升生态资源利用地区公平性的关键举措。为此,将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引入到农业碳补偿的研究框架,结合农业碳绩效模型与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构建农业修正碳计量,采用2007—2015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进行碳补偿额度测算,继而运用ESDA空间分析技术探索区域农业碳补偿的时序特征和空间分布。研究发现,中国八大人文地理区在2007—2015年期间低碳农业发展并非完全有效,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经农业修正碳计量测算后,碳排放与碳汇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发生一定变动,农业碳补偿由修正前东南向西北的"升—降"格局调整为整体上升趋势,其中资源禀赋较差的区域碳补偿额度均有所提升,农业碳补偿的地区公平性增强。在时空演变方面,修正后农业碳补偿额度逐年递增,其中山东、河南地区为农业碳补偿热点区,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地区为农业碳补偿冷点区,八大人文地理区农业碳补偿表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华北与华中区域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随着这种效应逐渐减弱,农业碳补偿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也持续增强。因此,建立区域间横向农业碳补偿制度对于提升低碳农业发展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投入产出的外溢性,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变化与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但如何促使环境受益地区对付出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进行合理补偿,关键在于进行科学合理的定量。即通过区际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与核算为现实中的生态补偿提供实际可操作的价值估算依据,增强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情不一,因此,唯一的生态补偿计量方法并不实际,应该在一定的指导原则和模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各资源环境承载区的实际,研究探索定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投入产出的外溢性,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变化与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但如何促使环境受益地区对付出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进行合理补偿,关键在于进行科学合理地定量。即通过区际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与核算为现实中的生态补偿提供实际可操作的价值估算依据,增强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情不一,因此,唯一的生态补偿计量方法并不实际,应该在一定的指导原则和模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各资源环境承载区的实际,研究探索定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刻画了知识、产品二阶段创新价值链,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量了创新效率,将创新效率的价值链溢出、空间溢出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以长三角、京津冀、中部五省、西部七省区市4个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新价值链不同阶段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区域创新活力越强,价值链溢出效应越明显;知识、产品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影响程度由西向东呈递增态势;激发区域市场活力、丰富创新网络内涵在不同区域具有普适性。对此,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创新效率,一方面应在系统内部打通创新合作渠道,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要确定合理的系统边界,实施差别化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00年和2020年2个时期的榆林市为研究对象,基于SRP(敏感性-恢复力-压力度)概念模型选取13个指标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生态脆弱指数,通过莫兰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生态脆弱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敏感性总体上表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异特点。2000—2020年研究区各等级生态脆弱性相互转化的面积总和为23 619.93km2,中度以上脆弱区转入更低度脆弱区的面积明显高于微、轻度脆弱区转入更高度脆弱区方向转移的趋势。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集群现象呈缓慢上升趋势,“高-高”聚集型地区在收缩,“低-低”聚集型区域不断外扩。两个时期研究区生态脆弱性主要驱动因子为年降水量、植被覆盖度。总之,虽然2000—2020年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程度呈现好转趋势,但生态环境压力仍不容小觑。为榆林市的资源利用、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提出合理的措施,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出发,刻画了知识、产品二阶段创新价值链,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量了创新效率,将创新效率的价值链溢出、空间溢出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以长三角、京津冀、中部五省、西部七省区市4个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新价值链不同阶段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区域创新活力越强,价值链溢出效应越明显;知识、产品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影响程度由西向东呈递增态势;激发区域市场活力、丰富创新网络内涵在不同区域具有普适性。对此,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创新效率,一方面应在系统内部打通创新合作渠道,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要确定合理的系统边界,实施差别化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8.
结合空间利用的效率观、质量观和融合观等相关理论,在科学界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涵义的基础上,根据五峰县的具体情况,基于NPP的生态空间评估模型构建了"三生"空间区划的指标体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数理统计等现代技术方法,定量划定"三生"的空间范围。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各乡镇的发展规划体系,以村为单位对定量区划方案进行修正,最终形成了五峰县"三生"空间的划分方案。由于空间的稀缺性和五峰县"三生"空间发展面临的系列难题,加之国家对限制开发区"三生"空间优化的明确导向,拟构建合理的"三生"空间法律保障体系,健全生态考核机制;明确生态补偿规则,搭建生态补偿政策平台;同时以耕地红线、城乡规划线、生态红线为约束,旨在建设五峰县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从而实现其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最优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是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科学判断分析生态系统修复的优先区,对加强生态系统的管护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德清县的森林修复为例展开研究,识别出潜在森林修复区后,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收益与修复成本,利用修复机会优化工具(ROOT)来确定不同需求目标情景下最具效益的优先修复区域。结果表明:(1)研究区中潜在修复区面积约6 497.5 hm2,其中森林退化区占77.7%,森林转化区占12.6%,处于较大坡度上的农田与种植园占9.6%。(2)研究区的优先修复空间选择效益评估结果中,以获得更多土壤保持功能为目标的需求情景,表现最为突出,仅需投入10.0%的修复成本代价,便可获得47.7%的潜在土壤保持功能。(3)不同目标需求情景下的土地类型修复次序也存在差异,以获得土壤保持与洪水调蓄功能为目标时,需重视森林与灌丛生态系统质量的提升;而以减少N、P流失为目标时,则需重视促进农田向森林与灌丛生态系统的转化。文章提出的“修复区识别—修复效益评估—高效益修复区优选”流程与方法,可为研究区及其他地区生态恢复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水流域生态补偿成为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热点。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地和谐发展,同时还涉及解决上下游区际公平发展的问题和代际公平问题。以区域经济发展公平为视角,生态服务服务价值供给方在剔除自身消费后的生态服务剩余价值理应获得生态补偿。采用当量因子法对广西西江经济带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利用水足迹估算出区域自身消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后得出广西西江经济带存在生态价值溢出,并对当地生态补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